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率:年级为60%,班级的得分率为50%。出错的学生有些是计算的.错误,还有一些是对题意没有理解透彻,没有形成一条清晰的解题思路。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这些与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的题中,缺乏必要的方法的引导,比如说如果自己就是合影中的一人,能不能设身处地的先弄清楚这件事情是在干什么,其实有时把数学问题变成生活的一个画面,变成自己的事情,学生理解起来会更清晰的,然后再借助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它。
5、附加题。
从得分情况来看,除了4班比较低外,其他各班都比较均衡,说明老师在思维方面的训练上,在分层练习上做的功夫不够,学生接触这方面的题目较少,今后注重题型的分层设计。
6、卷面。
卷面得分情况不好的班级是3班,仅为35。7%,说明教师在书写方面抓得不够,习惯有待加强。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考试,3班、4班存在严重问题,与年级的最高班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分析原因如下:
1、班级人数较少,而待达标学生人数较多,低分较多,是造成3班、4班均分与其他班拉开较大距离的主要原因。五(3)班郭军军有心脏病,考了5分,使班级均分降低了3分;赵小蝶、鹿登峰、王金鑫分别考了28。5分、29分和33。5分,三人共拉低了班均分近6分,四个不及格的学生使得班级成绩一路下滑;五(4)班同样也有待达标学生4个,共拉低班级均分6分。
这些不及格的学生,绝大多数在之前的考试中就曾有过不及格的现象,我也努力做到在课堂中去关注他们,提高回答问题的次数、优先批改他们的作业,让做得快的同学做完后一帮一跟着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反馈给老师,及时纠正错误,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把课内的问题降到最小,避免更多的负积累,把课内的功夫做足了。但是在课后我真的是没有抽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一点地帮他们去补知识的漏洞,也许这就是我和其他成绩优秀老师的最大的弱势,也是使这些学生钻空子的原因。
在思想中,我一直是比较赞同和喜欢在课堂上下足功夫,尽量不占用课后的时间搞修修补补的工作,腾出更多的时间给自己学习研究的机会。因此,可以说上课的40分钟,我的学生是紧张的,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跟着老师的步子一步步去理解知识,因此班级中大多数的学生尤其是达优的学生与1班2班差别不大。但在课后需要对这些个别学生进行加强辅导的工作我没有做好,在作业上跟了,但跟得不紧,可能自己有时间时会盯着他们补完作业,没时间时他们也就半抄半写应付老师了。我没能给他们形成一种压力,就是今天的作业今天必须完成,因此,他们身上的顽疾并没有很好的铲除掉。
在今后的教学中,辅差工作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多花时间跟着他们,哪怕一节课他们只做一道题,也要让他们弄清弄懂,每天循环往复,直到会做为止。
2、知识讲清讲到了,但没有练足练够。在备课上,我没有偷过懒,对每节课知识点的把握和方法的指导上还是有一定的经验的,对于新接班,了解到学生基础并不是太好,更是放慢了进度,在课堂上层层带动,让学生多说方法,多说思路,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多数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但仅凭新授课上的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光有对知识的认识和清楚,而没有达到熟练的应用,就不能真正地形成数学能力。
将每节课中单一的知识点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或换种说法去描述,或顺向逆向更替,使得数学中的题型是很多的,虽然都指向一个内容,看似学过见识过,但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来说,解答正确也是有困难的。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了解还是不够的,觉得很简单的问题,练过见识过,方法也在课上说得很好,就过去了,但没想到错的学生大有人在。就拿这次考试中的那道选择题来说“2X与X2相比,大小(不能确定)”,这是做过的一道原题,上课时是学生举了例子验证过的,至少做过两次,但班里仍有40%的人出错。填空题“正方形周长(4a)米,面积(a2)平方米”,是教材中的例题做过写过好多次的,仍有30%的学生出错,更不用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题目了。
今后教学中,在课上学生会说的基础上,课后加大练习的力度,尤其不能忽视一些极其简单或看起来简单的题目,在一段时间的周期内多反复的训练,直到巩固。为了避免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忘记或生疏,还要在后续的学习中再返回头来,重复地练习。
