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色谱分析教案)

2025-11-05

仪器分析

[教案] 第一章 引言

本章是《仪器分析》课程的介绍。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联系与区别,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它的发展情况,介绍仪器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重点在于对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的几项指标。学时计划为1学时。

内容提要: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区别与联系、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授课方式:讲授

【板书】

一、定义:仪器分析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由于这类方法通常需要使用较特殊的仪器,所以称―仪器分析‖.

二、分类——表1-1;方法适用于各行各业.

三、特点:仪器分析具有简便、快速、灵敏、易于实现自动化. 四、发展:a.多种仪器联用分析; b.计算机技术对仪器分析的发展影响很大.

五、局限性:

1.准确度不够高,相对误差通常在百分之几以上; 2.时常要用化学方法对试样进行预处理. 所以:化学方法和仪器方法是相辅相成的.

【讲解】

一、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状态和结构的科学,它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测定时需使用化学试剂、天平和一些玻璃器皿。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测定时,常常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仪器。仪器分析的产生为分析化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化学分析比较)

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61549;g、&61549;L级,甚至更低。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

选择性好: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化学分析比较)

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关系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区别不是绝对的,仪器分析是在化学分析基础上的发展。

不少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涉及到有关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

不少仪器分析方法,还必须与试样处理、分离及掩蔽等化学分析手段相结合,才能完成分析的全过程。

仪器分析有时还需要采用化学富集的方法提高灵敏度;

有些仪器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分析法,由于涉及大量的有机试剂和配合物化学等理论,所以在不少书籍中,把它列入化学分析。

应该指出,仪器分析本身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多种仪器方法的组合。可是这些仪器方法在化学学科中极其重要。它们已不单纯地应用于分析的目的,而是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和解决各种化学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将它们称为 ―化学分析中的仪器方法 ‖更为确切。

发展中的仪器分析

20世纪40~50年代兴起的材料科学,60 ~70年代发展起来的环境科学都促进了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8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的发展也促进分析化学一次巨大的发展。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不断发展,不断地更新自己,为科学技术提供更准确、更灵敏、专一、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

如生命科学研究的进展,需要对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对生物药物分析,对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如单个细胞内神经传递物质的分析以及对生物活体进行分析。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仪器分析带来了新的发展。信息科学主要是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计算机与分析仪器的结合,出现了分析仪器的智能化,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它使许多以往难以完成的任务,如实验室的自动化,图谱的快速检索,复杂的数学统计可轻而易举得于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变换主要依赖于各类的传感器。这又带动仪器分析中传感器的发展,出现了光导纤维的化学传感器和各种生物传感器。

联用分析技术已成为当前仪器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分离方法(如色谱法)和检测方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的结合,汇集了各自的优点,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可以更好地完成试样的分析任务。 发展中的仪器分析

联用分析技术:

1.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2.气相色谱—质谱法—质谱法(GC—MS—MS) 3.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法(GC—AED) 4.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

二、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根据测量原理和信号特点,仪器分析方法大致分为四大类 ⒈光学分析法

以电磁辐射为测量信号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法和非光谱法

⒉电化学分析法

依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⒊色谱法

以物质在两相间(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比的差异而进行分离和分析。 ⒋其它仪器分析方法

包括质谱法、热分析法、放射分析等 。

第二章 色谱分析法

本章是仪器分析传统分类中的色谱分析部分,主要分析对象是有机化合物,该方法的使用范围广,实用价值强。内容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不仅介绍色谱分析方法的理论知识,还强调它的实际应用。

§2.1 气相色谱法概述

内容提要:色谱介绍、气相色谱介绍与色谱基本术语 重点难点:色谱基本术语 授课方式:讲授 【板书】

§2.1 气相色谱法概述

一、概述

1.定义,3/: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该分离技术应用于分析化学中,就是色谱分析.它分离原理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分配,其中一相不动,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携带混合物流过固定相的流体,称为流动相.这种借两相间分配原理使混合物各组分分离的技术叫色谱法. 2.分类:

a.按流动相的物态: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b.按固定相的物态:气固色谱法;气液色谱法; 液固色谱法;液液色谱法.

3.按分离过程的机制: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排阻色谱法.

-------------------------

Iwill kk266+Athlon XP 2800++Ramos SDR 512M×2+终结者纯铜风扇+Msi 8833(MX400,32M,Vi,To)+IBM 腾龙V 120G+Maxtor 6Y120L0+SGI 19普通+LG 48X CD——RW+联志S601+FSP 60GT+3Com 3C905B——TX+贝尔森特光电 mouse+DELL QuietKey Keyboard+Sil680 IDE

修改时间:2005-11-16 修改次数:1

第二次课 二、气相色谱法

1.流程图:五部分组成,

a.载气系统;b.进样系统;c.色谱柱和柱箱; d.检测系统;e.记录系统. 2.色谱图

3.色谱流出曲线图 4.几个术语

a.基线:当色谱柱后没有组分进入检测器时,在实验操作条件下, 反映检测器 系统噪声随

时间变化的 线称为基线.

