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402(4)

2025-11-12

A、炉腹 B、炉腰 C、炉缸 D、炉身

226、要使炉况稳定顺行,操作上必须做到“三稳定”,即( A )的稳定。 A、炉温、料批、碱度 B、炉温、煤气流、碱度 C、煤气流、炉温、料批 D、煤气流、碱度、料批 227、被公认为最佳软熔带的是( B )软熔带。 A、 V型 B、倒V型 C、 W型 D、M型

228、目前多数炼铁厂表示热制度的常用指标为( D ) A、风温 B、渣水温度 C、铁水温度 D、生铁含硅量 229、高炉料线过低,炉顶煤气温度( B ) A、过低 B、过高 C、正常 D、无法判断 230、下列情况焦炭负荷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C )

A、焦炭灰份显著变化时 B、烧结矿、球团矿碱度显著变化时 C、烧结矿含铁量大幅低于规定时 D、焦炭水分发生较大变化时 231、下列情况下不可加净焦( A )

A、烧结矿、球团矿碱度显著变化时 B、长时间低料线作业时 C、长期休风前后 D、发生管道气流后

232、炼铁工作者通常用生铁中的含( C )量来表示炉温、 A、 Mn B、 S C、Si D、Sr

233、想要发展边缘煤气流,应采用的装料制度是( A ) A、大料批 B、小料批 C、正装 D、分装 234、炉渣的黏度一般是随温度的( A )而降低。 A、升高 B、降低 C、波动 D、稳定 235、FeO对炉渣粘度的影响( A )

A、能降低炉渣的粘度 B、不能降低炉渣的粘度 C、对炉渣粘度不起作用 D、能提高炉渣年度的稳定性 236、送风制度属于( A )

A、下部调剂 B、上部调剂 C、 中部调剂 D、 综合调剂 237、炉渣的主要成分是( A )

A、CaO SiO2 AL2O3 MgO B、 CaO SiO2 AL2O3 MnO C、 CaO SiO2 P2O5 MgO D、 CaO SiO2 AL2O3 TiO2

238、发展中心气流作用最明显的的装料制度是( A ) A、正同装 B、正分装 C、倒分装 D、倒同装

239、当炉温充沛时,生铁中[Si]和[S]分别表现为( B )

A、[Si]高 [S]高 B、[Si]高 [S]低 C、[Si]低 [S]低 D、[Si]低 [S]高 240、造渣制度中最重要的指标( B )

A、炉渣粘度 B、炉渣碱度 C、炉渣熔化温度 D、脱硫能力 241、高炉内的( C )是热量的主要传递介质。 A、炉料 B、热风 C、煤气 D、铁水

242、边缘气流过分发展时,炉顶CO2曲线的形状为:( B )。 A、双峰型 B、馒头型 C、“V”型 D、一条直线 243、影响炉渣黏度的主要因素是:( C )

A、碱度 B、炉渣成分 C、温度 D、渣沟长度 244、炉渣熔化后能自由流动的温度是炉渣的( D )。 A、熔化性 B、熔化温度 C、黏度 D、熔化性温度 245、关于炉料在炉内分布的规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矿石落到碰点以上,料线愈深,愈加重边缘 B、矿石落到碰点以上,料线愈深,愈加重中心 C、矿石批重愈大,愈加重中心,批重愈小,愈加重边缘 D、焦炭堆角大于矿石堆角,正同装加重边缘,倒同装加重中心

246、通常鼓风温度升高,则带入炉缸的物理热增加,从而使理论燃烧温度升高,反之则降低。一般来说每100℃风温可影响理论燃烧温度( B )。 A、60℃ B、70℃ C、80℃ D、90℃

247、鼓风中每增加1g/m湿分相当于降低( B )风温。 A、3℃ B、6℃ C、9℃ D、12℃

248、风温提高后,炉缸理论燃烧温度提高,炉顶温度( B )。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大幅度提高

249、鼓风中含氧增加1%,理论上高炉可提高产量( D )。 A、1.0% B、2.1% C、3.71% D、4.76% 250、高炉喷煤后综合焦比降低的原因是( B )。

