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与统计学院2020年就业工作计划
数学与统计学院2020年共有毕业生185人,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63人,应用统计学专业67人,经济统计学专业55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接近千万人,刷新历史新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受到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为了实我院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年度就业率在95%以上目标,本年度就业工作要点如下:
在落实国家、省市、校各项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政策的同时,根据我院实际,积极探索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新思路。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念,保障和鼓励我院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考研、到基层就业、参军入伍、自主创业等多渠道就业。
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学生就业最新精神,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宣传、深入动员,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做好贫困生的就业工作;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鼓励学生参军入伍。就业指导工作小组将会同毕业班班主任,完善和制定相应鼓励办法,明确分工,共同协作,做好宣传工作,扎实有效地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2.做好就业市场信息的调研、综合、分析工作。及时将市场就业信息、我院就业状况向学校招生、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环节、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工作。由于主动联系我院的以皖北地区为主的用人单位多是教育行业,以应用数学为主的类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也倾向于教育行业。这就更加迫切要求我院强化这类专业学生从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普通话水平、教态、教学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教案编写板书等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从师素质。非类师范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
3.加大就业市场的开发力度。在巩固上一年度上海、杭州、南京教育培训机构就业市场的良好基础之上,继续加大走访省内就业市场建设力度,尤其是县一级基层用人单位。同时加大省外就业市场的开拓,组织到昆山、连云港等地调研开发新的就业市场;
在上海参加校企合作交流会,向多家企业咨询他们的用人政策,宣传推荐我院毕业生;
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
了解我校毕业生在求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4.组织好2020届毕业生参加学校各类校园招聘月活动。始终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基地为依托,校园招聘为主体,服务学生为宗旨,提升质量为目标”的就业工作思路,积极配合学校招聘会等活动,多渠道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并邀请多家金融、教育机构到我院开展大学生就业讲座和专场招聘会。总结洽谈会的经验,在组织、筹备及邀请和审核用人单位、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等方面,将更加完善、合理、规范。争取让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社会都满意。
5.在组织好大型洽谈月的基础上,将继续组织好用人单位的日常接待、信息发布、毕业生洽谈等工作。
1.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学时为不少于38学时,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各个阶段。在课程改革、教师培训、集体备课及指导内容上进一步完善,探索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就业指导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对学生择业、职业生涯规划有促进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
2.结合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要结合毕业生思想教育来进行;
要将课程和讲座、报告、座谈、咨询、测评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通过全面的就业指导和择业教育,促进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克服畏难情绪,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3.做好贫困学生、孤残学生的个别指导,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在政策、经济、情感等各方面给予他们倾斜和帮助。推进个别性指导。即对有不同需求的学生,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认真宣传国家就业政策,组织填写、审核毕业生登记表和就业推荐表,做好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工作,做好用人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接待用人单位来电、来函与组织中小型招聘会,接待毕业生及家长的咨询,做好后天服务工作,为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收验就业协议提供方便,做好“双困”毕业生帮扶工作,做好2020届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等。
第二篇: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0工作总结
根据《湖北师范学院目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湖北师范学院目标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现将数学与统计学院2010目标管理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 工作共性目标完成情况
