篇1:硬骨头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硬骨头六连于1939年3月组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作战137次,用刺刀杀出了“硬骨头”的英名,涌现出刘四虎、尹玉芬、李恩龙、高家凯等15名战斗英雄,荣获“英勇善战,杀敌先锋”等奖旗和“战斗模范连”称号。新中国成立后,出色地完成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战备训练、抢险救灾、施工生产等任务。1962年,开赴东南沿海地区执行任务,以“战备思想硬,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而闻名。196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该连硬骨头六连称号。1984年1月,中央军事委员会赠予该连“发扬硬骨头精神,开创连队建设新局面”的锦旗。1985年6月,因在老山对越防御作战中战绩突出,中央军事委员会又授予该连英雄硬六连称号。之后,该连瞄准打赢目标开拓创新,催生了连队的两栖作战能力。换装后,年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19次参加师以上组织的军事比武16次夺得第一,4次被军以上评为科技练兵先进单位,17项革新成果在师以上获奖并被推广。如今,这个在中国陆军中享有盛誉的传统步兵连队,已经具备了全员额、全装备下海,复杂天候、多种滩位抢滩登陆能力,堪称中国“陆军海战第一连”。
学习“硬骨头精神”就是要学习那种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
学习“硬骨头精神”就是要学习那种刻苦钻研现代军事技术,扎实推进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保障的敬业精神;
学习“硬骨头精神”就是要学习那种百折不挠、坚持到底,敢于克服任何困难,勇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篇2:2020硬骨头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79年前,“硬骨头六连”是由14名红军骨干组建而成,战争年代六连以敢于刺刀见红文明全军,在连队参加战斗中阵亡过半的恶战超过了十次。这支被人们称赞为“战备思想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的连队,诞生在烽火抗战的翼中平原。
1964年1月22日,国防部授予解放军某部六连以“硬骨头六连”光荣称号。
“硬骨头六连”是我军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连队,“硬六连”是人们对这一英雄连队的赞誉。“硬六连”命名至今已经40年了。40年来,尽管主客观情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硬六连”始终保持了“硬”的品质,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中“全面过硬”的典范。“硬六连”硬在以勤学苦练不断提升知识素养和作战能力上。硬功靠勤修、靠苦练,也靠开拓创新。
今天硬骨雄风依然在,血染战旗同样红。
军人的血性源于对打胜仗的追求,坚持用硬骨头精神砥砺有我无敌、所向披靡的杀气;
军人的血性源于对生死观的感悟,坚持用“硬骨头精神”激励勇于牺牲、一往无前的豪气;
军人的血性源于对荣誉的崇尚,坚持用“硬骨头精神”催生勇于争锋、舍我其谁的锐气;
当代军人的血性,不同于江湖游侠的斗气,而是信念与使命的结合、力量与智慧的象征。坚持用“硬骨头精神”熔铸军人的血性,真正把军人的血性豪气灌注于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中。
一个国家、民族要生存发展,不可没有雄风锐气;一支军队要打胜仗,不能没有铁骨血性。在“硬骨头六连”命名周年庆之际,重温英雄连队的辉煌历程,深感“硬骨头精神”作为军人血性的集中体现,弘扬“硬骨头精神”,培育敢打必胜、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锻造新一代官兵的血性雄风。
篇3: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精神学习心得体会2020精选
“硬骨头六连”响当当的荣誉是一代代官兵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打出来的。在今天六连宽敞的连史馆内,珍藏着连队战斗英雄刘四虎在肉搏战中与敌人拼弯的刺刀、副指导员谢关友参战前留给8个月大的儿子的遗书,这些充满战火硝烟气息的“文物”被称为连队的“传家宝”。
革命战争年代,六连以敢打恶仗、硬仗威震敌胆,历经战火洗礼,“硬骨头精神”正在年轻一代六连官兵中传承发扬。6月,从杭州移防岭南新营区当天,六连官兵放下背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规范战备库室。当晚,熄灯号刚响,六连就传来紧急集合的哨声。
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但六连官兵始终紧绷战备弦。他们坚持每月全装拉动,每逢大年初一、连庆日等重要节点,连队都会以战备拉动开启新的一天。
不久前的海训任务中,天空下着瓢泼大雨,战备演练如期展开。去年外训期间,只有5名官兵留守营区,照样突然拉起紧急集合警报。有兄弟连队官兵感到不解:“这么一点人,有必要拉动吗?”连队上士黄银栓说:“留守人员也是战斗员,同样要时刻准备战斗!”