A、煤粉的热值高 B、间接还原发展 C、煤气量增加 D、直接还原发展 251、高压操作是指炉顶压力高于( D )。

A、0.06—0.08Mpa B、01—0.15Mpa C、0.1Mpa D、0.03 Mpa 252、高压操作使炉内压差降低的原因是( C )。

A、冶炼强度降低 B、风压降低 C、煤气体积减少 D、煤气分布合理 253、在高压操作中,由于顶压提高使得( B ),故可以提高入炉风量,有利于提高产量。

A、煤气流小而合理 B、压头损失降低 C、煤气体积压缩 D、煤气停留时间延长

254、富氧鼓风是因( C )而使得理论燃烧温度提高的。

A、燃烧热量增加 B、燃烧速度加快 C、产生的煤气量减少 D、煤气体积增

3

255、高炉冶炼中焦炭在风口区燃烧产生的温度高达( D )℃。 A、1400~1600 B、1600~1800 C、1700~1900 D、1800~2100 256、一般鼓风含氧提高1、0%,风口面积应缩小( A )。

A、1.0%~1.4% B、1.5~2.0% C、2.0~2.5% D、3.0%以上 257、风温在900-1000℃时,干风温度变化100℃,焦比影响(C)。 A、2.5% B、3.5% C、4.5% D、5.5% 258、高炉富氧鼓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加氧(A)。

A、风机能力不足 B、热风温度达到1050℃以上 C、高炉冶炼炼钢铁况不顺

259、风温带入高炉的热量约占高炉热量收入的(B)。 A、10%以下 B、 20-30% C、40-50% D、70-80% 260、 ( A )有利于低硅冶炼。

A、高压操作 B、提高喷吹量 C、降低炉渣碱度 D、富氧鼓风 261、矿石品位提高1%,焦比约降( B )。 A、1% B、2% C、3% D、4%

262、喷吹燃料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最多的是( B )。 A、重油 B、天然气 C、煤粉 D、蒸汽

263、喷煤量每增加10kg/t,约降低风口前燃烧温度( B )。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264、生铁中[Si]波动1、0%,影响焦比为( C )。

A、0~20kg B、20~40kg C、40~60kg D、60~80 kg 265、喷吹煤粉的主要目的是( C )

A、高炉顺行 B、便于调剂炉况 C、降低焦比 D、提高冶强 266、我国高炉喷吹燃料以喷吹( C )为主。 A、 天然气 B、重油 C、无烟煤 D、烟煤 267、高炉内( A )是热量的主要传递着、 A 煤气 B矿石 C焦炭 D 煤粉 268、高炉喷吹的煤种属于( B )。

A、炼焦煤 B、非炼焦煤 C、气煤 D、肥煤

269、高炉混合煤气中CO2增加1个百分点,焦比降低( B )。 A、10~20kg B、20~25kg C、25~30kg D、30kg/t以上 270、高炉喷吹燃料,炉渣脱硫能力增强,Ls( D )。 A、有所影响 B、降低 C、没有影响 D、提高 271、在1m3风中含水蒸汽增加1克时,应提高风温约( B )。

、炉 DA、6℃ B、9℃ C、12℃ D、15℃

272、下列哪项措施有利于提高高炉理论燃烧温度?( A )

A、增加富氧率 B、提高喷煤量 C、提高鼓风湿度 D、提高喷吹煤挥发份 273、富氧喷煤高炉遇到炉子大凉时处理的原则是:( C ) A、停煤→减风→减氧→减轻负荷→加净焦 B、减煤→减风→减氧→减轻负荷→加净焦 C、停氧→减煤→减风→加净焦→减轻负荷 D、停氧→减风→减煤→加净焦→减轻负荷 274、能够扩大燃烧带的因素是( B )。

A、提高顶压 B、喷吹煤粉 C、降低风温 D、提高风温 275、随富氧率的上升,降低焦比的幅度( A )。 A、下降 B、提高 C、不变 D、不一定 276、下列属于影响燃烧速度的因素是( C )。