1.制度规范完善,班子团结有力
①修订和完善了数学与统计学院各项管理制度与工作细则,并汇编成册,可操作性强。
② 学院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分工明确,责任性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共谋学院发展。
③ 认真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党政加强沟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各项决策在实施过程中都能有序推进。 2.基层组织健全,队伍充满活力
数统院基层组织健全,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效率
明显提高。全院教职工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各项活动,上半年,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校第六次教学工作会暨第四次科技工作会精神;下半年,在贯彻执行学校“关于开展“青山湖畔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数统院“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确定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主题,重点开展“十个一”活动,活动有成效有特色。 3. 院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
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坚持院务公开(如:经费使用、津贴发放、岗位评聘等),不断扩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廉政建设
①注重本院精神文明建设,全院教职工恪守本职、爱岗敬业;团结一心、共谋发展。此外,“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意识在全院教师中不断增强。 ②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加强党内监督, 接受群众监督, 本院无任何违纪违规现象。
二、 数学与统计学院内部目标完成情况
(一)学生工作情况 1.第一志愿录取情况:
2010年数学、信息、统计、会计专业分别录取1
23、
49、
31、76人,共计279人。数学和会计专业第一志愿率达到150%以上,报到后还不断有学生申请转入这两个专业。信息、统计专业志愿率分别为71%(35/49)、47.5%(19/40)。总体第一志愿率达到95%以上。本科专业非本专业录取人数比例2.1%(6人)。(附:湖北师范学院2010年湖北省本科专业录取分数一览表)
目前在校学生1069人,欠费学生13人(53100元),,实际欠费人数比例占1.21%,欠费金额比例占0.33%,完全符合学生欠费率低于10%的目标。 2.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2010届毕业生本科 193人,专科58人,截止11月30日,就业245人,就业率达到97.6%,校排名第四。2009年数统学院毕业生毕业生298人,上线103人(35%),确定读研的达77人,达到 25.8%,校排名第三,考研率远远超过12%的任务目标。 3.毕业生考研率(12%以上)
2010届本科毕业生193人,考研上线63人(32.6%),确定读研的达43人,达到22.3%,校排名第三。(附:2010届考研学生名单) 4.毕业生CET4考试成绩55分以上(80%以上)
2010届本科毕业生(193人)过四级(60分以上)152 人( 78.75%),过六级47人(24.35%)。55-60分人数无法统计,估计55分以上人数至少达到85%以上。
5.学生欠费率(低于10%)
目前在校学生1104人,应交学费6653965,目前排除贷款,还有21人欠费,占总人数的1.9%,实际欠费110300,占总金额的1.66%。(附:数统学院学生欠费一览表) 6.非数学专业研究生高等数学考试情况
从化学、物理、计算机等院系非数学专业考取研究生的成绩统计,《高等数学》的平均成绩达到95分以上,完全达到学校的目标要求。(附外院系研究生考试高等数学成绩一览表)
7.学生个人获奖情况(省级以上奖励):
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
②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1项(3人),铜奖1项(4人)
③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赛区奖:三等奖1项(3人)
④第三届“ScienceWord”杯数学建模挑战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4项
⑤华中地区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15人) ⑥全国高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项 8.学生集体奖项(省级以上奖励)
①湖北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先进单位(2010.1省教育厅) ②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 (2010.10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等) ③数学建模协会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团”(2010.4) ④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2010.5省教育厅)
(二)教学情况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学校“强化管理年”,
也是实施质量工程的最后一年。我们严格按照院党委、院行政的统一部署,结合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实际,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团结、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我院的各项教学工作。
1.完善了教学管理机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显著
①为了适应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搞好教学管理工作,我院在9月份建立了系级管理,由原来的6个教研室变为两个系和一个教研室:数学系、统计与计算科学系、财务会计教研室。调整了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队伍,教学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常规管理、专业发展及课程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②加强了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成功地完成了一级学科申报工作。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厅项目二项。目前为止统计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有11篇。