在六连,无论任务有多重,连队的严整作风始终不变。有一次,“相约强军新时代”网络名人进军营活动到六连进行网络直播。连队决定留5名战士协调保障,其余人员像往常一样组织训练。营区井井有条的秩序、官兵嗷嗷叫的士气,让这些网络大V们纷纷点赞:“‘硬骨头六连’果然名不虚传!”
篇4: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精神学习心得体会2020精选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之际,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过的“硬骨头”,硬在哪?“硬骨头六连”是一支传承红军血脉、敢打硬仗恶仗的英雄连队, 81年来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161场战役战斗,立下赫赫战功,赢得传世威名。而今“硬骨头六连”的硬,不仅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硬,也是勇于迎接信息时代,从传统步兵转型升级到装甲步兵,陆地海上两栖作战,敢闯敢拼的硬。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新时代更要发扬“硬骨头“精神,汇聚起强国兴军的磅礴力量。
铁心向党,传承“硬骨头”的红色基因,筑牢强军之魂。党旗所指即军旗所向。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和宗旨。从传统步兵的革命年代到陆海两栖的新型战场,“硬骨头六连”党支部始终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每次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干部都挑重担、冲在前;每次比武考核,党员干部都站第一排、跑第一棒、打第一枪;每次险难课目训练,党员干部都驾第一车、乘第一舟、当第一攀。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赓续辉煌的密码。在今年抗疫防汛的主力战场,人民子弟兵的红色基因一脉相承,淬火成刚,才战疫情、再赴灾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累计出动72.5万人次、协助地方转移受灾群众13.7万人,打赢了人民生命保卫战。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解放军向世界12国军队提供防护服、医用口罩、额温枪等防疫物资,有力维护了国际公共卫生安全。
尖刀向内,接续“硬骨头”的变革魄力,开拓强军之路。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获得发展进步的生机活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硬骨头六连克服改革的阵痛,直面武器装备更新、体制编制调整、战场驻地变换带来的一系列挑战,积极探索新体制新编制下部队战斗力转型,他们多次圆满完成重大演训任务,摸索形成战场信息共享、近距离火力支援等10余种新战法,在改革强军路上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国庆阅兵场上,人民军队以改革重塑后的全新面貌接受党和人民检阅。领导指挥方队、火箭军方队、战略支援部队方队、联勤保障部队方队、文职人员方队等新名称、新方队,展示着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新构成、新风貌。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释放改革效能,激活部队发展潜能,推动不同军兵种部队信息互联,提升联合作战能力,把政策体制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
精兵向学,发挥“硬骨头”的聚才效应,夯实强军之基。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实现强军目标,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硬骨头六连在全旅率先走开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训练路子,指挥士官全部达到优秀“四会”教练员水平,人人掌握机降、狙击、攀崖等至少一项战场实用技能,全连官兵精通驾驶、炮手等2个以上专业,连队干部战士中,大专以上文化占78%,还有博士和硕士生,充分发挥了聚才效应。强军兴军硕果的取得,需要为军事人才提供更丰沃的土壤。要进一步拓宽从士兵中选拔生长军官渠道,吸引 “双一流”在校生士兵免试攻读军校,军校要全方位重塑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专业化水平,使培养出来的指挥员能打仗、打胜仗,锻造大批对党忠诚、堪当重任的强国强军事业可靠接班人。
“兵者,国之大事。”在收官十三五、共圆中国梦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更坚定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后盾,书写强军兴军的时代答卷。
