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指导企业做大做强,结合年检充分了解外资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和生产经营情况,指导其办理增资扩股、重组兼并,组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
4、扶持困难企业存续发展,服务外资企业工作方面为618家企业予以延期年检;催缴注册资本金额14276万美元、为121家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自行停业连续时间超过六个月延续主体资格。
5、推进行政指导强化监管效能。将行政指导融入年检工作中,对前置许可文件有效期届满或即将届满、注册地止与实际不符、未按照出资期限缴纳注册资本的外资企业,及时予以提示提醒,引导其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备案。行政指导方面:提醒企业前置许可证件缺失或过期52家、提醒企业变更、备案登记事项1643家、提醒企业出资257家。
1、下一阶段,我局将委托工商所开展对未能及时参检外资企业的专项回访,积极提供行政指导和业务支持,帮助企业分析问题,解决困难,尽量支持企业存续,扶持企业健康发展。
2、对于无法继续生存的企业,指导企业及时办理清算和注销,规范企业合法退出;并在催检和回访工作后,做好无故不参检企业的吊销工作。
3、进一步核查年检数据,提高数据质量,查遗补漏,加强登记信息和年检信息的关联一致性,完善数据的准确性,为政府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
我市工商系统按照省工商局及市食安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打击销售病死猪肉及其产品、中秋国庆节日食品市场及各类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集中整治。全系统出动执法人员5012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9176户次,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违章案件168件,罚没款47.77万元,查获假冒伪劣食品576.4公斤。
(一)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和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三季度,全系统共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2315份,许可证档案质量评析与归档工作有序开展。省局“一体化平台食品流通许可系统”在各县市工商局稳步推进使用,市工商局加强了新软件的跟踪指导,积极帮助基层许可证发放人员协调解决许可证发放问题11个,汇总上报“一体化平台食品流通许可软件”问题及建议8条。
(二)可追溯体系示范点建设成效显著。省局《关于20xx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期督查情况的通报》(闽工商食[20xx]385号)中,我市的省、市级示级范点企业台账上传、票证备案和工商所巡查绩效等5项工作指标中有4项指标名列全省各地市的前列。截止9月30日,全市30家省级示范点企业共报备经营商品总数10089条,有票证商品数9156条,票证备案合格率90.75%;43家市级示范点企业共报备经营商品总数4270条,有票证商品数4159条,商品票证备案合格率97.40%。
(三)持续加大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测力度。三季度,全市工商部门结合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共开展蔬菜、水果、水产品、水发产品、干货等产品快速定性检测6455批次,其中检测散装食品6063批次;送检定量检测105批次,不合格5批次,立案查处4起。
(四)持续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整治力度。一是组织开展打击销售病死猪及制售病死猪肉产品专项整治。在6月至9月为期四个月的专项治理整顿中,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015人次,检查集贸市场、冷冻库及肉制品经营户等1750户次,取缔无照经营户4户,查处各类肉制品、冷库违法案件32件,罚没款9.17万元,查获无合法来源猪肉制品及私宰肉150公斤;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7次,召开肉品经营户座谈会5场次,制发《告肉及肉制品经营者书》等宣传资料2500份。二是组织开展中秋国庆节日食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出台了《xx市工商局关于加强20xx年中秋国庆节日期间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南工商[20xx]148号)文件,明确整治重点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月饼、食用油等重点商品的巡查监管,严厉打击各类食品违法经营行为。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568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1478户次,其中检查月饼经营者460户次,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户5户,抽样送检月饼等食品191批次,下架退市“三无”、标签标识不合格月饼及食用油等食品188公斤、过度包装月饼156盒,查处案件34件。三是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根据《福建省工商局转发省食安办关于印发20xx年福建省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文件部署,三季度,全系统认真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专项整治中,全市共立案查处食品非法添加案件10件、罚没7.61万元。建阳局加大执法力度,对建阳万星影城有限公司使用无中文标签椰子油加工食品行为处罚4.8万元。政和局加大宣传力度,召开宣传培训会5场次,受训86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500余份。建瓯局加大部门协作力度,向农业部门移送涉嫌使用工业硫磺熏蒸笋干案件1件,涉案笋干785公斤。四是开展新西兰问题乳粉市场专项清查。全市共下架召回不合格多美滋2段奶粉81罐。五是开展野生蘑菇专项清查。出动执法人员260人次,检查农贸市场、超市、墟场54个次,检查食品经营户348户次,对6户未履行索证索票制度的干货经营户所售食品责令下架退市。六是开展湖南不合格蕨菜、干笋产品清查。全市工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55人次,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640户(个)次,开展蕨菜、笋干等相关产品快速检测145个批次,未发现有来自湖南产的问题蕨菜、笋干产品。
(五)持续加大食品类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今年三季度,全市工商系统共办结食品安全案件168件、案值131.43万元、罚没款47.77万元。截止至9月30日,全市累计查办一般程序食品违法案件497件,食品案件数完成率前三位的县市分别是:政和(150%)、松溪(123.08%)、光泽(102.56%),后三位的是:邵武(49.28%)、建瓯(62.35%)、浦城(62.9%),案件数和罚没款较20xx年同期分别增长58.28%、101%。
(六)突出加强食品安全督查检查力度。三季度,市工商局加大对县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和检查;7月份,结合市食安办食品安全中期督查开展了全系统半年工作督查,8月份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开展了5至8月份的食品安全工作专项督查,9月份结合“两节”食品市场监管工作开展了节前食品安全暗访督查,同时对三次督查情况在全系统进行了通报;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特殊时期,有力地促进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责任意识的提升,推动了各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