③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聘请了楚天学者一人;应用数学专业有12人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会议,请专家作学术报告3次;引进博士1名,考取博士1人,引进硕士3名;受校级表彰3人。
2.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取得了新成绩
①按学校要求和部署,根据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师范性、学术性”大讨论活动成果,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特色鲜明、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②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完成导师分组和06级学生分组,制定导师指导任务和导师指导效果评价体系,对06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试行了微格试讲前的导师组组织试讲和微格试讲评讲新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②继续加强了课程建设。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了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修订工作;各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加强了网络资源建设;下半年开学初我院启动了试题库的增建和新建工作,从统计的结果看正在新建试题库的有7门课程,增建的有6门课程,预计期末可完成试题库的更新工作;准备下半年开展课程建设评估工作,调整课程负责人,评选院级优质课程。
③加强了教学团队建设。在09年申报学校四个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建成了函数论和方程校级教学团队和应用数学校级扶持教学团队。
3.加强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素质,成立五大指导小组
为了加强我院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凝练专业特点,使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展现学生就业、考研竞争力,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本学期初召开的第一次教学委员会上成立了五大教师指导小组。 ①我院成立的五个指导小组均是针对学生活动和学生兴趣小组成立的,旨在有序、规范的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指导,各小组负责人由我院各系主任、和专业骨干教师担任。(1)数学建模指导小组。
负责人:陈金阳 (2)计算机技能训练指导小组。负责人:陈敬华(3)教师教育技能指导小组。负责人:陈引兰(4)学生科研指导小组。负责人:郑绿洲(5)会计技能指导小组。负责人:李红湘
②开展丰富活动、成效显著
(1)教师教育技能指导小组在9月23-24日组织小组成员观摩了在十七中举办的黄石市中学说课、讲课比赛,余红宴老师作为评委全程参与此次比赛。十至十一月份组织教师招考模拟考试,选派评委参评。辅导两名学生参与学校的讲课比赛,分获
三、四名。
(2)学生科研指导小组在10月29日组织学生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得了省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的好成绩。坚持发行院刊《数学学习与探究》。
(3)计算机技能训练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了报名申请和会员筛选工作。 (4)会计技能指导小组在11月18日请来三医院财务部汪利主任为会计专业学生做“企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作用”报告,12月10日请资深会计专家张传忠作题为 “会计必须技能”的专题报告。
(5)数学建模指导小组在暑假组织学生参加CMCM集训、讲座、模拟,本学期每周举行普及讲座。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数学名师培育班”
①为了贯彻《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的通知》(鄂高教(2010)17号)文件精神和我校制定的《湖北省基础教育新型优秀数学师资培育班》实施计划,我院上报了《湖北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申报书》,为了积累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改革,我院在2010级开始进行了“数学名师培育班”试验。
②我院结合学校实情,借助专业的优势,在现有学制的框架内,通过课程整合、学科重建,有机、自然、和谐的把教师教育课程融入到四年的课程体系和学习之中,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在打牢学科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实现教师人格的全面提升和个人整体素养的全面提高,使学生毕业时成为具有更高专业水平且具备新型优秀中学数学教师特点的资质。
5.重视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细致有序 ①强调纪律、坚持开学初查课
每本学期开学初,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就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和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每天都安排一名系领导和一名办公人员值班,值班人员当天提前15分钟到岗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统计好当天上课班级、教师、教室、时间后进行查课。
②系与教研室都组织了期中教学检查,对教案、教学进度、作业批改的进行检查。 ③组织各种形式的听课活动
开展全院性的随机听课。在开学第一周,我院下发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要求领导随机听课,并填写评价表,针对每个教师提出教学评价及建议。在本学期第八周到第十周,以系、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公开课,要求本系、教研室教师按照安排共同听课、评课。 ④进行期中问卷调查。
