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读经典名著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3)

2025-05-01

  笔者有机会与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谭吉明(以下简称学生)和他的父亲(以下简称家长)、某重点中学语文老师谢老师(以下简称老师)及菏泽某大学社会学教授陈斌老师座谈了一次,下面记录的仅是讨论的精华部分。

  笔者:谭同学你好!听说你是学校社会调查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你们有没有在中学生读名著方面的情况做过调查?

  学生:在我们学校做过。那是在教育部对全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名著阅读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之后,教育部把20部名著(针对高中学生)以教学大纲的形式确定下来。我们学校组织过一次调查,发现还是有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看这些必读名著。

  笔者:谢老师,能就中学生与名著谈谈你的看法么?

  老师:中学生热衷于名著的确不多。这几年,我们国家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动作是很大的,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学生热衷于考大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中学生中出现一些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潮,和社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家长:这点我很同意谢老师的看法。我小时候没少看名著,当时也并不是能看得懂,但是走上社会之后,随着经历的事情的增多,那些早年咽下来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消化的名著开始有了反应。这样的精神食粮,不珍惜太可惜。但是,现在我的孩子念高三了,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我还真不敢放手叫他去看名著。现在考大学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重点进名牌啊。还是安心看教辅来得踏实。

  老师:说到名著与中考的关系,我倒想起这样一件事情:吉林省为了提倡读名著,近几年中考语文卷都要出4分的“名著题”,结果老师们悟出“名著题”多是普及性的简单知识的填空,要么任其自然,反正分数不多,没必要大海捞针;要么编出一些“压缩饼干”式的小题让学生背。至于名著原作,一边放着去吧。

  家长:谭吉明现在成绩不是很突出,属于那种现在紧一把就可以进重点甚至是名牌、但是松一点就只能是一般本科甚至连本科都达不到的,毕竟他现在还小,好多事情看不远,学习的自觉性不见得很好,如果我发现他看和高考无关的书,我可能会跟他急的。

  读不读名著,读不读经典?严格来说这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不用讨论不用思考,当然应该读,而且要花心思去读。读名著,绝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问题,而是一项可以操作的系统工程。从这项工作抓得比较好的地区和学校来看,关键是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任课老师,他们负有直接的责任。比如,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读名著抱什么态度?他们自己读不读名著或读到什么程度?具体点说就是如何设法断然“减负”?如何在“课外”做文章?如何培养读名著的兴趣?等等。当然,还有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同一部著作选什么版本(译本)?不同年级选读哪些书才好?如何在非毕业年级多安排些名著阅读,给毕业班学生多留些复习备考时间?这类问题处理不好,也会使读名著大打折扣。


下一篇: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