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影响采区走向长度的因素 )206
(1)地质因素 (2)技术因素 (3)经济因素 (4)采区走向边界的确定 20:井田开拓方式有几种: 273
(1)立井开拓 (2)斜井开拓 (3)平硐开拓 (4)综合开拓 29:风井布置与位置 302
(1)中央并列式通风 (2)中央分列式通风(边界式通风) (3)对角式通风(最好)
(4)采区式通风 (5)混合式通风 (6)分区域通风 35大巷的断面要满足的风速要求: 318 采用轨道矿车运输时,大巷允许风速不大于8
m/s,设计时要留有余地,一般
不大于6m/s。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时,大巷允许风速不得超过6m/s,设计时可取4m/s。
38.:固定式矿车列车主要有一下四种调车方式 334
(1)顶推调车(2)甩车调车(3)专用设备调车(4)顶推拉调车 三:论述题
1.联合准备的优缺点 186 优点(1)提高采区生产能力
(2)减少了上山的掘进工作量和维护费 (3)提高了采出率,减少了煤炭损失 (4)便于高效能的运输设备安装和运转。
缺点:岩石巷道掘进工程量大,准备新采区的时间长:辅助运输环节多:巷道之间联系和通风系统比较复杂,并且要求具有较高的生产管理水平 2:带区准备方式适用条件:195
准备方式:带区准备方式不需要开掘上山,大巷掘出后便可以掘运输斜巷、回风斜巷、开切眼和必要的硐室与车场。因此巷道系统简单。
适用条件:目前我国带区准备一般用于煤层倾角小于12度的缓(倾)斜煤角,尤其是在开采近水平煤层时技术经济效益比较显著。当对采煤工作面设备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后,可应用于12-17度的煤层。对于煤层倾角较小,倾向断层较多的区域,在能划分规则分带的情况下采用带区准备方式比较有利。
3.煤层上山的优缺点:适用条件 197
优点:上山布置在煤层中,掘进容易,费用低、速度快,联络巷道工程量少,生产系统较简单,并可补充勘探资料。
缺点:主要问题是受煤层倾角变化和走向断层影响较大,特别是生产期间维护比较困难,受工作面采动影响较大。
适用条件(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服务年限短
(2)浅部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翼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稳定,煤层在中硬以上山不难维护
(3)煤层群联合准备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好的薄及中厚煤层 (4)为部分煤层服务,维护期段,专用于通风运煤的上山。 4.岩石上山的优缺点 197
优点:维护条件好,维护费用低,安全 缺点:掘进慢,费资金
6.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201 (1)机轨分煤岩巷布置 (2)机轨双岩巷布置 (3)机轨合一岩巷布置 (4)机轨双煤巷布置
8。区段集中平巷与超前平巷间的联系方式 202 石门,斜眼,立眼三种 9.加大采区走向长度优点 206
(1)相对减少采区上(下)山、车场和硐室的掘进量。 (2)减少上(下)山煤柱和采区间煤柱损失。
(3)减少采煤工作面搬迁次数,增加采区储量和服务年限。 (4)有利于保持必须的工作面错距,增加采区生产能力。 (5)有利于采区和矿井的合理集中生产。
15.井田划分的原则: 261 (1)与矿井的生产能力相适应 (2)尽量利用自然条件
(3)要有合理的尺寸和足够的储量 (4)统筹兼顾,照顾全局 (5)留有余地 (6)直(折)线原则
17,矿井资源/储量分类 264 263
(1)矿井地质资源量:勘探地质报告提供的查明煤炭资源的全部。包括探明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3.
(2)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地质资源量中探明的资源量311和控制的资源量332,经分类得出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和112b、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11和2M22,连同地质资源量中推断的资源量333的大部。
(3)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止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地面建(构)筑物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资源/储量。 (4)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由矿井设计资源/储量减去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的煤量后乘以采区采出率。主要井巷煤柱不包括上、下山煤柱,该部分损失量属采区开采损失 18: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因素:267 (1)储量条件
(2)影响开采工艺的地质条件 (3)采煤工艺与矿井技术装备水平 (4)矿山经济及社会因素 21.片盘斜井的优缺点 282
优点:片盘斜井建井工程量小,投资省,建井快,有利于早出煤,早见效,并且初期生产系统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缺点:但其井田走向尺寸较小,生产能力低,随着采深增大,技术经济指标呈下降趋势,经济效益下降
26:井筒宜布置在井田走向中央或储量中央,井田双翼开采较单翼开采有以下优点 299
(1)沿井田走向的运输工作量最小,运输费用最少 (2)配风量比较均衡,通风线路较短,通风阻力较小
(3)两翼产量比较均衡,两翼开采的年限和结束的实践均较相近,有利于水平接替。
28:主(副)井井硐位置沿井田倾向有利的位置 300 (1)平硐开拓主要取决于地形条件:
(2)斜井井筒沿倾向的位置主要是选择合理的层位、倾角、井口和井底位置。 立井开拓时,确定井筒沿井田倾向位置的原则是:石门工程量少:少压煤:有利于第一次水平开采
30:中央并列式的优缺点是:
工业场地布置集中,管理方便,保护井筒的煤柱损失较少,构成矿井通风系统的时间短:
缺点:通风线路上,通风阻力大,井下漏风多,故这种方式适用于井田范围和井型不大、瓦斯涌出量和自然发火都不严重的矿井。302
31:中央分列式通风优点: 线路短,通风阻力较小,井下漏风较小 缺点:维护时间较长 303
34:矿车轨道运输的特点,适用条件 318
矿车轨道运输适用于运距长,拐点多,不同煤种分运等条件。
胶带运输则适用于运量大,运距较短,不存在多煤种分运,巷道又比较直等条件 特点:胶带输送级运输能力大,连续性强。适用上山16度以下,下山18度以下。 矿车轨道运输能力小,不连续
40:矿井开拓延深方案 354 (1)主副井直接延深 (2)暗井延深
(3)直接沿深与暗井沿深相结合 (4)新开凿井筒与沿深井筒相结合 (5)多矿井深部联合集中开拓沿深 井田走向长度加大后优缺点: 265 优点:(1)加大采盘带区和矿井开采强度
(2)增加开采水平储量,延长服务年限,利于水平开采接替 (3)减少吨煤损失
缺点:(1)加大运输工作量及通风困难 (2)增加工人行走时间,降低了效率 19.井田开拓方式分类:272
多井筒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