每学期对本学期所开设的所有课程,按班级发放期中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表,并对所有问卷进行收集整理。组织了各种座谈会3次,了解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各种意见和建议,针对学生的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时做出了反馈。
6.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向常规管理要质量
①抓好试题库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实行了考、教分离制度。
②抓好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聘任教师兼任多媒体教室管理员,严格执行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保证多媒体教室的正常使用。
③教学活动中加强了课程建设的研讨,教材的选用由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把关,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大纲,教师的课堂教学严格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师备课在课程的地位、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理论教学内容、深度和实验教学比例更加符合教学实际要求。
④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和督导。完善并开始实施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充分发挥教研室、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的作用,积极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工作,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
⑤今年毕业生论文成绩优秀24人,占总人数 12.8 %,良好74人占总人数38.3%,推荐省优秀论文13篇,完成了学校的要求。
(三)科研方面
1.2010年许绍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相似集与算子迭代动力学的若干理论及其应用》(No.10961003),楚天学者崔恒健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稳健变量选择与高维数据分析》(No.11071022),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青年项目,主持人分别为许绍元、陈金阳,胡宏昌、陈金阳分别获得黄石市横向项目2项, 校级青年科研2项目,其他若干项。
2.本发表论文70篇,其中核心40篇(超过指标30篇),SCI、EI检索14篇(超过指标8篇)。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8人,人均发表论文超过2篇。
3.科研经费119.4万元:湖北省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各20万元,一级学科每年7.5万元,研究生2.1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万元(许绍元18万元,崔恒健30万元),省部级科研项目(含校配套)7.5万元,校级科研项目1万元,黄石市横向项目4.3万元,有三个校创新团队经费9万。
4.2010年成功申报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就目前学科建设情况来看,该学科具备硕士授权资格的二级点至少为4个。在读研究生44名。
5.今年数学与统计学院获得院级教科研项目9项,院优质课程6门,品牌专业建设费10万元,教研总经费约13万元。项目经费达到了学校目标管理的要求。
(四)教研方面 1.李必文教授成功申报《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教学团队。 2.《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品牌专业通过评估。
3.陈引兰、陈琴、徐建成、方芳申报校级教科研项目4项。
4.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品牌专业各15万元,校级教科研经费月2万元,教研项目总经费约32万元。
(五)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情况
2010年引进武汉大学博士1名和优秀硕士2名,截止目前为止,已考察试讲博士2人,另外2名博士和1名优秀硕士正在考察中,全院教师人数43人(见附表),专职40人,3 人兼职,其中教授10人,占全体教师比例为23.3%;博士9人(另有在读博士3人),占全体教师比例为20.9%;硕士15人,占全体教师比例为34.9%。45岁以下的博士有7人、硕士有13人,分别占全院教师人数的16.3%、30.2%,共占全院教师人数的46.5%。
综合以上各项分析,数学与统计学院今年全面完成了学校的目标,目标的达到与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数学与统计学院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今后要加强学术氛围,提高学术水平,不断夯实科研实力。继续坚持学校目标管理的机制,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全体教师有信心把明年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为学校的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0年12月15日
第三篇:数学与统计学院2002007年表扬-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2006-2007表扬、出勤汇总名单
A、活动类
A.1 2006级新生晚会
乙等表扬: 王 颖 史若燃 任小栋 于 燕
丙等表扬: 胡伶俐 江雅雯 董绍政 吕 超 徐玉婷 张岸天 王水木 王佐奇 王炳卓 陈江波 黄慧惠 沈宇为 李 菁 徐 光 胡 夏 申开济 吴 笛 张鸣镝 周 昉 王立泉 高任飞 朱玉娇 黄宝军 王 超 郑 婷 陈琼琳 智 慧欧阳巍巍
一次出勤: 巴红霞 吕恒飞 刘如浩魏 鑫 汪 琼
A.2 2006新生歌手大赛(10月12日) 两次出勤: 胡 夏
一次出勤: 江雅雯 张 弛 徐 光王佐奇 尚雨岸 张艳琼 梁学敏 程龙婕丰 田 刘文龙 熊竟凯 刘小东 吴 珊朱玉姣 郑 婷 郑凯月 杨双羽 刘田香黄月欣 张岸天 陈琼璘 欧阳葳葳
A.3 “校兴我荣”知识竞赛
甲等表扬: 丰 田 马 丽 胡伶俐三次出勤: 刘 诗 一次出勤: 2006级: 数学类一班
郑 婷 刘 佳 王有成 李 菁 吕 超田晏丞 朱 锋 数学类二班
高任飞 闫婧超 陈煜宇 高翊翔 陈江波数学类三班
郑凯月 魏 巍 符严瑜 张 奔 尚雨岸李尚儒 吴思凡 崔丽媛 龚雨蕾 周 窚 统计学
胡 夏 罗小勇 熊竟凯 李 晨 杨 娟刘文龙 潘翰旻 范瀚贤 仇 扬 戴 丁周超群 欧阳葳葳 基地班
柯 城 江雅雯 魏 鑫 范振龙 廖 毅徐 光 范 闪 高德凯 李文才 罗 超魏 鑫 刘如浩 冯 薇 黄永辉 亓志伟2005级
1
邓 锦 游 沁 苗 克 秦 婷 魏 鑫 吴雪飞 张梦琳 杨 娟 罗小勇 张 钜 刘珂佚 齐英瑛 徐玉婷 汪 琴 苗 克 唐弋迅 董绍政 黄月欣 朱 芳 周 昉 梁学敏 张 翼 吴 笛 张亦康 杜梦宇 田臣龙 周潭强 齐英瑛 彭 程 李罗珺 秦 婷 姚 萌 王佐奇 谢凯楠 姚 萌 吕恒飞 王晓东 许竹影
