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面瘫康复医学科临床路径综述

2025-08-06

面神经炎(面瘫)康复医学科临床路径(A)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中医诊断为面瘫的患者。 一、面神经炎(面瘫)康复科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 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15 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 16 天至 6 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 风热袭络证 风痰阻络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面瘫)。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和面瘫(TCD 编码:BNV12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 lyme 病、 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神经系统检查

(3)面肌电图(EMG)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最 大刺激试验(MST)、面神经电图(ENOG)、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八)治疗方案

1.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超激光(偏振光、红外线)、低周波、中频、短波、TDP、神经损伤治疗等物理因子治疗,每日1-2次,每次2-4项。

2.针灸治疗 采用循经络与面部局部取穴多电极共振电针灸治疗。 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风热袭络证:祛风清热,活血通络。 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4. 其他疗法:推拿、营养神经等。 (九)完成路径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面肌功能障碍恢复或大部分恢复。 2.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 30%以上。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转入B路径或退出路径。

2. 延误治疗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者或治疗10天后疗效不佳者,转入B路径或退出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治疗路径。 (十一)住院费用 费用控制在2000元内。

面神经炎(面瘫)康复医学科临床路径(B)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中医诊断为面瘫的患者。 一、面神经炎(面瘫)中医临床路径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 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10 天以上。

(2)恢复期:发病 16天至 6 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 风热袭络证 风痰阻络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面瘫)。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2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和面瘫(TCD 编码:BNV12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病毒、炎性感染或五官等疾病引发)或合并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在住院期间需同时治疗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B路径;

3.因外伤、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B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神经系统检查 (3)面肌电图(EMG)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最 大刺激试验(MST)、面神经电图(ENOG)、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八)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如营养神经、能量支持治疗、抗菌类药物、激素、护肝、护胃肠道等) (2) 扩管类药物

(3) 视情况可行神经根阻滞、穴位封闭等治疗。 (4)其他并发疾病常规的对症治疗。

(5)使用药物必需符合药品使用的相关规定。 二、康复治疗:

1.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超激光(偏振光、红外线)、低周波、中频、短波、TDP、神经损伤治疗等物理因子治疗,每日1-2次,每次2-4项。

日期

诊疗工作

重点医嘱

2.针灸治疗:采用循经络与面部局部必要时采取透穴取穴多电极共振电针灸治疗。每日1-2次,每次电针灸3-5组。 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风热袭络证:祛风清热,活血通络。 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4. 其他疗法:推拿、神经营养等。 5. 运动治疗:配合进行相关面部运动等。 (九)完成路径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面肌功能障碍恢复或大部分恢复。 2.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 30%以上。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路径。 2. 延误治疗时间超过六个月以上者或治疗三个月后疗效不佳者,退出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治疗路径。 (十一)住院费用 费用控制在5000元内。 二、面瘫(面神经炎)B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 西医: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 51.802)中医:面瘫(TCD 编码:BNV120 )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日≤20 天 实际治疗日: 天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住院第1日)

(住院第2日)

(住院第3日)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第一次联合治疗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三级医师检诊,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治疗3天面部神经功能评定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治疗前评估 ,制定出治疗方案

□向患者交待需要配合治疗事项□完成入院记录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初步诊断

□签署“首次床旁医患沟通记录” □康复科首次面部神经功能评定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康复科科常规护理

□康复科科常规护理

□康复科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二级护理 □二级护理 □普食

□普食

□普食

护理工作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神经营养(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神经营养(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钴胺□神经营养(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甲钴胺片、腺苷谷胺片等)、能量支持片、腺苷谷胺片等)、能量支持治疗(如能量钴胺片、腺苷谷胺片等)、能量支持治疗治疗(如能量合剂静脉滴注)

合剂静脉滴注)

(能量合剂静脉滴注)

□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针等) □抗菌类药物(如病毒唑、头孢类等) □抗菌类药物(如病毒唑、头孢类等) □通经活络药物(如血通、血栓通、丹□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针等) □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针等)

参等)

□通经活络药物(如血通、血栓通、丹参等) □护肝、护胃肠道(如肌苷片、甘利欣、思

□物理医学治疗(红外线、低周波、中□物理医学治疗(红外线、低周波、中频、短密达、奥美拉唑等)

频、短波、神经损伤等治疗,每天1-2波、神经损伤等治疗,每天1-2次,每次上述□通经活络药物(如血通、血栓通、丹参等) 次,每次上述治疗选用2-3项)

治疗选用2-3项)

□物理医学治疗(红外线、低周波、中频、

□传统医学治疗(针灸、推拿、火针、□传统医学治疗(针灸、推拿、火针、艾灸、短波、神经损伤等治疗,每天1-2次,每艾灸、中药熏蒸等每天1-2次,每次上中药熏蒸等每天1-2次,每次上述治疗选用2-次上述治疗选用2-3项) 述治疗选用2-3项) 3项) □传统医学治疗(针灸、推拿、火针、艾灸、 中药熏蒸等每天1-2次,每次上述治疗选

用2-3项)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对症治疗(必要时) □根据已定治疗方案医嘱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三大常规 □感染性疾病筛查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凝血功能检查 □心电图

□头、颈部平片、CT/MRI

□激素(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合剂等) (以上各项如门诊已做免做) □按入院流程做入院介绍 □完成各项入院检查的护理操作。 □完成各项治疗前准备工作。 □进行入院康复教育

□根据医嘱执行各项治疗前准备。

□按医嘱进行治疗

□介绍入院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术前中医情志疏导、康复教育。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面神经炎面瘫康复医学科临床路径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运用记忆规律提高小学生学习效果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