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一:政府设立管理机构自行管理或政府设立管理机构自行管理但同时聘请顾问公司。
(1)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企业化运作的事业单位或企业)负责会展场馆的经营运作。
优势方面:一是国家作为投资方的收益较有保障,政府举办的各类活动,特别是公益活动的档期较有保证,可以发挥展馆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熟悉本地市场环境;三是可为本地锻炼培养大批人才;四是经营发展策略可与城市发展战略高度统一。
劣势方面:一是运营风险自行承担;二是人才要求较高;三是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而国内单位普遍比较欠缺国际大展经验。
(2)政府设立管理机构自行管理的同时聘请顾问公司。
除具有以上分析的优劣势外,通过聘请具有国际经验的顾问公司可以弥补举办国际展览与管理经验的不足,提高管理水平,但相应地,由于要支付一定的咨询顾问费用,使运营成本会有所增加,而且咨询顾问公司的意见不一定能够适合场馆发展的长期战略以及本地市场需要。
模式二:政府委托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经营。
政府与受托方就管理事项签订合同,委托管理公司进行日常业务经营和管理,受委托的管理公司在委托期限内获得固定收益或按经营实际收人的固定比例获得收益。
优势方面:一是选择管理方时可以选择信誉好、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管理公司,其管理水平较有保障;二是基本收益风险可以降低,一般可保证最低收益;三是可以充分利用管理方的品牌及经验优势;四是可以带动培养本地专业人才。
劣势方面:一是运作成本相对提高,收益相对减少;二是管理合同较繁复,合同期限通常较长,政府的实际收益相对减少;三是专业管理公司规范化的运作对本地市场成熟度要求较高;四是目前有经验的展馆管理公司多为境外公司,对本地文化习俗等方面的适应能力要求较高;五是政府主办的展会活动档期除委托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外,其他的展会很难得到保障;六是政府与委托管理公司的沟通存在不稳定因素;一七是不能保证受托方对本地会展业发展战略有一致的认同感,不利于会展业的长期发展。
模式三:成立中外合资或合作公司共同经营管理。
通过吸引外资,由中方与外方共同组成合资或合作公司承担展馆的经营管理,按出资比例或商定条件分享利润、承担风险。
优势方面:一是可选择有经验、有信誉的外方专业管理公司进行合资或合作,可以融合国内外管理优势,管理水平较高;二是收益风险可由中外双方共同分担;三是可以利用外方经验、品牌以及人才优势;四是可以带动培养本地专业人才。
劣势方面:一是运作成本提高,收益减少;二是管理合同较繁复,合同期通常较长,较难根据市场情况变化做出反应;三是双方的沟通与合作对经营效果影响较大;四是政府主办的会展活动档期除委托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外,其他的会展活动很难得到保障;五是合资或合作公司经营战略未必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吻合。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从有利于实施城市会展业发展战略以及培育城市会展品牌方面考虑,政府拥有决策权的模式一(自行管理或自行管理并巨聘用顾问公司)以及模式三(成立中方控股或掌握决策权)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第二,从政府投资回报及经营风险方面考虑,按模式一(自行管理或自行管理但聘用顾问公司)、模式三(成立合资合作公司)、模式二(委
托专业公司全权管理)的收益水平呈递减态势,但同时经营风险呈递增态势;第三,从理解国家政策和适应城市环境方面考虑,专业管理公司管理以及中外合资或合作公司都需要较长时间适应本地市场,而政府在管理中占有决策权的方式较为现实,模式一(自行管理或自行管理但聘用顾问公司)以及模式三(成立合资合作公司但中方拥有决策权)的方式较为可行;第四,从经营管理水平方面考虑,模式二(委托专业管理公司经营管理)最好;第五,从所需专业人才角度考虑,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现有会展专业人才队伍恐怕还不能满足够会展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必须吸收国外专业人才进行补充,模式二(委托专业公司全权管理)、模式三(成立合资合作公司)较有优势;但从培养本地专业管理人才的角度考虑,自主管理可以创造更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因此,模式一(自行管理或自行管理但聘用顾问公司)具有相对优势。
四、我国会展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 1.目前制约我国会展场馆经营管理的问题
纵观中国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现状,考虑到其对当地会展业发展所起的作用,除普遍存在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体制问题之外,目前存在的制约会展场馆经营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①专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是目前导致我国会展场馆经营管理不善的首要原因。②经营管理定位不准。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不应成为一个完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主体,它还肩负着实现政府其他社会目标的责任。作为动辙数十亿投资规模的会展场馆更是如此。③经营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要将科学化、专业化作为首要标准,要有专业化的指标来衡量经营管理的成功与否,包括场馆的使用率、场馆单位面积的租金、客户回头率以及客户和观众的满意度等。
2.选择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原则 上面所分析的三种模式中,选取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同时适应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的经营管理模式,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原则:①有利于城市会展业的长期发展。相比于一个主题展会,会展场馆对城市会展行业发展的影响更为长久、更为广泛。如果展馆的经营管理出现问题,受影响的将是整个会展行业,甚至是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所以,选择场馆的经营管理模式,要充分考虑能否与城市经济发展和会展行业发展战略相适应。②有利于培育城市会展品牌。会展行业发展的水平最终是通过会展品牌体现出来的,会展场馆的经营目的不能与培育城市的会展品牌割裂开来,对于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会展业更是如此。③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会展业的发展要借鉴与吸收国际先进经验,采取适当的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国外在品牌、信息、国际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④有利于达到良好的经营管理指标。展馆的建设通常投资较大,其经营管理的主要收人来自场地出租以及相关餐饮业务等配套商贸服务,如果计算展馆设施折l日,再加上运营开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压力较大。如果政府在经营管理中不能占据主要地位,其作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就很难得到保障。香港会展中心投资64亿港元,2002年场馆出租率达50%,会展经营收人为2亿美元,而当年负责具体运营的新世界公司仅上缴5500万港元左右,仅占营业额的4-5%,同时该公司还从香港贸发局有关基金中使用了2000万港元用作维护费用。⑤有利于培养城市会展业的专业人才。会展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一是需要会展管理人才,二是需要营销人才,三是需要各项专业人才。
3.适合我国现阶段会展业发展状况的会展场馆经营管理模式
因此,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应该符合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充分发挥推动会展业发展的作用,避免出现现有的问题,要采取适当的经营管理模式。
对于会展业发展相对成熟以及经济市场化机制比较完善的城市,比如香港,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适合采用专业管理公司受托管理的方式。对于内地会展场馆来讲,考虑到会展行业发展的前景、城市经济发展的目标、会展行业的特点以及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特性等,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适合采用政府成立专业机构进行管理,这类专业管理机构可以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或者是企业。采用这种形式进行经营管理的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聘请国外专业公司提供顾问服务。
(原载于《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