篇5: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精神学习心得体会2020精选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方队中,有一面旗帜属于“硬骨头六连”。擎旗手王开说,这面战旗是先辈用鲜血染红的,在党的带领下,六连打赢了一场场险恶的战役,官兵对坚持党的领导坚贞不渝。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传统、讲连史,六连官兵不仅对优良传统如数家珍,而且个个通晓连史,人人都是解说员,官兵通过解说扎牢了感情根子、植入了忠诚种子。
少数民族士兵艾力扎提·艾合买提初到六连时,生活习惯不一样、训练节奏跟不上,一度令他对军营生活有些沮丧。指导员冯杰专门找他谈心,并培训他担任连史馆解说员。
瓦子街战斗、小尖山战斗……艾力扎提·艾合买提一有时间就扎进荣誉室,悉心品味战斗历程和英模故事。潜移默化中,艾合买提重燃梦想、重拾信心,为了练强体能,他主动给自己加码,如今,艾合买提不仅军事素质越来越好,扎根军营的理想信念也愈发坚定。
一把拼弯的刺刀、一封诀别的家书、一根带血的挑杆……连队命名纪念日,冯杰将官兵集合到连史馆,动情讲述“三件传家宝”的故事。这三件传家宝,成为六连官兵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军魂的重要载体,现在每逢新兵入伍、干部调整、执行重大任务等重要时刻,他们都要组织官兵到荣誉室瞻仰三件传家宝,教育引导官兵牢记历史,不忘初心。
今天我以六连为荣,明天六连以我为荣。“连队厚重的历史传统,正是官兵爱党信党、忠诚于党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冯杰说,“硬骨头六连”不仅有辉煌的历史、卓越的战功,更有一茬茬官兵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今天的故事、明天的连史。
篇6: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精神学习心得体会2020精选
在今年1月收到习近平主席回信后,六连的战士争相传阅、抄写铭记,展开讨论。六连指导员冯杰说:“从战火硝烟中走来,我们要传承铁心跟党走的忠诚基因,做听党话、跟党走的‘硬骨头战士’!” 六连战士王冬林在士兵讲堂上发表演讲:“新时期发扬‘硬骨头精神’,就是要把咱们连锻造成听党话、跟党走的过硬连队……”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之际,中宣部授予“硬骨头六连”“时代楷模”称号。
六连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称的时间分别在1964年和1985年,学习“硬骨头精神”在不同时代的价值内涵,蕴藏着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力量。
在当下这个以逐梦奋进、和平发展为主旋律的新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硬骨头精神”?
国际局势风云诡谲,强军兴军还需“自身硬”;国家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深化改革和开放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三大攻坚战”需要“硬功夫”攻坚克难……
急难险重砺硬骨!
越是这样的关键时期,“硬骨头精神”越是显示出特有的价值。“硬骨头精神”强势“出圈”。
5月,中央网信办、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举办的“相约强军新时代”网络名人进军营活动来到硬六连。连队党支部决定,全连“素面迎检”,不做特意准备,不搞特殊接待,连队正常组织训练,硬骨风采通过网络向全国直播。网络大V都纷纷点赞:“‘硬骨头六连’果然名不虚传,今日一见深感震撼!”
“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走出校园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在‘硬骨头六连’当兵时我就明白一个道理,跟党走准没错!”北大燕园,百年讲堂,一位学子关于“青春的颜色”的演讲激情澎湃。
他叫李波,北京大学在读硕士生。令听讲者更为关注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硬骨头六连”退伍战士。李波说,六连是自己的另一所“北大”,在那里,他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堂讲述“硬骨头精神”,青年学子深受感染。
历经战火的淬炼与洗礼,经过时代的打磨和升华,“硬骨头精神”不仅是人民军队的战斗之风, 更是时代之风、大国之风。
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广阔天地,“硬骨头精神”必将像这海天之间劈波斩浪的两栖战车编队一样:
硬骨任尔**起
钢铁洪流永向前
篇7:学习精神心得体会
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96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今天,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7月1日,还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是见证国家发展强盛、见证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