(七)食品安全监管亮点工作持续突显。三季度全系统共有6篇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做法材料被省局业务处室简报刊用推介。
市工商局构建“三个体系”扎实开展食品添加剂监管在省局《食品流通工作简报》第22期刊用推介。
县工商局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在省局《整规工作简报》第20期刊用推介;xx县工商局“四抓四强化”深入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市场整治在省局《食品流通工作简报》第24期刊用推介;xx县工商局运用行政指导深化食品行业案后回访工作在省局《行政指导工作简报》第20期刊用推介。
市工商局“两抓两促”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在省局《食品流通工作简报》第25期刊用推介。
县工商局“五持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不放松在省局《食品流通工作简报》第27期刊用推介。
民办非企业年度工作总结七
县水务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务工作的安排部署,围绕水利建设这一中心,狠抓建设管理和项目前期工作,同时保证了防汛抗旱、安全蓄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各项水利业务工作顺利开展。基本情况如下:
一、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水利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为1.8亿元,截至目前,全县重点工程完成总投资15218万元,占县下达投资计划的85%。市水务局下达的水利建设项目投资任务是18430万元,到目前完成数占任务数的82%。到12月底将完成1.8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数。特别是在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方面,呈现出27件重点水利工程在同一年内开工实施的历史新高。
(一)恨虎坝水库建设及渠系配套工程。新建恨虎坝工程属云南省重点水源工程。批准总投资8970.37万元,工程于8月正式开工,目前整个工程累计完成工程投资6900万元,占总投资的77%,主体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渠系配套工程,计划投资.59万元,目前已开工实施。
(二)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投资项目已经实施完成,完成投资1450万元,解决了3.14万人的饮水安全。目前,总投资为1304万元的我县第三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已开工实施,工期3个月,将于20xx年春节前完工。工程完工后将解决6个镇, 2.588万人农村居民和3所学校0.4791万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干支渠防渗工程。我县五条干支防渗工程属省级水利投资项目。总投资570万元,于11开工实施,目前已经完工。
(四)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6件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3697.42万元,批准工期为8个月。主要内容是进行大坝整修和防渗处理、对溢洪道和低涵进行改造。于2月28日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整个工程12月底可完工。
(五)至冬春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超计划完成。冬至春,全县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508件,完成总投资13343.45万元,占计划的134%。
(六)大型灌区杜公河治理工程。按照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联发的批复文件,改造杜公河灌排渠首段4.9公里,改造放水闸3道、放水涵洞7座,新建管理房300㎡。批准工期为5个月,到8月底,已完成全部投资任务。完成河堤挡墙4.9公里,绿化河堤4.9公里,完成投资1259.72万元万元。
(七)13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县共有小(二)型水库81件,79件被列入了国家小(二)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项目,其中,36件列入国家重点项目,由中央每件投资240万元进行工程建设,43件列入省级一般项目,由省级投资110万元,市、县配套70万元进行工程建设。根据国家的投资计划,我县重点实施的小(二)型水库共13件,批复总投资3525.94万元,工期8个月。13件工程已于6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预计年底可完工。
(八)板桥河防洪治理工程。省水利厅批准总投资为2340万元,批准治理河道长6.92公里,计划工期8个月。工程治理任务为河道河堤加高、培厚、护砌以及河道疏通开挖。工程于8月11日正式开工实施。
(九) 莲花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莲花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批准工程概算总投资3613.68万元,批准建设内容为:大坝坝体、坝基接触带及两岸防渗处理;溢洪道改、扩建及加固处理;输水隧洞加固改造,更换闸门及启闭设备;完善大坝观测设施。10月份已完成了招投标,工期9个月,现已开工实施。
二、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我县在全力推进27件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和做好抗旱救灾工作的同时,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扎实做好六个方面重点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到建设管理和项目争取两不误,确保今明两年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推进。
一是大坝冲水库扩建工程可研报告通过了省级评审。大坝冲水库扩建工程。主要内容是将436万m3的小(一)型水库扩建为万m3的中型水库。整个工程估算投资27214.22万元。10月底对大坝冲水库可研报告进行了评审。
二是新建三道沟水库可研报告通过了市级评审。计划新建的三道沟水库,规模为小(一)型,总库容148万m3,建成后可承担灌区面积3266亩,解决6720人、20xx头大、小牲畜的用水问题;工程估算总投资444.79万元,库容单位投资30.03元/ m3。4月22日,可研报告通过了市发改局和市水务局的评审。目前等待评审意见书。
三是非重点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通过省级评审。八件非重点小(二)型水库的初步设计已经编制完成。已在4月20日通过省级评审。每件投资18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每座110万元。将于年内开工建设。
四是两件中型河闸除险加固工程通过省级评审。全县有中型河闸8座,其中7座带病运行, 3月底已完成了2道闸的初步设计报告,4月中旬通过了省级评审,待批复。
五是农村河道治理项目正在规划之中。我县境内南盘江支流中,流域面积在20xx方公里以下的农村河流有18条,总长度274.04公里需要治理。按每公里100万元计算,估算资金2.74亿元。项目正在规划之中。
六是滇东幸福渠县段建设规划基本完成。滇东幸福渠县段规划已完成,估算投资7500万元,目前待市级进行评审。项目涉及活水和龙海2个乡镇,总耕地面积7.2万亩。主要分三个片区。受益耕地面积7.716万亩,受益农户数6742户。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根据摸底调查和统计,全县范围有龙潭水源170处,日出水量30.5万立方米,具备建蓄水池的153处、已建7处,需新建蓄水池146个,共蓄水44.90万立方米,需投资20xx.06万元。如要尽快实施,资金压力较大。
2、水利普查工作到明年年底才结束,目前大量的普查任务由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来承担,同时,又离不开村社干部的支持与配合。由于工作经费紧缺,加之乡镇机构改革,水务所将划归乡镇管理,影响了当前的普查进度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