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6:
2016年11月高铁1C检测分析报告
一、缺陷分析
1.本月高铁共计检测缺陷8009处,其中弓网接触力缺陷532处、一跨内接触线高差缺陷132处、接触线高度缺陷7340处、拉出值缺陷4处、硬点1处。
导高、弓网接触力及跨距高差缺陷较多说明高铁导高与标准值相差较大,导线平顺性较差。
2.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检测2次,共计检测888公里,检测出缺陷7468处,其中弓网接触力缺陷12处、一跨内接触线高差缺陷130处、接触线高度缺陷7323处、拉出值缺陷3处。
说明石太客专导高与标准值相差较大,导线平顺性较差。
3.京广高铁
京广高铁检测6次,共计检测4276公里,检测出缺陷541处,其中一跨内接触线高差缺陷2处、弓网接触力缺陷520处,接触线高度缺陷17处,硬点缺陷1处,拉出值缺陷1处。
说明京广高铁弓网接触性能较差。 4.对比分析
说明京广高铁设备质量较好。
16
二、对比上月重复缺陷处所
11月份对比上月重复检测缺陷
序号 1 2 3 4 5 6 7 线别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石太客专 行别 上行 上行 上行 上行 上行 上行 上行 上行 上行 上行 上行 上行 上行 上行 检测日期 里程 缺陷类型 缺陷值 9月29日 17.323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24 11月12日 17.327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28 10月29日 17.337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06 11月26日 17.342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20 10月15日 21.258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05 11月26日 21.262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21 9月12日 29.535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07 11月26日 29.535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07 9月12日 34.36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46 11月12日 34.36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47 10月15日 77.305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10 11月26日 77.32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21 10月29日 107.169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03 11月12日 107.181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 104
附件7:
1C检测数据分析流程图
17
附件8:
弓网综合检测装置(1C)运用分析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弓网动态检测、数据分析、维修作业的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接触网参数的动态检测、分析、维修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
2.1《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总体技术规范》(铁运〔2012〕136号)、《高速弓网综合检测装置(1C)运用管理指导意见》运供供电函〔2014〕170号、《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5〕362号)、《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9号)、北京铁路局《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实施细则》(京铁供〔2016〕395号)、《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实施细则》(京铁供〔2017〕115号)、《北京铁路局供电检测监测(6C)系统管理办法》(京铁供〔2017〕188号);
18
2.2《石家庄供电段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管理办法》(石供段高速〔2017〕119号)
2.3接触网安装图、设计文件。 3 作业目的
3.1对接触网参数进行检测、分析、维修,明确检测、分析、维修的作业步骤,以实现检测、分析、维修过程有效可控,保证接触网状态良好。 4作业程序
4.1检测流程图
4.1.1检测人员必须携带工作证、登乘证、检测电报,严格遵守出入车站的相关制度,到达检测车后,主动出示相关证件及说明添乘情况。
4.2分析流程图
4.2.1缺陷数据分析在3日内完成,波形数据的全面分析在10日内完成。每人每天波形图全面数据分析工作量不少于150KM。
4.2.2缺陷数据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 ①按超限类型分类分析;
②与前1-2次检测超限数据对比分析; ③超限沿线路分布情况分析; ④超限产生的原因分析; ⑤超限处理前、后对比分析。
19
4.2.3波形数据的全面分析内容主要包括: ①与前1-2次检测波形数据的对比分析; ②与往年同期检测波形数据的对比分析;
③与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及集中修前的检测波形数据的对比分析。 ④其它未超限、但存在异常趋势或不安全因素的问题进行分析。 4.3检调流程图
4.3.1超限数据现场复核
①接触网动态几何参数超限(拉出值、接触线高度、定位器坡度等),可通过超限处所的静态测量几何参数(含人工静态测量和车载静态测量),将静态几何参数与动态几何参数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如静态几何参数满足《运行维修规程》规定的警示值范围内,该处超限可做排除处理。
②接触网平顺性指标及弓网受流性指标超限(一跨内接触线高差、硬点、接触网压力、拉弧),需测量给定公里标前后各2个完整跨距每个悬挂点的静态几何参数、弹性,检查设备状态,并结合线路状况、该锚段接触网设备及外部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测量的静态几何参数、弹性和经检查设备状态、线路情况满足《运行维修规程》规定的警示值范围,该处超限可做排除处理。 5缺陷处理与要求
5.1 作业准备: 5.1.1 人员准备: 分工 测量人 人数 1人 要求 作业内容 接触网工;掌握接触网设计对超标参数进行测参数;熟练掌握作业指导书 量、观察;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