1).基线漂移; 2).基线噪声.

b.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 时间的常数.在一定的固定相和操作条件下,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一确定的保留值,这样就可用作定性参数. 1)死时间tM: 2)保留时间tR:

3)调整保留时间tR’: tR’ = tR - tM 4)相对保留值a(选择性因子) ; a= r21 =t’R(2) /t’R(1) 5)死体积VM : 6)保留体积VR : 7)调整保留体积VR’ : c.区域宽度:

1)标准偏差:

2)半峰宽度:Y1/2 = 2σ(2ln2)1/2 3)峰底宽度:Y = 4σ = 1.70Y1/2

5.流出曲线图的作用:

a.根据色谱峰的位置(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 b.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测定;

c.根据色谱峰的位置及其宽度,可以对色谱柱分离情况进行评价.

【讲解】 一、概述

1.定义 3/: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该分离技术应用于分析化学中,就是色谱分析.它分离原理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分配,其中一相不动,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携带混合物流过固定相的流体,称为流动相.这种借两相间分配原理使混合物各组分分离的技术叫色谱法.

各组分被分离后,可进一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经典:分离过程和其含量测定过程是离线的,即不能连续进行

现代:分离过程和其含量测定过程是在线的,即能连续进行

经典色谱法:将潮湿的碳酸钙挤出玻璃管,用刀将各色带切下,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分析; 现代色谱法:当一个两组分(A和B)的混合物样品在时间t1从柱头加入,随着流动相不断加入,洗脱作用连续进行,直至A和B组分先后流出柱子而进入检测器,从而使各组分浓度转变成电信号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 根据峰的位置(出峰时间 t ) ——定性 根据峰的面积 A (或峰高h) ——定量 2、 色谱法分类

(一)按两相物理状态分

1.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简称 GC)用气体作流动相的色谱法。 气 -固色谱法 GSC (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

气相色谱法

气-液色谱法 GLC (固定相为涂在固体或毛细管壁上的液体)

2. 液相色谱法 (liquid chromatography 简称 LC)用液体作流动相的色谱法。

液-固色谱法 LSC(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

液相色谱法

液-液色谱法 LLC(固定相为涂在固体载体上的液体) 3.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SFC)

用超临界状态的流体作流动相的色谱法。

超临界状态的流体不是一般的气体或流体 , 而是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高度压缩的气体 , 其密度比一般气体大得多而与液体相似 , 故又称为 ― 高密度气相色谱法 ‖ (二)按固定相的形式

1. 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 ):

固定相装在柱中 , 试样沿着一个方向移动而进行分离。 包括 填充柱色谱法:固定相填充满玻璃管和金属管中

开管柱色谱法:固定相固定在细管内壁(毛细管柱色谱法) 2. 平板色谱法 (planer chromatography ): 固定相呈平面状的色谱法。

包括 纸色谱法: 以吸附水分的滤纸作固定相;

薄层色谱法:以涂敷在玻璃板上的吸附剂作固定相。 (三)按分离原理分

1. 吸附色谱法(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

根据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物理吸附能力的强弱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如:气一固色谱法、液-固色谱法——吸附色谱 2. 分配色谱法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

根据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溶解能力和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如:气-液色谱法、液-液色谱法——分配色谱

3. 离子交换色谱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 根据不同组分离子对固定相亲和力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4. 排阻色谱法(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又称凝胶色谱法 (gel chromatography ),

根据不同组分的分子体积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中:以水溶液作流动相的称为凝胶过滤色谱法 ;以有机溶剂作流动相的称为凝胶渗透色谱法。

5. 亲合色谱法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利用不同组分与固定相共价键合的高专属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 3、气相色谱介绍 主要包括五大系统

⒈载气系统:它是载气连续运行的密闭管路系统,要求是密封性好流速稳定,使用的载气纯净。一般用皂膜流量计测得柱后载气流量F。

⒉进样系统: 包括进样器和气化室。进样器是将试样快速而定量的加到色谱柱头上。液体:0.5、1、5、10、25、50 mL (一般进样0.1~10 mL);气体:0.25~5 mL 注射器或六通阀 (一般进样0.1~10 mL)。气化室是使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并很快被带入色谱柱。

⒊分离系统: 色谱柱、柱箱和控温装置。主要是在色谱柱内完成试样的分离,有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种。

填充柱 填充柱由不锈钢, 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内装固定相,一般内径为2~6 mm,长1~5m。填充柱的形状有U型和螺旋型二种。柱内填充固定相,制作简单,柱容量大,操作方便,分离效果足够高,n在102~103之间,应用普遍。

毛细管柱又叫空心柱,分为涂壁,多孔层和涂载体空心柱。涂壁空心柱是将固定液均匀地涂在内径0. l~0. 5mm的毛细管内壁而成,毛细管材料可以是不锈钢或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渗透性好,传质阻力小,而柱子可以做到长几十米。与填充柱相比,其分离效率高(理论塔


仪器分析(色谱分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社团建团一览表(最新)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