基地班
席 栋 谢大军 胡恒南 吴龙刚 周 航 徐万元 李 博 叶 景 张 伟
统计学 刘旖旎 数学类一班
范哲溪 林 溪 郑胜家 张曰灿 刘 挺 褚召辉 唐照阳 郭 达 数学类二班
邓 锦 王 颖 魏 强 顾宇哲 樊鲁斌 梁鉴明 王 涛 杨 晓 张 钜 数学类三班
朱 宁 李叶萌 向雪霜 秦荣君2004级 刘 莎 马 骋 袁寅辉
A.4 城市生存大挑战
四次出勤: 雷 聪 夏 念王水木 李淑娴 昌 健 吴思凡邓红梅 徐玉婷 谢铠楠 周谭强陈恺博 黄慧惠 张 维 张 妍魏 鑫 刘文龙 汪 琼 齐英瑛丰 田
三次出勤: 唐弋迅 谢双全刘田香 黄宝军 崔 浩 王 龙张鸣镝 康崴铃 刘小东 熊竟凯李文才 范 闪 安 静 刁辰喆廖开雄 郭 达 王 穹 孙天宇郑 晨 周 生 沈 阳 冯 薇董绍政 田恒珊 雷 浩 叶 林秦 婷 张 妍 孙璐娜 苗 克
A.5 心理情景剧大赛
两次出勤: 崔丽媛 唐弋迅张 钜 韩雪莲 孙天宇 张曰灿郭震益 刘如浩 范瀚贤 尚雨岸张岸天 洪剑峰 邓红梅 朱 宁王 穹 舒艳丽 徐 俊 许悦鸣刘文龙 胡 夏
A.6 《江泽民文选》演讲比赛 两次出勤: 杨 升
一次出勤: 孙艳绮 徐 繁
A.7 院“话剧之夜”
丙等表扬: 江一苇 范翰贤任小栋 申开济 邓红梅 徐玉婷冯 薇 许竹影 沈 阳 刘如浩
周 生 任顺杰 黄 伟 吕 超徐 光 游珊珊 曾 卓 江雅雯 孙璐娜 巴红霞 秦 婷 吕恒飞 申开济 杨双羽胡 夏 程龙婕 罗小勇 王绍臣 李北辰 张静楠 邢周华 杨 升 何逊梅 杜梦宇 周 昉 李叶萌 吴思凡 龚雨蕾沈 阳 许竹影 吕 超 杨春苗 李之翔 周 生 沈宇为 温成峰 张 矩 刘小东 刘文龙陈琼璘 李之翔 娄闻达 刁辰喆 2
孙 浩 智 慧 郑 婷 陈煜宇 孙 妙 龚雨蕾 廖 毅 袁 帅 陈琼磷 苗 克 刘如浩 周 成 尚雨岸 洪健峰 阎婧超 赵 帅 朱芳芳 柯 城 张曰灿 郑胜家 张 朔 朱 宁 娄闻达 吴 笛 苏淑蓉 沈 煌 杨彦丹 魏 强 冯 薇 娄闻达 申开济 张鸣镝 符贤杰 赵明光 刘小东 丰 田 李 菁 叶长军 杨 升 杨 韬 袁 帅 田臣龙
叶长军
吴思凡 智 慧 王 颖 杨 晓
三次出勤: 朱 宁 樊鲁斌 于 燕 彭 程 张岸天 符贤杰 吕 超 高翊翔 魏 鑫 江雅雯 胡伶俐 沈宇为 张 弛 陶 源 朱 珂 范瀚贤
两次出勤:
卢灿辉 黄慧惠 吴 笛 柯 城 龚雨蕾 李 鑫 郑 晨 周广宇 刘晓曦 邢周华 一次出勤: 2005级基地班
张 伟 席 栋 彭 云 江瑞奇 刘 诗 2005级统计学
孙璐娜 刘 成 卓 斌 2005级数学类一班
罗 佳 陈凤平 张 维 郭 达 廖开雄 唐照洋 2005级数学类三班
方盛飞 徐 红 陈恺博 2006级数学基地班
吕恒飞 高德凯 常远洋 汪 晗 昌 健
范 闪黄永辉 黄靖尹 李永雄 2006级数学类一班
马 丽 郭 翠 王有成 黄 伟 刘 佳 袁 烨 2006级数学类三班
苗 克 谢露露 王 超 崔 浩 杨春苗 张 静 高任飞
2006级数学类3班
蒋一玮 张 奔 徐章辉 崔丽媛 李尚儒 雷 浩 陈君毅 郑凯月 谢双全 2006级统计学
王 晶 胡 夏 姚 萌 罗小勇 仇 扬 吴 珊
A.8 毕业生晚会
三次出勤: 李 菁 两次出勤:
张 弛 申开济 江一苇 智 慧 一次出勤:
江雅雯 戴 丁 刘旖旎 郑 晨 王水木 张岸天 陈琼嶙
A.9 校园演讲比赛
梁德阳 赵明光 郑 琛 孙天宇 张曰灿 郑胜家 黄 玮 金 佩 向雪霜 郑 晨 谌 琛 秦荣君 曹 彬 范振龙 黎陆军 李文才 张亦康 朱莹滢
江 寅 张 翼 周超群 王晓东
亓志伟 郭震益
秦 婷 齐英瑛
郑 婷 王贵君 王 磊 高昭瑜 张 灿 杨双羽 王水木 田晏丞 李淑娴 雷 聪 朱玉姣 王炳卓 王立泉 杨 文 石 珍 黄宝军 温成峰 刘田香 窦宝君 许春蕾 顾冰竞 周 宬 张艳琼 郑 宇 夏 念 巴红霞 董绍政 周 楹
尚雨岸 唐弋迅 李晓飞 张 璋 陈 嫣 邓杨 娟 朱芳芳 黄月欣 丰 田 罗竟凯 欧阳崴崴 龚雨蕾 胡伶俐
沈宇为 吕 超 高翊翔 邓红梅 任小栋 徐玉婷 樊鲁斌 李 鑫 陶
源 范瀚贤 郑 宇 董绍政 杨春苗 张鸣镝 胡 夏 黄月欣 黄慧惠 陈恺博 张曰灿 唐照阳 欧阳葳葳 3
宇
四次出勤: 杨 升 两次出勤: 胡伶俐
一次出勤: 朱芳芳 夏 念 许春蕾 范瀚贤 唐照明 肖 杰 杨彦丹 张晶晶 汤友福 徐 繁 梁鉴明 王 涛 孙 哲 苏淑蓉 江俊彦 孙璐娜 邓 锦
A.10 建团八十五周年晚会
一次出勤: 杨 娟 何逊眉 梁学敏 周谭强 高任飞 郑凯月 张艳琼 张 伟 谢 玲 舒艳丽 李叶萌 卓 斌 徐 繁 杨彦丹 张 钜 张晶晶 王 涛 梁鉴明 吴珊珊 孙 哲 雷锦江 吴璐璐 汤友福 石腾飞 樊鲁斌 魏 强
A.11 海峡两岸知识竞赛
三次出勤: 江俊彦 程万青 谢露露
一次出勤: 周 航 周广宇 郭亚林 吴龙刚 游 沁 江一苇 孙 力 王能义 刘晓曦 李 倩 李 乐 徐 红 陈恺博 于 燕 湛 琛 刑周华 符贤杰 王 腾 王 予 任小栋 周 杜 陈晓波 杨艳林 方盛飞 李 奇 叶长军 秦荣君 张 扬 高昭瑜 王水木 谢露露 王 龙 王 超 王立泉 张鸣镝 陈 嫣 龚雨蕾
A.12 学习两会精神征文比赛 四次出勤: 高昭瑜
三次出勤: 张 静 熊竞凯
两次出勤: 张艳琼 宋 娜 叶长军
一次出勤: 孙璐娜 郭 达 魏 强 刘如浩
A.13 四院联谊舞会
丙等表扬: 徐玉婷 胡伶俐 张岸天 沈宇为
三次出勤: 张 弛 董绍政 龚雨蕾 申开济 刘如浩 李 寅 柯 城 吴 笛 吴思凡 邓红梅
A.14 “青春辉映长征魂”庆祝长征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一次出勤: 张 伟 叶 景 游 沁 江一苇 吴姗姗 张 钜 徐 繁 孙艳琦 杨彦丹 肖 杰 张晶晶 王 涛 孙 哲 苏淑蓉 江俊彦 魏 强 邓 锦 朱 宁 刑周华 李叶萌 何逊梅 汪 琼 马 丽 邓红梅 朱义波 郭 翠 凌 铃 吕 超 王贵君 马仕超 王 磊 王佐奇 黄 宇 高昭瑜 黄 伟 李 菁 周谭强 彭 聪 刘 佳 张岸天 汪 琴 朱 锋 聂云川 王景达 马 涛 徐玉婷 雷 聪 刘田香 高任飞 夏 念 康葳玲 唐弋迅 两次出勤:
胡 夏 梁学敏 姚 萌 周 舫 4
苏淑蓉 江俊彦 韩雪莲 邓 锦 康 文 张 伟 李 珍 沈 煌 刘 菁 鲁文华 任顺杰 朱 宁 魏 强 陶江南 石 珍 黄宝军 秦 婷 郑 宇 魏 鑫 夏 念 黄梦林 罗 佳 杨 升 顾宇喆 汤友福 雷锦江 吴 笛 陈琼磷 王有成 郑 婷 洪健峰 张 灿 王水木 孙 妙 朱 珂 沈宇为 张艳琼 张鸣镝 朱芳芳 胡伶俐
吴 珊 戴 丁 范翰贤 熊竞凯 刘小东 王绍臣 潘翰闵 罗小勇 丰 田 李 晨 李 鑫(05类二) 谢大军 褚召辉 冯 薇 杨双羽 郑凯月 赵 晶
三次出勤: 邓 锦 席 栋 杨 娟
A.15 新生辩论赛
一次出勤: 胡 夏 周 昉 刘小东 王绍臣 周 宬 崔丽媛 刘柯佚 冯 薇 柯 程 张 弛 张艳琼 朱 柯 苗 克 黄宝军 王 超 洪剑锋 王水木 马 丽 李 菁 高昭瑜 江一苇 秦 婷 二次出勤: 陶 源 胡伶俐孙璐娜 夏 念 刘如浩 高任飞
三次出勤: 董绍政 陈君毅
A.16 毕业生辩论赛:
一次出勤: 孙璐娜 董绍政张 弛 孙 煜 杨乃君
B、金秋艺术节
B.1.1 辩论赛
甲等表扬: 王瑛玮 杨乃君
B.1.2 话剧比赛
丙等表扬: 徐 光 吴雪飞
B.1.3 合唱比赛 乙等表扬:
李富鸿 董绍政 吕 超 江雅雯郭 翠 陈琼璘 李 菁 杨双羽杨春苗 邓红梅 龚雨蕾 郑凯月徐玉婷 高任飞 朱玉姣 何逊眉聂云川 熊竟凯 刘小东 雷 浩刘 佳 周谭强 王水木 张 弛张鸣镝 苗 克 凌 铃 高昭瑜申开济 黄宝军 张 奔 李 珍江一苇 刘 挺 江俊彦 张 矩张雄韬 方盛飞 李之翔 沈 煌唐照阳 李 鑫(05类二)
丙等表扬: 康 文 刘俊江
B.1.4 舞蹈比赛 甲等表扬:
梁 姗 刘砚青 智 慧 刘晓曦沈宇为 徐玉婷 朱芳芳 汪 琴张静怡 张 伟 谢大军 叶 景
