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很多原本需要通过仲裁或者诉讼才能解决的问题,得以及时在诉前化解,有利于节约成本。
5、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企业高管及员工法制意识和法律风险意识
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外聘律师通过对法律风险的识别分析,并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法律环境的情况,对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评估,提出完备、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尽量消除公司在经营管理中的法律漏洞,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风险,使得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员工在接受律师法律服务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风险知识和法律风险意识的灌输与熏陶,从而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而定期举办有针对性的法律风险管理培训,又帮助管理层和员工掌握了必备的法律知识,从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6、有利于充分发挥第三方优势,取得最佳效果
在企业合作与投资过程中,对外谈判在所难免。当合作谈判出现分歧甚至处于僵持不下时,外聘律师顾问适时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往往能够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促使谈判继续进行,实现双赢。
如上所述,外聘律师具有企业内部法务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和价值。然而,如果外聘律师与企业内部法务缺乏沟通与配合,则可能因缺乏管理经验、对企业的实际业务操作和企业的真正需求缺乏了解等原因,导致事倍功半,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外聘律师与企业内部法务只有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6
保证企业在风险最小的限度内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外聘律师与企业内部法务的协作与共赢
外聘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与律师第一时间进行沟通的、最频繁联系的就是企业的法务人员,他们是律师与企业上层进行连接和沟通的桥梁,因而无论在业务领域,还是在人际关系的沟通上,外聘律师与企业内部法务的协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外聘律师与企业内部法务应该是一种合作共荣的关系,无论是内部法务,还是外聘律师,只有作为一个群体共同为企业的战略服务才能实现和提升自身价值。
(一) 良性互动,有效沟通
外聘律师对企业的深入理解有所欠缺,经常需要与企业法务人员沟通并了解企业的根本目的和实际需求。另外,外聘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质量是由作为客户的企业来评价的,律师应当以企业的满意认可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企业法务部作为联系外聘律师与企业的枢纽部门,企业对律师评价的满意度往往直接取决于法务部的认可程度,由此可见,律师与企业法务部之间的良好协作关系,对外聘律师业务的开展和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外聘律师应保持与企业法务部的良好沟通,明确专人与企业法务部门加强联系,确定具体的联系时间或保持无限时的联络畅通,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约定有关坐班制度、走访制度和紧急事务处理制度,保证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的效率和质量。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律师应快捷、精确、充分地获得有关问题的背景资料,全面了解
7
有关事实和资料,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提出客观、公正的法律意见,使企业法务部对面临的风险和解决途径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律师在处理具体法律事务工作时,应避免法务工作草率,敷衍了事或者久拖不办。
律师在处理企业具体法律事务时,应就具体事务与法务部进行沟通,明确工作的要求,尊重和了解法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律师应当就具体的事实和依据提出客观的法律分析意见或解决方案,并尽量采用书面形式提交给企业有关论证意见。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律师随时应将有关情况和进展向法务部反馈,就出现或可能面临的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处理。在办理完具体事务后,律师应将办理情况汇总并作出工作报告提交企业法务部门,作为律师办理法律事务的总结,同时也为法务部门报告资料和企业对律师的工作认定提供依据和参考。总之,律师应让企业,尤其是法务部门感受到良好的法律服务。
(二)分工明确,避免工作内容重合
由于在企业法律事务,聘律师与法务部工作上存在重合现象,这就需要外聘律师与法务部在法律事务上有明确的分工,避免法务部因法律知识和专业的局限处理力所不及的法律事务,造成人力资源和成本上的浪费,甚至使企业面临不应有的风险,也可避免因律师处理应由法务部承担的简单烦琐的日常法律事务,造成企业出现工作衔接和事务处理不及时的情况,以及法务部在公司架构中尴尬地位。
企业的法务部对外聘律师总是寄予极高的要求,对于企业的法律
8
事务,无论巨细,总愿依赖律师来处理,如果律师毫无原则的接受企业交办的所有法律事务,可能让自身处于应接不暇的境地,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处理好律师与法务部工作的分工,避免工作中的重复劳动或出现真空现象,律师应通过和法务部门事先和全面的沟通,明确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有关工作,向法务部门说明并协助其做好其应承担的工作。
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律师可以通过培训或协助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方式,让公司法务部门人员增强处理日常法律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法务部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可以减轻律师在日常法律服务中的工作量。
笔者认为,企业法务管理的最佳模式应是以企业内部法律部门的作用和外部律师事务所的作用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最全面、最直接的法律服务。外聘律师和企业内部法务在为企业法律服务的过程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共同实现和提升自身价值。
四、外聘律师在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与价值 对于企业来说,从法律风险的基本因素产生到法律风险后果显现之间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将法律风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法律事务管理的主要目的,而将法律事务管理和企业日常管理融为一体,这也应该是未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和解决其他法律事务问题的发展趋势。
前文提到,一个操作性强、执行成本低、工作效能高的全面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应该由企业内部法务与外聘律师两部分服务体系组
9
成。基于企业内部法务在角色定位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性,外聘律师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承担更重的责任。笔者认为,外聘律师在充分了解企业机构设置、业务类型、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提出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和有效建议:
1、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战略
法律风险管理战略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核心部分,该战略的实行将决定企业的风险价值观念、经营方式及企业风险管理。构成要素包括如何识别风险,承担哪些风险,以及如何对发现的风险进行管理等共同的观念和行事标准。它决定着企业主和企业管理层在制订和执行战略及企业运营过程中如何考虑风险。
2、企业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
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指企业应在律师的直接参与下,综合现有情况,对决策的合法性和法律方面可行性的论证,以保证决策有可靠的法律依据。法律论证制度确保了将决策纳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之中,使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在高层次上有效运营,保障法律赋予企业的权利得到充分体现。
3、法律风险预警制度
法律风险预警制度指法律事故发生以前预设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应当全面的覆盖企业运营中涉及的重要指标和经营效益等信息。企业通过将预测值与标准值进行对比,达到对特定风险进行预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