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号 姓名 啊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 ★ 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做选考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请保持答题卡清洁,不要折叠,不要装订,不要破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⑴ ,退将复修吾初服。(屈原《离骚》)
⑵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⑶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⑷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⑸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⑹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慧 观 梁启超
同一书也,考据家读之,所触者无一非考据之材料;词章家读之,所触者无一非词章之材料;好作灯谜酒令之人读之,所触者无一非灯谜酒令之材料;经世家读之,
M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5 页 )
所触者无一非经世之材料。同一社会也,商贾家入之,所遇者无一非锱铢什一①之人;江湖名士入之,所遇者无一非咬文嚼字之人;求宦达者入之,所遇者无一非诌上淩下、.衣冠优孟之人;怀不平者入之,所遇者无一非陇畔辍耕、东门倚啸②之人。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非所闻也。
昔有白昼攫金于齐市者,吏捕而诘之曰:“众目共视之地,汝攫金不畏人耶?”其人曰:“吾彼时只见有金,不见有人。”夫一市之人之多,非若秋毫之末之难察也,而攫金者不知之,此其故何哉?昔有佣一蠢仆执爨役③者,使购求食物于市,归而曰:“市中无食物。”主人曰:“嘻,鱼也,豕肉也,芥也,姜也,何一不可食者?”于是仆适市,购辄得之。既而亘一月,朝朝夕夕所食者,皆鱼也,豕肉也,芥也,姜也。主人曰:“嘻,.盍易他味?”仆曰:“市中除鱼与豕肉与芥与姜之外,无有他物。”夫一市之物之多,非若水中微虫,必待显微镜然后能睹者,而蠢仆不知之,此其故何哉?
任公曰:吾观世人所谓智者其所见与彼之攫金人与此之蠢仆相去几何矣?李白、杜甫满地,而衣袚襫④、携锄犁者,必不知之;计然⑤、范蠡满地,而摩禹行、效舜.趋者,必不知之;陈涉、吴广满地,而飨五鼎、鸣八驺者必不知之。其不知也,则直谓世界中无有此等人也。虽日日以此等人环集于其旁,而彼之视为无有固自若也。不此之笑,而惟笑彼之攫金者与此之蠢仆,何其蔽欤!
人谁不见萍果之坠地,而因以悟重力之原理者,惟有一奈端;人谁不见沸水之腾气,而因以悟汽机之作用者,惟有一瓦特;人谁不见海藻之漂岸,而因以觅得新大陆者,惟有一哥仑布;人谁不见男女之恋爱,而因以看取人情之大动机者,惟有一瑟士丕亚。无名之野花,田夫刈之,牧童蹈之,而窝儿哲窝士于此中见造化之微妙焉;海.
M 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15 页 )
滩之僵石,渔者所淘余,潮雨所狼藉,而达尔文于此中悟进化之大理焉。
故学莫要于善观。善观者,观滴水而知大海,观一指而知全身,不以其所已知蔽其所未知,而常以其所已知推其所未知,是之谓慧观。
[注]①锱铢什一:斤斤计较,以一赚十。②陇畔辍耕、东门倚啸:分别是陈涉和十六国后赵的建立者石勒。③爨役:爨,灶;即厨师工作。④袚襫(fúshì):古代蓑衣一类的用具。⑤计然:春秋隐士谋士,范蠡的老师,授范蠡七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所遇者无一非诌上淩下、衣冠优孟之人 欺骗,蒙骗 .B.既而亘一月,朝朝夕夕所食者,皆鱼也?? 接连,连续 .C.计然、范蠡满地,而摩禹行、效舜趋者,必不知之 揣摩,探求 .D.无名之野花,田夫刈之,牧童蹈之 刈除,割掉 .3.下面句子都是体现不善于观察的一组是( )(3分)
①各自占一世界;②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③直谓世界中无有此等人也;④而彼之视为无有固自若也;⑤以其所已知蔽其所未知;⑥常以其所已知推其所未知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这个世界上所接触的人或事物往往取决于他的身份、兴趣、志向。 B.一个人的身份、兴趣、志向等往往也会束缚了他的眼界。
C.一个目光狭隘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兴趣而看不起在他周围的人才。 D.一个不具备良好观察能力的人,就根本谈不上发现规律,探索世界。 5、用“/”给下面一句话断句(2分):
吾观世人所谓智者其所见与彼之攫金人与此之蠢仆相去几何矣? 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盍易他味?(2分)
译:
⑵不此之笑,而惟笑彼之攫金者与此之蠢仆,何其蔽欤!(2分)
译:
M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15 页 )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病牛 李纲①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孔平仲②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李纲,南宋抗金政治家,因投降派排挤而遭罢相,此诗作于谪守武昌时。
②孔平仲,北宋诗人,曾先后任秘书丞、集贤校理、衡州知州、韶州知州、户部郎中、金
部郎中,后出任外官,提举永兴路刑狱。
⑴两首诗所描绘的牛的形象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3分)
答: ⑵两首诗的抒情手法一样吗?说说两位诗人在诗中各自寄托的思想。(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
A.曹真自负专权,派李胜打探司马懿虚实。司马懿装聋装病,故意把并州听成荆州,还把奴婢喂的汤流得满衣襟,说自己快死了,托李胜转告曹真要好好照顾他的两个儿子。
(《三国演义》)
B.高老太爷弥留时终于决定把和冯家的亲事暂时搁置了,但实际上是要让孙儿们好好读书,以便能扬名显亲。因觉慧出走,高老太爷只好让觉新去叫来觉民,觉民得知后先告诉了琴,结果没有见到爷爷最后一面。 (《家》)
C.葛朗台对弟弟纪尧姆·葛朗台因破产而自杀身亡的事竟无动于衷,仍热衷于他的生意,发了大财。查理很悲痛,欧也妮十分同情查理,并劝父亲帮查理,反而被葛朗台威胁,说如果再想到查理,就把她送去修道院。 (《欧也妮·葛朗台》)
D.政治犯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意志力强而又有理想的人,因认为做军需官的父亲所挣的钱是不义之财,而和家里决裂。他认为恶势力的存在是因为人民不敢起来反抗,所以他在大学时加入人民粹派,因煽动学生农民暴动而被捕。 (《复活》)
E.爱丝美拉达行刑的前一天跪在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突然,加西莫多冲出来抱起她跨进
M 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15 页 )
圣母院的门槛,高喊:“圣地!”卫队、狱卒和围观的人群都不敢行动,因为按当时的宗教法规,凡在教堂内的人都受到上帝保护,即使犯了死罪,也不得逮捕。 (《巴黎圣母院》) 9、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⑴请简述《红楼梦》中尤二姐自杀的原因和经过。
⑵“活咬死钱葆生!活咬死薛宝珠!“工钱照旧发!礼拜日升工!米贴!””
忿怒的群众像雷一样的叫喊着。她们展开了全阵线,愈逼愈近那管理部了。这是她们的锁镣!她们要打断这锁镣!
“打倒屠夜壶!”
工潮复起,这里的“屠夜壶”是谁,请简述这次工潮是怎么被平息的。
答第( )题:
1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述而》) ②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③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④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里仁》)
⑴上面材料①、②、③都表现了孔子对待“富贵”的什么态度。
答:
⑵材料④与其他几则材料矛盾吗?孟子在《滕文公下》中说过“富贵不能淫”,请结合上面语段,并联系实际,说说在富贵面前应如何对待。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准考证号 姓名 啊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M 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15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