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2024年中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物理中考真(5)

2025-10-22

【解答】解:(1)由题知,灯泡额定电压为3.5V,而电压表量程为0∽3V,甲图中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所以为保证电表安全,调节变阻器不能使灯泡电压达到其额定电压,即无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由乙图知,重新设计电路后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如图所示:

(3)A.若小灯泡断路,整个电路断路,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无示数,故A符合题意; B.若电压表断路,电路仍是通路,电流表有示数,故B不符合题意;

C.若滑动变阻器断路,电压表被串联入电路中,此时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C不符合题意。

(3)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3.5V,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

UV=U﹣U额=4.5V﹣3.5V=1V,

由实物图知,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量程,分度值0.02A,由图丁知灯泡正常发光电流为0.3A, 所以灯泡的额定电压:P额=U额I=3.5V×0.3A=1.05W。

故答案为:(1)电压表量程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见上图;(3)A;(4)1.05。

2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调至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1A.两电压表示数之比为U1:U2=3:4.已知电热丝(6V,7.2W)电阻恒定不变。求:

(1)电热丝的电阻R,以及电流表示数为1A时,电热丝在一分钟内产生的热量Q。

(2)当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时,两个电压表示数之比为U′1:U′2=5:6,求R2阻值和电源电压U。

21

【解答】解:

(1)由P=可得,电热丝电阻:

R===5Ω;

由图知,闭合开关时,三个电阻串联,电流相等, 则电热丝在一分钟内产生的热量: Q=I2Rt=(1A)2×5Ω×60s=300J;

(2)由图知,三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R和R1串联后的总电压,电压表V2测量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即分得的电压和对应的电阻成正比)可知,

滑动变阻器滑片P调至中点时,两电压表示数之比: ==,

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时,两电压表示数之比:解得:R2=2R=2×5Ω=10Ω;R1=20Ω,

==,

滑片P调至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1A,由I=得电源电压: U=I(R+R1+R2)=1A×(5Ω+×20Ω+10Ω)=25V。

答:(1)电热丝的电阻5Ω;电热丝在一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300J; (2)R2阻值为10Ω;电源电压为25V。

22

22.将边长都为10cm的正方体A、B置于盛有大量水的圆柱状容器中,待稳定后如图甲所示,A浮出水面部分占其总体积的40%,B沉于水底。已知B的密度ρB=1.2×103kg/m3,水的密度ρ=1.0×103kg/m3,g=10N/kg,容器底面积为400cm2.求:

(1)正方体A的密度ρA和沉在水底的B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B。

(2)对A施加一压力,将A刚好压入水中,并用轻质细绳将A、B上下连接,如图乙所示。现缓慢减小压力,直至压力为零。请判断:在压力减小的过程中,浮力是否对B做功?若不做功,请说明理由;若做功,求浮力对B做的功W以及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减少量△P。

【解答】解:

(1)两正方体的边长都为10cm,则正方体A、B的体积均为: VA=VB=L3=(10cm)3=1000cm3=1×10﹣3m3, 图甲中,由题意可得,正方体A排开水的体积:

V排A=VA﹣VA露=VA﹣40%VA=60%VA=60%×1×10﹣3m3=6×10﹣4m3, 则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

F浮A=ρ水gV排A=1.0×103kg/m3×10N/kg×6×10﹣4m3=6N, 因正方体A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正方体A受到的重力:GA=F浮A=6N, 由G=mg可得,正方体A的质量:

mA===0.6kg,

则正方体A的密度:

ρA==

=0.6×103kg/m3;

正方体B的重力:

GB=mBg=ρBVBg=1.2×103kg/m3×1×10﹣3m3×10N/kg=12N, 图甲中正方体B沉底,则正方体B受到的浮力:

23

F浮B=ρ水gV排B=ρ水gVB=1.0×103kg/m3×10N/kg×1×10﹣3m3=10N, 正方体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B=GB﹣F浮B=12N﹣10N=2N, 正方体A、B的底面积均为:

SB=SA=L2=(10cm)2=100cm2=1×10﹣2m2, 则B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B===200Pa;

(2)对A施加一压力,将A刚好压入水中,则A排开水的体积和B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受到的浮力相等,

则AB受到的总浮力:

F浮总=F浮A′+F浮B=10N+10N=20N, AB的总重力:

G=GA+GB=6N+12N=18N, 比较可知F浮总>G,

所以,对A施加的拉力为零时,B离开容器底部而上升,浮力对B做功, 最终静止时,正方体AB整体漂浮,

所以由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正方体AB整体排开水的体积:

V排AB===

=1.8×10﹣3m3,

由△V排=SAh露可得,正方体A露出水面的高度:

h露=

===0.02m,

设压力减为零时,A上升的高度(即B上升的高度)为h1,水面下降的高度为h2,如下图所示:

24

则有:h1+h2=h露,即h1+h2=0.02m, 因△V排=SAh露=S容h2,则水面降低的高度:

h2===h露=h露=×0.02m=0.005m,则h1=0.02m﹣h2=0.02m﹣0.005m=0.015m, 浮力对B做的功:

W=F浮Bh1=10N×0.015m=0.15J,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减少量:

△p=ρ水gh2=1.0×103kg/m3×10N/kg×0.005m=50Pa

25


湖北省黄石市2024年中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物理中考真(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架梁专项方案资料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