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说在设备维护中心的推挂车间的工作心得。在推挂车间两个礼拜的实习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不仅学到了真才实学,这里还是我的第二个家,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这期间我一直都是在远离父母亲人的视线之外享受着逍遥自主的生活。虽然在学校里也有师长的关爱与教诲,但总有一种仰承的距离感,缺少家庭特有的温馨。本以为毕业参加工作后,这种人际关系的距离感、层次感只可能加强,但在推挂车间工作让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原先的判断错了。设备维护中心的林任对于我这个刚进局的新手,不是用头头是道的说教来带我上路,而是通过安排简单的实习任务让我快速上手,迅速找到工作的感觉与乐趣,这也让我亲自验证了一句话:多动口不如动手。管理员王千林大哥平易近人的作风,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之间上级和下属的距离,他平时还很关心我的住宿与吃饭问题,让我一下子消除了一般人心目中领导高高在上的观念。推挂车间的肖海城大哥,林建锋大哥,邓超丽大姐三位长辈都对我这个新人亲切有加,特别是肖大哥,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一起聊工作的感悟和对生活的体会,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长辈的架子,而且还以深切的关爱之心在引导我做好本职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同事之间的那种关爱之情。而其他大部分的同事,也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我需要或者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和耐心的上手操作演练;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同事之间的友好团结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让我很快就跟他们打成了一片。在推挂车间,由于工作性质上的特殊性,整个人的神经基本上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不容许你有一丝的疏忽与怠慢,否则就会出现生产的中断或者故障,甚至是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推挂车间,我的精神状态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庆幸的是,在我两个礼拜的实习期间,基本上没出现什么大的故障,并且在同事的带领下学会了上手操作。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基本了解并掌握了推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动手实际操作的技能,较好的了解了推挂系统的维护规程,参加了值机工作。像一般的开机顺序、道岔的自检、轨道的类型更换等等都已经掌握,平时出现的一般故障能较快解决,此外还参与了推挂系统的例行维护工作。
在这期间,工作上最大的不足主要有:轨道磨损导致所挂邮袋出现卡袋现象,夹邮袋的钳子对过重的邮袋没有足够的钩卡能力,空钳滑行速度过快时老爱滑出轨道摔到地上,导致钳子变形等。
8月29号,由于局里人事调动,设备维护中心的两位同事被调到电子局工作,导致设备维护中心人手不足,我开始被调到设备维护中心的动力班组工作,主要是跟班学习并负责中心局的电脑、内部电话、打印机、电梯、林德叉车等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和两子系统的故障排除等。
显然,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与推挂车间迥然相异。虽然林任、王千林管理员和肖大哥一样,对我关爱有加,体贴不减,同样让我深深感受到一种家长关爱的慈祥与特有的威严,另外还有同事王仁婷、林建锋的友情关心与帮助,但却依然避免不了办公室特有的沉静环境。这多少让我喜欢热闹的性格有些不很适应。幸好在韩红大姐、陈聪大哥等几位同事的友情关心帮助下,我较早地克服了波动的心思,全身心投入到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环境中。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工作学习,我做出了一定的成绩:1、能独立排除电脑日常应用中出现的一般故障;2、能维修出现问题的内部电话;3、负责部分公文复印登记工作;4、在韩红大姐的具体指导下,初步了解认识了邮政的两子系统。5、对袋牌打印机出现的种种问题能迎刃而解。6、初步了解电梯和林德叉车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并且参与其日常维护工作,在出现重大故障时及时通知维护厂家过来解决,并做好事后登记工作。
在办公室工作不足主要有: 1、对我局个别部门的具体工作情况缺乏全面细致的了解,从而多少影响到相关设备维护工作的进行;2、对电脑应用方面的一些高深知识的掌握度不够,影响到相应的工作质量;3、工作细心度不够,偶尔会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4、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就总体的工作感受来说,我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是比较令我满意的。首先是领导的关爱以及工作条件在不断改善给了我工作的动力;其次是同事间的友情关怀以及协作互助给了我工作的舒畅感和踏实感;第三就是目前正在营造形成我们局特有的“邮政文化”氛围给了我工作的信心。
我知道,上面的工作表现也许不能让领导感到满意,但我坚信:凭着自己的不断努力奋斗,我肯定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表现得更好,保证让领导满意。
如果承蒙领导的信任,准许我继续留在这里参加工作,那么我想借这次机会提两点建议:
