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育种学 名词解释 简答题
填空题
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例称为基因频率。 2.基因型频率: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间的比率称为基因型频率。
3.随机交配: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雄性或雌性的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的概率都相同。
4.选型交配:指配偶的表现型非随机的交配,分为正的选型交配和负的选型交配两种。
5.在一个二倍体的群体中,杂合子的比例为H=2pq。
6.适合度: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下一代子女的供给比率称为适合度。 7.迁移:一个群体的个体迁移至另一个群体并与另一个群体的个体随机交配,于是导致基因流动,这种现象称为迁移。
8.遗传漂变:指在一个有限群体中,特别是在一个小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由于抽样误差引起的随机波动,或称为随即遗传漂变。 9.动物育种所研究的性状有两大类,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10.倍加作用:每个基因的效应成倍数值增加。 11.三大遗传参数,遗传力、遗传相关、重复力。
12.遗传力: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称为遗传力。
13.重复力:就是总的表型值方差中遗传方差和一般环境方差所占的比例。 14.主要近交类型所生子女的近交系数:
亲子,25%;全同胞,25%;半同胞,12.5%;祖孙,12.5%;叔侄,12.5%。 15.近交衰退:对于数量性状来说,因近交而导致群体均值下降。 16.动物祖先:
狗――狼,家鸽――原鸽,猪――野猪,家兔――野兔,鸡――原鸡,家鸭――野鸭,
驯化的牛――黄牛、水牛和牦牛,鹅――野雁。
17.原始品种:在农业生产水平较低,饲养管理粗放的情况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形成的。
18.单系:以一头杰出系组发展起来的品系称为单系。
19.群系:是优秀个体组成的群体进行闭锁繁育所形成的具有突出优点的品系。
20.专门化品系:利用单系、近交系或群系等建系方法育成的品系,专门用于与另一特定品系杂交获取杂种优势,该品系称为专门化品系。 21.太湖猪是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猪种。
22.发育: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从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和机能,称为发育。
23.生长:优于同类细胞的增加或体积的增大,从而使个体从小到大,体重也逐渐增加。
24.体高:是鬐甲顶点至地面的垂直高度。
25.体长:从肩端到臀端的距离。猪的体长是自两耳连线中点沿背线到尾根处的距离。
26.胸围:沿肩胛后角量取的胸围周径。
27.体长指数:体长/体高x100%,表示体长和提高的相对发育情况。 28.胸围指数:胸围/体高x100%,表示体躯的相对发育程度。 29.重要经济性状:蛋用鸡的产蛋量,肉用鸡的产
肉量,绵羊的产毛量等。 30.选择反应受性状的遗传力和选择差制约。
31.个体选择:根据个体本身的一次表型值记录或多次记录的成绩进行的选择。
32.BLUP: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33.纯种繁育:在种群范围内,通过选种选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条件等措施,以提高种群性能的一种方法。
34.生产性双杂交:四个种群分为两组,先各自杂交在产生杂种后杂种再进行第二次杂交。
现代育种常用近交系、专门化品系或合成系进行相互杂交。 35.杂种优于纯种亲本。
36.当代奶牛育种体系的运转流程中,对种公牛和母牛的性状与能力综合评定是关键。
37.杂交育种的步骤:杂交创新阶段,自群繁育阶段,扩群提高阶段。 38.杂交育种的方法:级进杂交,导入杂交,育成杂交。 39.系祖建系法:选择系祖,合理选配,加强选择。 40.近交建系法:基础群建立,高度近交,合理选择。 41.群体继代选育法:基础群建立,闭锁繁育,严格选留。
42.保种的目标:遗传学,保存基因。育种学,保存性状。畜牧学,保存品种。社会生态学,保护资源。
43.血液型的概念只限于用免疫学方法检出存在于红细胞表面的各种抗原。 44.多态性现象:在同一种动物内,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包括同功酶)的遗传变异。
45.MOET: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等综合技术。
46.从遗传角度考虑,DNA指纹的主要优点是增加选择精确性。 47.数量性状基因座:对某一数量性状具有明显效应的基因座。 48.主基因:对某一数量性状具有明显效应的基因。 49.通径系数:表示通径线相对重要性的数值。
50.体态结构:即体尺指数,一种体尺与另一种体尺的比率。
简答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