李淑娴 石 珍 徐玉婷 廖 毅 丰 田 李淑娴 李淑娴 朱 柯 廖 毅 孙璐娜 李淑贤 董绍政 杨 升 张岸天 邢周华 郑 婷 崔丽媛 尹 腾 刘田香 黄慧惠 张艳琼 蒋一玮 许春蕾 胡 夏 刘珂佚 安 静 吴雪飞 崔 浩 高翊翔 郑鹏飞 徐 光 昌 健 符严瑜 王景达 王佐奇 尚雨岸 邢周华 郑 晨 舒艳丽 朱 宁 任顺杰 张 维 徐 繁 雷锦江 谢大军 高德凯 吴龙刚 刘 莎 刘 玲 金 佩 周 昉 邓红梅 夏 念 巴红霞 唐照阳 雷锦江 徐 繁 5
杨乃君 吕 超 陶 源 郑 婷 黄月欣 马 丽 欧阳葳葳彭 程 马仕超 郑 宇 马 涛 游 沁 郭亚林 雷 雄 胡伶俐 杨 璐 汤友福
雷 雄 任小栋 孙 浩 向雪霜 李之翔 方盛飞 孙 力 刘 成 卓 斌 曹 彬 陈江波 王炳卓 张雄韬 王 坤 李 鑫(05类二)
B.2 辩论赛出勤 06基地
安 静 汪 晗 黄瀚艺 张静楠 秦 婷 齐英瑛 朱 帆 杜梦宇
刘珂佚 孙经纬 郭震益 黄永辉 高德凯 廖 毅
田臣龙 何逊眉 昌 健
曾 卓 沈 阳
彭 程 朱莹滢 汪 琼
袁 帅 许竹影 冯 薇 06类一
陈琼璘 凌 铃 吕 超 王有成 郑 婷 王 磊 王佐奇 高昭瑜 洪健峰 黄 伟 李 菁 周谭强 张岸天 王水木 孙 妙 汪 琴 朱 锋 田晏丞 马 涛 徐玉婷 06类二
姚 文 闫婧超 林 迪 谢露露 王 超 彭 辉 雷 聪 朱玉姣 王炳卓 王 龙 申开济 王立泉 崔 浩 田晨耕 洪 裕 杨 文 叶 林
黄宝军 温成峰 刘田香 高任飞 沈宇为 06类三
张 奔 徐章辉 顾冰竞 周 宬 张艳琼 曾紫微 张鸣镝 郑 宇 李瀚立 吴思凡 巴红霞 魏 巍 董绍政 周 楹 陈君毅 郑凯月 谢双全 尚雨岸 康崴铃 唐弋迅 李尚儒
06统计
熊竟凯
罗小勇 李 晨 姚 萌 丰 田 王绍臣 潘翰旻 周 昉 胡 夏 朱芳芳 范瀚贤 李罗珺 刘文龙 张梦琳 吴 珊 杨 娟 黄月欣 仇 扬 梁学敏 程龙婕 欧阳葳葳
B.3 工作人员
丙等表扬: 王 颖 智 慧 任小栋 邓 锦 徐 光 周广宇
C、体育类活动
C.1 校羽毛球赛
乙等表扬: 朱 杰 郑 燕 张剑波 熊 能 徐 俊 周 航 三次出勤: 梅昱菡 叶 聪 张 月 任小栋
C.2 校男子、女子排球赛表扬名单
乙等表扬: 叶 聪 段玉婉 苗 瑞 黄燕慈 杨 平 魏香花 丙等表扬: 苏泓雯 龚国红 黄 聪 丁正林 符贤杰
C.3 校篮球赛
四次出勤: 张雄韬 张 远 罗时空 符贤杰 王清涤 刘俊江 朱 杰 李 昆 郝晓琳 张 翠 胡晓晨 肖 皪 郑 燕 刘旖旎 张 月 楮召辉 吴思凡 欧阳葳葳
6 三次出勤: 陈恺博 黄 玮 谢大军 徐万元 许跃民 吴思凡 两次出勤: 郑 晨 韩雪莲 秦 婷
C.4 理学部足球预选赛 数院VS资环
一次出勤: 刘旖旎 游珊珊 曹 彬 许悦鸣 方盛飞
(2006级) 许竹影 刘珂佚 秦 婷 黄瀚艺 曾 卓 昌 健 亓志伟 田臣龙 廖 毅 张 翼 孙经纬 李北辰 安 静 齐英瑛 张静楠 郑 婷 吕 超 杨双羽 王水木 陈煜宇 朱玉姣 刘田香 顾冰竞 雷 浩 郑凯月 李尚儒 周 楹 吴思凡 周 宬 张鸣镝 丰 田 潘翰旻 姚 萌 李 晨 熊竟凯
C.5 文理学部新生运动会
一次出勤: 张亦康 郭震益 田臣龙 罗 超 袁 帅 张 翼 吕 超 李 菁 邓红梅 高昭瑜 徐玉婷 王 超 崔 浩 朱玉姣 姚 文 王立泉 申开济 高任飞 蒋一玮 许春蕾 徐章辉 郑凯月 顾冰竞 廖 毅 雷 浩 王 磊 王 龙 王晓东 娄闻达 陈江波 李尚儒 张鸣镝 昌 健 袁 帅 杨春苗 沈宇为 汪 琼 齐英瑛 许春蕾 杨 娟 夏 念 王尧尧 张艳琼 徐玉婷 杨春苗 康巍铃 二次出勤:
周 宬 叶 林 张亦康 田臣龙 申开济 徐章辉 吕 超 李淑娴 巴红霞 冯 薇
三次出勤: 曾 卓 周谭强 四次出勤: 吴 笛 王水木
C.6 校运动会
C.6.1 校运动会方阵
一次出勤: 刘小东 潘翰旻 丰 田 吴 珊 娄闻达 范振龙 柯 城 彭 程 陶 源 罗 超 朱 锋 王 磊 王水木 王有成 彭 辉 陈江波 温成峰 黄宝军 张春景 尚雨岸 周 楹 张 奔 周 宬 郑 宇
C.6.2 校运会拔河比赛
一次出勤: 朱 杰 范国华 刘卫斌 王 坤 闫 冬 邓乐葳
朱芳芳 黄月欣 周 昉 娄闻达 魏 鑫 柯 城 丰 田 范瀚贤 王绍臣 王水木 高昭瑜 孙 妙 雷 聪 闫婧超 黄慧惠 刘田香 王 龙 张春景 龚雨蕾 巴红霞 崔丽媛 温成峰 洪健峰 江 寅 曾紫微 郑 宇 陶 源 唐弋迅 范振龙 黎路军 秦 婷 汪 琴 闫婧超 李 菁 胡伶俐 许竹影 孙 妙 欧阳葳葳
周 楹 符严瑜 刘小东 柯 城 张 翼 杜梦宇 王立泉 邓红梅 黄慧惠 罗小勇 王绍臣 熊竟凯 李文才 刘如浩 黎陆军 魏 鑫 徐 光 李永雄 周谭强 聂云川 凌 铃 王 龙 谢露露 陈煜宇 顾冰竞 李尚儒 谢双全 苗 瑞 陈云霞 张静怡 卢灿辉 亢一成 缪 爽 7
杨 娟 徐 光 刘文龙 杨双羽 林 迪 吴思凡 陈君毅 魏 鑫 亓志伟 陈君毅龚雨蕾 胡 夏 崔 浩 雷 聪 仇 扬 刁辰喆 张 灿 王佐奇 王立泉 张鸣镝 吕 鑫 蔡 力
叶 聪 郑 燕 李 军 石跃勇 杨 平 梅昱菡 敖微微 马 凯 李德龙 叶 辉 苏 明
C.6.3 参赛选手
二次出勤: 刘 菁 田臣龙 徐章辉 王晓东 孙 浩 张雄韬 陈煜宇 曾 卓 王立泉 陈 虎 陈 应 刘坤龙 郑胜家 张曰灿 李添峰 符贤杰 张亦康 符严瑜 秦 婷 李叶萌 魏香花 周 鸿 张静怡 李淑娴 陈文琴 黄慧惠 李 菁 刘 莎 邢周华 段玉婉 江一苇 黄梦林 吕 超 雷 聪 梅昱菡 敖微微
四次出勤: 刘俊江 方盛飞 张 翼 唐弋迅 胡晓晨 陈恺博 张 月 智 慧 邓红梅 张 翠 丙等表扬: 徐万元 吴 笛 王水木 黎书芬
C.6.4 工作人员
丙等表扬: 刘晓曦 褚召辉 李 丽 孙艳琦
三次出勤: 黄 伟 郑 婷 孙 妙 李淑娴 熊竞凯 柯 城 邓红梅 黄慧惠 张 月
C.6.5 写稿件
乙等表扬: 李尚儒
丙等表扬: 朱 峰 夏 念 杨春苗 马 涛
一次出勤: 胡伶俐 刘小东 梁学敏 周 昉 熊竞凯 范瀚贤 孙 妙 李 菁 邓红梅 郭 翠 徐钰婷 张岸天 汪 琴 王佐奇 洪键峰 黄 伟 林 迪 李淑娴 雷 聪 申开济 王立泉 朱 珂 沈宇为 严婧超 苗 克 谢露露 张春景 朱玉姣 刘田香 常丹林 张艳琼 陈君毅 巴红霞 尹 藤 许春蕾 冯 薇 吴 笛 范振龙 廖 毅 柯 城 郑鹏飞 杜梦宇 汪 琼 何逊眉 欧阳葳葳
D、团委学生会工作
D.1 团委
D.1.1 2006团组织关系转入
一次出勤: 李 乐 蒲建伟 赵明光 D.1.2 优秀团支部评选
一次出勤: 成 效 秦 婷 江雅雯 沈宇为 D.1.3 团干培训
一次出勤: 樊鲁斌 郑晨 褚召辉 邓锦 高任飞
D.2 秘书处
D.2.1 学工组办公室整理
二次出勤: 丰 田 王立泉 王 超 陈恺博 D.2.2 整理学院档案
8
周谭强 叶 聪
杨 平 夏 念 戴 丁 马 丽 周谭强 温成峰 王炳卓 蒋一玮 刘珂佚 邓红梅
樊鲁斌 李德龙 郑 燕 周 宬杨 娟 陈琼璘 黄慧惠 高任飞 叶 林 龚雨雷 许竹影 一次出勤: 樊鲁斌 刘 诗
D.3 学习部 D.3.1 试卷整理
丙等表扬: 李 凯 李德龙 李旭明 魏 强 向雪霜 吴姗姗 张晶晶 苏淑蓉
三次出勤: 陈胜旗 万冬林 刘坤龙 闫 冬 蔡孟雄 卢 琮 莫兴波 莫海军 范国华 程 朝 任顺杰 张曰灿 王 穹 梁德阳 樊鲁斌 方盛飞 陈君毅 冯 薇 李 鑫(05基地) D.3.2 挂数学名人画像
一次出勤: 王 涛 刘 成 夏 念D.3.3 学习经验交流会
一次出勤: 李尚儒 陈君毅 冯 薇D.3.4 整理教学资料
两次出勤: 李尚儒 陈君毅 冯 薇张 妍 刘 挺 孙 浩 朱 宁 吴 笛
D.4 外联部 D.4.1 外联活动
丙等表扬: 李 菁 王 晶 D.4.2 外联六月赞助
丙等表扬: 刘 菁 廖 毅 高任飞 D.4.3 新生手册赞助
乙等表扬: 刘 菁 廖 毅 高任飞
D.5 记者团 D.5.1 采访活动
一次出勤: 朱芳芳 许春蕾
二次出勤: 夏 念 雷 聪 黄 伟 沈宇为 张岸天 蒋一玮 熊竞凯 郑 婷 D.5.2 新生手册
三次出勤:
褚召辉 刘晓曦 樊鲁斌王 超
D.6 体育部
D.6.1 2005级篮球联赛裁判
出勤两次: 马 骋 周 松 金 鑫D.6.2 文理学部新生运动会工作人员
两次出勤: 陈琼璘 刘如浩 吕恒飞汪 琼 周 宬 张 维 苗 克 沈 煌吴思凡 昌 健 袁 帅 曾 卓 曹 彬王水木 崔丽媛 许春蕾 陈恺博 一次出勤: 孙璐娜 朱 珂
9