A、煤粉流速 B、输送介质压力 C、煤粉温度 D、喷枪数量 277、全焦冶炼时,炉顶煤气体积为风量的( B )倍。 A、1.21 B、1.35-1.4 C、 2.0-2.1 D、 5-6 278、对鼓风动能影响最大的参数是( A )。 A、风量 B、风口面积 C、风温 D、风压

279、鼓风动能是从风口高速送入炉内的鼓风所具有的能量,影响鼓风最大的因素是( B )。

A、标准风速 B、实际风速 C、鼓风质量 D、风口数量

280、某1200m3高炉,日产量为3000t,则该高炉利用系数为( C )t/(m3?d)。 A、2.1 B、2.0 C、2.5 D、3.0

281、某高炉某日非计划休风时间为2.4小时,该高炉当天的休风率为( D )。 A、0.24% B、1% C、5% D、10%

282、在计算热平衡时 ,我们一般假设烧结矿中FeO( C )以Fe3O4存在,( C )以硅酸铁存在。

A、70%,30% B、75%,25% C、80%,20% D、85%,15% 283、计算高炉热流强度的单位是( D )。

A、KJ/㎡ B、KCal/㎡ C、KW/㎡ D、 KW/㎡*h 284、在物料平衡计算法中,风口前燃烧的碳量C风可由( C )得到。 A、焦比 B、风量 C、碳平衡 D、铁氧化物还原反应方程式 285、Rist操作线是从( C )出发,以整个高炉的( )为基础,建立的稳定性模型。 A、高炉整体、物料平衡和热平衡 B、还原角度、物料平衡和热平衡 C、热化学角度、物料平衡和热平衡 D、热化学角度、热平衡

286、高炉一代炉龄中每立方米有效容积产铁量在3000~5000t/m3的高炉(A)高炉。 A、低寿命 B、中等寿命 C、长寿命 D、超长寿命 287、高炉有效高度与炉腰直径的比值随炉容扩大而﹙A﹚。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对应关系

288、出铁次数是按照高炉冷冻温度及每次最大出铁量不应超过炉缸安全出铁量来确定。( C )

A、按安全出铁量的20~40%定为每次出铁量 B、按安全出铁量的40~60%定为每次出铁量 C、按安全出铁量的60~80%定为每次出铁量 D、按安全出铁量的80~100%定为每次出铁量 289、高炉内型设计增大炉腹高度会使( A )。 A、炉料在炉腹区停留加长,减轻炉缸熔炼负荷 B、不利于炉缸熔炼 C、燃料消耗增加 D、不利于松动料柱

290、炉喉间隙是指 ( D ) 与大钟下边缘所形成的环型间隙。 A、钢砖上端 B、钢砖下端 C、炉身上端 D、炉喉内壁

291、黏土砖在300℃左右膨胀系数较大,一般要求在此温度应恒温烘炉( D )。 A、7~8小时 B、15~16小时 C、23~24小时 D、31~32小时

292、热风炉的拱顶温度受耐火材料的理化性能限制,一般将实际拱顶温度控制在(A)。

A、比耐火砖平均何重软化点低100℃ B、比耐火砖平均何重软化点低50℃ C、控制在耐火砖平均何重软化点附近 D、比耐火砖平均何重软化点高50℃

293、高炉煤气除尘后在保持的净煤气要求,其中含尘率为(C)。 A、小于30mg/Nm3 B、小于20mg/Nm3 C、小于10mg/Nm3 D、小于5mg/Nm3

294、大高炉风口循环区的深度(n)与炉缸直径(d)大体的关系为 (C) 。 A、n=0.25d B、n=0.1768d C、n=0.1464d D、n=0.1056d

295、因仪表失灵,烘炉时实际温度超出了烘炉曲线的规定温度,应该:(A) 。 A、保持此温度等待到烘炉曲线规定时间,然后再按升温速度升温 B、把温度降下来使之符合此时曲线的温度要求 C、不管是否符合曲线要求,按计划升温速度继续升温 D、凉炉后按照烘炉曲线的规定温度重新烘炉


单选题402(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合同诈骗犯罪的刑事审判参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