第一点:在推挂车间实习的两个礼拜,我已经基本掌握其工作原理和维护规程,知道它能很大程度上节省开拆工人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但我个人觉得推挂系统还有一点做的不是很好:卸完邮袋的空钳滑行速度非常快,经常容易在空钳塔及其前面的一段轨道出轨,直接就掉落在底下的水泥地板上,导致钳子变形或者摔坏,能否考虑在空钳塔及其前面一段轨道的下方加铺一条软地毯或者比较软的起缓冲作用的垫子,加了地毯或者垫子之后就可以很好的保护出轨的空钳,即使钳子出轨掉下来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坏,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空钳摔坏进而更换带来的损失。
第二点:实习工作了三个多月,个人感觉我们中心局好像相对来说少了一点户外集体活动。能否考虑在工作之余经常组织一些有利于职工身心发展健康的文体或户外活动,比如说晚会、球类比赛、卡拉ok、外出郊游等等之类的活动,这样一来可以让职工充分展示其个人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达到真正的劳逸结合,进而调动并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二来更可以加强各个部门同事之间的工作协调能力与整个邮政的团结凝聚力。
上面两点完全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恳请领导给予指导,谢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决心认真提高工作水平,为中心局的快速发展,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我想我应努力做到:第一,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学习设备维护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最新动态。加强对中心局发展脉络、走向的了解,加强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学习,要对中心局的当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真正做好领导的助手;第三,注重本部门的工作作风建设,团结一致,勤奋工作,形成良好的部门工作氛围。不断改进办公室对其他部门的支持能力、服务水平。遵守中心局内部规章制度,维护中心局利益,积极为中心局创造更高价值,力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篇16:邮政实习报告
今天是我到邮局体验工作的第一天,自己即激动又紧张。
到达江宁邮局之后,被领导安排到营业厅进行传统业务的学习。坐在带我的李师傅旁边,看着柜台前面排着长队,营业班长发放着宣传资料,并不时的疏导和安抚等待的用户。“您好,请问你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营业员亲切的询问一位老大爷,大爷并没有回答,他指了指自己的耳朵挥挥手,然后又用手反复比划着,这时大家才明白老大爷是个聋哑人。营业员立刻给老大爷倒了一杯水,拿了一张纸和一支笔递给了老大爷,老大爷似乎明白了意思,在纸上慢条斯理的写了“寄衣服”三个字。营业员立刻拿了特快专递、快递包裹、普通包裹的邮寄说明给大爷看,并不时在纸上书写着,向老大爷介绍怎么填写和邮寄及资费,双方就这样通过纸和笔交流着,待老大爷办完了业务,他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们的人性化服务让用户心里很舒心,尽最大的能力为用户排忧解难,人民邮政真是用心为人民服务啊,谢谢你们!”在一旁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这是多么感动的场景。老大爷的这句话是那么朴实真诚,但却是对员工们邮政工作的肯定。这“无声”的服务方式体现了邮政良好的品牌形象。
这一天的“见习”,让我对邮局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邮政实习日记2 20xx年x月4日
今天我要独立上台为用户办理业务了。 一大早我便来到单位,做好准备。
万事开头难,平常看营业员收寄自如,想着应该不难,可一坐上台,手就有点抖,浑身不舒服。在我的印象中,营业窗口一般都是女孩,自己一个大男孩,坐在窗口多别扭啊,我便开始紧张了。
在代收一个顾客移动话费的时候我把应保留的发票存根联当成发票联递给了用户。当时我的脸就红了,真是挺尴尬的。用户走后,班长安慰我“营业工作涉及经济,工作时一定要细心,千万不能紧张,这样特别容易出错。我教你一个办法,你把用户当成自己的朋友。你想谁会为对前来办理业务的‘朋友’紧张呢?”虽然出现了“小插曲”,但未尝不是件好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换角度思考的我感觉没那么紧张了,也变得从容了。这个“小插曲”让我明白看似简单的工作,要想做好,原来有很多的窍门。随后,有办理了几个业务,我尽力告诉自己要镇定,从容,自然,尽量微笑面对客户。这对自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这一天的实践让我懂得,邮政是服务行业,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就是我们的服务是否能让用户称心,其实,哪个行业不是这样的呢?所以在后面几天的实践中,我就应该把用户当朋友,以真心换称心。
邮政实习日记3 20xx年x月5日
昨天我得知,今天自己要到投递部去体验工作。一大早5点就爬起来了, 到了投递部。
一进投递部,就看到一派忙碌的景象,20多个投递员正在不停地数报纸,分信,插页,那里的张主任把我分给了其中的一个大哥,他正在分报纸,我今天就跟着他一起工作。他和我说了一下邮递员从早晨上岗到交班要做的东西。然后让我帮他给报纸插页,专业术语是给报纸预处理,就是把一期报纸的好几版插页到主版里面。他从手上拿下了2个橡胶帽让我带在手上,说这样数报纸的时候很方便把页捻开,从而节省时间,我试了下,果然很容易就把合在一起的报纸捻开了。
等报纸信件都归类好以后,我们出了邮局。他骑车在前面,我骑车紧跟在后。他带的信报有一二十斤沉。送信的范围包括多个小区,范围虽然不大,但我们走进了每一个小巷、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等,脚下的路也不断的在变着,走过柏油路,又踏上石子路。报箱一般是在一楼,也有些人家报箱设在楼上,我们就必须走到楼上去送报纸信件,经常为了送一份扬子晚报,我们就要爬到六七楼去。跑一次下来很轻松,可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楼道要跑,有无数的楼梯要走,一趟报纸信件送下来,真的很累。我只是体验时间,而邮递员们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一年到头都要这样不停的取信,分信,送信,取报,分报,送报,这个工作,不亲自实践,绝不会体会它的艰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