刘如浩 陶 源 李淑娴 刘如浩 扬 文 王 磊 郑凯月 王 超 郑凯月 王 超
李淑娴 柯 城 刘 菁 夏 念李添峰 朱 杰 刘文龙 秦 婷 杨双羽 陈煜宇 张雄韬 张 月 黄梦林 娄闻达 郑 婷 柯 城 齐英瑛 黄慧惠 李添峰
D.6.3 校运动会工作人员
出勤两次: 吴思凡 黄慧惠 王水木 陈煜宇 曾 卓 徐春蕾 曹 彬 张雄韬 张 月 李添峰 崔丽媛
E、分团团委学生会表扬
E.1 第
六、七届分团委学生会主席团及部长甲等表扬
第六、七届分团委学生会副部长乙等表扬
各班团支部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及2007年4月至今两届班长、团支部书记丙等表扬
E.2 团支书联席会
丙等表扬: 成 效 邓 锦 三次出勤: 谢大军 刘 成 高任飞 郑凯月 马 丽
E.3 秘书处
乙等表扬: 马 丽 丙等表扬: 苗 克
三次出勤: 成 效 陈恺博
E.4 组织部
乙等表扬: 高翊翔 吕 超 丙等表扬: 魏 鑫 王 颖
E.5 宣传部
乙等表扬: 朱
珂
丙等表扬: 陶
源 范瀚贤三次出勤: 谌 琛 郑胜家
E.6 学习部
乙等表扬: 李尚儒 冯 薇 丙等表扬: 陈君毅
三次出勤: 李 鑫(05基地)
E.7 生活部
乙等表扬: 邓红梅 王有成 丙等表扬: 杨春苗
三次出勤: 崔 浩 王绍成
E.8 文艺部
乙等表扬: 沈宇为
丙等表扬: 胡伶俐 张
弛三次出勤: 游 沁
褚召辉
李叶萌 李 菁 龚雨蕾 任小栋10
冯 薇 杨江雅雯 朱玉娇 孙娟 吕力 胡超 昊 黄慧惠
E.9 体育部
乙等表扬: 吴思凡 黄慧惠 丙等表扬: 娄闻达
三次出勤: 曹 彬 张雄韬 崔丽媛
E.10 实践部
乙等表扬: 陈琼璘 刘如浩 丙等表扬: 唐弋迅
三次出勤: 孙璐娜
E.11 外联部
乙等表扬: 王 超 丙等表扬: 廖 毅 三次出勤: 李 乐
E.12 记者团
乙等表扬: 柯
城丙等表扬: 郑 婷 三次出勤: 孙艳琦
E.13 网络部
乙等表扬: 彭
程丙等表扬: 刘柯佚 三次出勤: 田晨耕
F、社团类
F.1 青年志愿者协会
甲等表扬: 张祺瑞 乙等表扬: 胡晓晨 谢 玲 汤瑞鑫 江一苇 范 闪 温成峰 李之翔 徐 红 王水木 杨双羽 丙等表扬: 徐 典 三次出勤: 范 闪 秦 婷 齐英瑛 许竹影 安 静 张艳琼 冯 薇 两次出勤: 黄华东 一次出勤: 黄华东 刘晓曦 姚 文 叶 林 雷 雄 张 维 彭 云 郑鹏飞 江 寅 罗 超 王 磊 张 灿 郑 宇
秦 婷 苗 克 郑凯月 高任飞 夏
念
雷 聪 黄 伟
李 丽 刘旖旎 张鸣镝 许竹影 张 伟 方盛飞
陈志鹏 樊 帅 李 珍 韩雪莲 刘田香 李叶萌 张艳琼 吴 笛 陈煜宇 张静楠 刘 菁 卓 斌 邓红梅 叶 林 何逊眉 孙 哲 徐 繁 汤友福 李 乐 张 维 魏 强 陶南江 汤瑞鑫 李文才 黎陆军 娄闻达 熊竟凯 刘文龙 11
吕恒飞 刘文龙 李淑娴 熊竞凯 刘 伟 舒艳丽 舒艳丽 黄月欣 张 朔 刁辰喆 朱 宁 杜梦宇
彭 云 温成峰
王有成 郑 宇 李 珍 刘小东 姚 萌 邓红梅 徐 繁 刘 挺 王 予 李 奇 郭震益 魏 鑫 张 弛 朱莹滢 安 静 张静楠 张岸天 李之翔 秦荣君 罗 超 昌 健 王 龙 卓 斌 刘 诗 向雪霜 昌 健 王有成 秦 婷
齐英瑛 刘珂佚 杜梦宇 何逊眉 冯 薇 沈 阳 许竹影 雷 聪 夏 念 蒋一玮,
F.2 辩论队
甲等表扬: 杨乃君 孙璐娜 李淑娴 董绍政 乙等表扬: 吕 超 丰 田 廖 毅 孙 煜
三次出勤: 陈君毅 周 昉 黄月欣 马 丽 朱 柯 周 楹 周 成 刘小东 陶 源 柯 程 彭 程 张 弛 刘珂佚
F.3 合唱团
甲等表扬: 江一苇 胡 夏
乙等表扬: 戴 丁 刘旖旎 李 菁 龚雨蕾 陈恺博 张曰灿 向雪霜 欧阳葳葳
F.4 疏影剧社
甲等表扬: 朱 宁
乙等表扬: 于 燕 张岸天
三次出勤: 彭 程 符贤杰
F.5 礼仪队
甲等表扬: 张岸天 乙等表扬: 沈宇为
三次出勤: 黄惠慧 邓红梅 魏 鑫 吴 笛 刘如浩 李 寅
F.6 男子篮球队
甲等表扬: 张雄韬 乙等表扬: 张 远
三次出勤: 刘俊江 符贤杰 唐照阳 王 北 吴思凡 周 盈
F.7 女子篮球队
甲等表扬: 欧阳葳葳
乙等表扬: 秦 婷 张 翠
三次出勤: 黄慧惠 孙 玉 杨 娟 张 月 刘旖旎 谌 琛 肖 砾 张 其 韦 璐 陈 影
F.8 男子足球队
甲等表扬: 李之翔
三次出勤: 张雄韬 许悦鸣 王 予 李北辰 娄闻达 亓志伟
郑 晨 黄月欣 唐照阳 王水木 叶长军 郑凯月 江雅雯 陈恺博 吴思凡 柯 成 李 昆 谢大军 杨双雨 安 静 胡晓晨 郑 燕 孙诗源 曹 彬 高昭瑜 廖 毅 12
黄慧惠 吕 超 张鸣镝 董绍政 杨 升 丰 田 周 宬 徐万元 许悦鸣 江雅雯 沈 阳 郝晓琳 张 翠 赵 帅 杨乃君 F.9 男子排球队
甲等表扬: 符贤杰 乙等表扬: 苏鸿雯
三次出勤: 黄 聪 丁正林 龚国红 褚召辉 唐弋迅 王 超 吴思凡 李尚儒 周 楹 尚雨岸
F.10 女子排球队
甲等表扬: 雷 聪
乙等表扬: 叶 聪 段玉婉
三次出勤: 黄燕慈 苗 瑞 陈恺博 郑 晨 黄 玮 张艳琼
G、校级、院级表扬
校级优秀个人称号获得者乙等表扬 院级优秀个人称号获得者丙等表扬 G.1 校级优秀团干: 刘 莎 成 效 高任飞
G.2 院级优秀团干:
褚召辉 谢大军 刘 成 邓 锦 卢灿辉 沈 煌 樊鲁斌
G.3 校级优秀共青团员:
樊 帅 刘 诗 朱 宁 李 菁
G.4 院级优秀共青团员:
张 伟 谢 玲 卓 斌 张 朔 梁学敏 雷锦江 任顺杰 娄闻达 张艳琼 李添峰 张静怡 董绍政
G.5 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袁寅辉 杨 璐 范国华 樊鲁斌 王 超 徐玉婷 魏 鑫
G.6 院级优秀学生干部:
李添峰 刘 成 卢灿辉 蔡 力 吴龙刚 王 涛 胡逸婧 刘旖旎
G.7 校级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朱明志 赵 晶 黄梦林 高翊翔 周广宇 李 鑫 杨乃君 马 骋 方盛飞 邓红梅 刘如浩
杨 平 魏香花崔丽媛 尹 滕 李叶萌 冯 薇 舒艳丽 郑凯月 郭 达 徐 繁 何逊眉 周谭强 刘俊江 朱建章 智 慧 席 栋 段玉婉 孙晓利 胡 夏 吕恒飞 周 宬 郑 晨 肖 皪 黄慧惠 13
龚雨蕾 杨 娟 吕 超 丰 田 刘 振 李 晨 李 山 朱 珂 王立泉 向雪霜 马 丽 陈文琴 张祺瑞 唐弋迅 吴思凡 刘 菁 刘晓曦 郑 燕 杨 升 G.8 院级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叶 聪 王炳琪 周 松 袁柳洋 汤瑞鑫 唐照阳 邓 锦 褚召辉 丰 田 樊 帅 刘 诗 刘 莎 张静怡 沈 煌 王 颖 任小栋 张 月 刘珂佚 陈琼璘 廖 毅 胡伶俐 李淑贤 杨春苗 郑 婷 雷 聪 王水木 申开济 张 弛
G.9 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邓诗源 唐家俊 莫兴波 魏 博 苏泓雯 卢灿辉 张嘉为 袁寅辉 刘 莎 叶长军
G.10 校级理论学习先进个人 刘 莎 樊鲁斌 成 效
G.11 2006级军训优秀学员(院级)
张 翼 昌 健 黄瀚艺 陶 源 王晓东 朱莹滢 黄靖尹 范 闪 康裕良 李永雄 袁 帅 范振龙 邢 冯 陈江波 王 磊 谢露露 王 超 高昭瑜 张 灿 周谭強 王立泉 王水木 朱 锋 杨 文 黄宝军 谢凯楠 张 奔 徐章辉 丰 田 李尚儒 刘小东 吴思凡 尚雨岸 唐弋迅 张鸣镝 江雅雯 张岸天 许竹影 雷 聪 梁学敏 王尧尧 邓红梅 杨 娟 崔丽媛 闫婧超 高任飞 郑凯月 欧阳薇薇
H、附加分部分参考名单
H.1 全国数模竞赛
刘 诗 魏婷婷 秦荣君 江瑞奇 宋 娜 杨乃君 肖 皪 贾 喆 卓 斌 任顺杰 魏 强 向雪霜 朱 宁 张 妍 王 颖 席 栋 杨 立 袁寅辉 叶 辉 叶 景
H.2 社会实践团队
赴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山岔小学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
李 珍 张艳琼 王立泉 苗 克 刘晓东 魏 鑫 陶 源 赴湖北省荆州沙市区岑河镇暑期社会实践团
樊鲁斌 智 慧 邓 锦 丰 田 周 宬 唐弋迅 陈琼璘 秦 婷 陈君毅 李尚儒 赴湖北仙桃暑期社会实践
郑 宇 李淑娴 杨乐之 申开济 娄闻达 刁辰喆 洪健峰 黄 甜 彭 聪 赴广水社会实践团队
王 穹 郭 达 褚召辉
14
黄永辉 高翊翔 崔 浩 顾冰竞 冯 薇 周 昉 雷锦江 吴姗姗 钟 频 刘如浩 夏星露 湖南茶陵留守子女调查
杨 舜 唐照阳 张曰灿 张 帅 黄 玮 郭圆圆 胡逸婧 金 佩 走进西安——历史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席 栋 刘 诗 宋 娜 谢 玲 康 文 李 季 江瑞奇
15
第四篇:陇东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团总支工作总结
数学与统计学院团总支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工
作
总
结
数学与统计学院团总支
2010年12月24日
数学与统计学院团总支工作总结
时光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流逝,我学院在这一学期里,在院团委的指导和关怀下,在汲取往届团总支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领会上级团委的有关方针政策,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圆满完成了院团委、学院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在这一学期中,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基层工作的道路,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稳妥,开展日常工作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团总支也迎来了新的工作、新的任务。回望这一学期,团总支有效稳妥的完成着一系列的日常工作。
1、团总支秉承着以往的工作作风,在每周三召开的团学例会上让各个支部很好的了解团总支的工作。
2、组织部主要负责新生团情统计,团关系转接,以及系学生的团员注册。及时有效地做好团员的转入、注册、申请、补办工作方便了很多团工作的开展,并在“主题团日设计大赛”、“普通话演讲”、“荷包飘香”等活动中积极进行组织与宣传工作。
3、青年志愿者服务部一如既往地开展着一系列志愿者行动,带领着我系志愿者为社会付出着自己的力量。并且在2010年12月成功举办了“心系红丝带,我们在行动”艾滋病知识竞答活动。
4、宣传部在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同时,也在2010年11月举办了五项示范技能大赛之“三笔字比赛”。
二、弘扬特色,开展丰富活动
除了上述工作外,团总支在本学期中陆陆续续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
1、在这学期里,学校迎来了新同学,为了让刚踏入大学的新生感受到学校的温馨,我们参与了迎新工作,炎炎烈日下,我们的迎新志愿者们奔波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耐心地为新生搬运行李,讲解了要了解事宜,毫无怨言。
2、为了增强团员对团的认识,加深团知识的了解,团总支办公室开展了主题团日活动。“共庆建国61周年”团日活动让每位同学更加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纪念129爱国运动”团日活动增强我们的爱国意识。
三、深思缺陷,扬长避短
每每到了学期结束的时候,在自我肯定的同时,我们都不忘总结这一段时间以来工作的不妥之处,不断纠正,不断改善才有更好的明天。总结昨天是为了做好今天,为了更好的把握明天。
陇东学院数学与统计学生分会
2010年12月24日
第五篇:陇东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团总支工作总结
陇东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团总支
(2010—2011学)
工
作
总
结
陇东学院数学与统计学生分会
2010年12月15日
陇东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团总支工作总结
时光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流逝,我数学与统计学院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在院团委的指导和关怀下,在汲取往届团总支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领会上级团委的有关方针政策,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圆满完成了院团委、系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在cc第一学期中,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基层工作的道路,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稳妥,开展日常工作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团总支也迎来了新的工作、新的任务。回望这一学期,团总支有效稳妥的完成着一系列的日常工作。
1、团总支办公室秉承着以往的工作作风,负责这团总支日常工作安排,协调每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每周三召开的团之书会议上让各个支部很好的了解团总支的工作。
2、组织部这学期主要负责新生团情统计,团关系转接,以及系学生的团员注册。及时有效地做好团员的转入、注册、申请、补办工作方便了很多团工作的开展,并在“主题团日设计大赛”、“普通话演讲”、“荷包飘香”等活动中积极进行组织与宣传工作。
3、青年志愿者服务部一如既往地开展着一系列志愿者行动,带领着我系志愿者为社会付出着自己的力量。并且在2010年12月成功举办了“心系红丝带,我们在行动”艾滋病知识竞答活动。
4、宣传部在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同时,也在2010年11月举办了五项示范技能大赛之三笔字比赛。
二、弘扬特色,开展丰富活动
除了上述工作外,团总支在本学期中陆陆续续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
1、新学期,学校迎来了新同学,为了让刚踏入大学的新生感受到学校的温馨,我们参与了迎新工作,炎炎烈日下,我们的迎新志愿者们奔波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耐心地为新生搬运行李,讲解要了解事宜,毫无怨言。
2、为了增强团员对团的认识,加深团知识的了解,团总支办公室开展了主题团日活动。“共庆建国61周年”团日活动让每位同学更加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纪念129爱国运动”团日活动让增强我们的爱国意识。
三、深思缺陷,扬长避短
每每到了学期结束的时候,在自我肯定的同时,我们都不忘总结这一段时间以来工作的不妥之处,不断纠正,不断改善才有更好的明天。总结昨天是为了做好今天,为了更好的把握明天。
陇东学院数学与统计学生分会
2010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