3、与学生交流少,与家长沟通没有做到持之以恒。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教学,但没能创设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还有哪些困惑。虽然有时也爱开一些玩笑,但多数时候是比较严厉的,因为他们离自己的要求太远了,有些急着想弥补他们知识上的问题,而没能真正地贴近他们的生活。
而对于那几个不及格学生的家长,平时因为家庭作业和平时表现太差的问题,也沟通过。举个例子,我给胡瑞敏的家长打电话告知她孩子不完成作业,她说孩子写了,确定是写了,我说孩子确实没写让她亲自过来看看,家长当即就说我没素质口气不对……,给梁晓旭的家长打电话打到了她姥姥那里,她姥姥说告了她的母亲了,会马上给我回电话,直到现在也没有接到过。还有的不知道家长的电话,半个学期也没有叫过来家长的。作为老师,我把能想到的办法,试过了,也许没能像班主任做工作那样,耐心地再打几次电话,再多沟通沟通,家长和老师之间没能形成一种合力,没能给这些不及格的学生形成一种压力,也许这些问题学生在你的这一节课里,在你的面前可以做得很好,但过后就是任由自己发挥了,没有共同的约束,就不可能有所提高。
今后为了这些不及格的学生能有所进步,我会抓住各种机会和创造各种机会与家长联系沟通,通过交流与对话,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共抓共管,尽量想办法摆脱教师一方什么都管的现状,也可以让这些不及格学生的家长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了解孩子的现状,理解老师的工作,认同老师的一些做法,使孩子有所提高。
五.判卷小结。
我们负责阅六年级数学卷,判卷情况来看,总体感觉基础较为扎实。
综合应用(二)中,第34小题学生做得较差,关键是对于“调”的前后单位“1”的不同,掌握得不好,不能够抓住“总人数”不变来解决问题。
篇3:五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五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测试概况
本班共有学生x人,全部参加考试,其中不及格的有x人,及格率x%,90分以上的x人,优秀率x%,平均分x。
二、试题的题型分析:
本次测试题,以《数学课程标准》和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的所有内容和要求为依据,考察的知识面多而广,试卷题目出得比较合理、科学,既能照顾中下层生,又能考出优生,难易适度,照顾全体学生,在保证基础性的同时,突出综合性与灵活 性,也注重导向性。
(一)填空:单位换算、概念的应用、分数的意义、找次品等基本知识,通过填空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对本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二) 判断与选择:概念辨析与应用、图形、旋转等知识,通过判断与选择来检测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情况。通过灵活多样的题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题型的多变性,但万变不离其中,数学离不开基础知识,离不开生活实践,离不开细致思考。
(三) 计算:口算与简算:通过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的要求,加强学生的简算意识。 解方程:考查学生对方程的掌握情况,面向全体学生。
(四)实践操作:结合轴对称图形,旋转等知识点,综合性地考查学生的理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作图来理解轴对称与旋转。
(五)计算正方体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考查学生几何知识的掌握情况,又灵活的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六)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既有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灵活程度,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
三、试题的质量分析
(1)大部分学生习惯培养有成效。
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答题思路比较流畅。计算丢分现象明显比中年级减少了。从这些侧面看出了我们的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初见成效。我们会扬长避短,进一步加大激励的力度,让学生提高这些方面的.注意力,以保持好的态势。
(2)大部分学生概念学得比较扎实、应用比较灵活。
填空与判断选择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全部得分。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得当,有较强的获取并加工数学信息的能力,并能快速思维,做出准确恰当的判断并解答问题。
学生取得的成绩反映出老师们对课标的贯彻理解与驾驭教材的能力比较好,教学时能面向全体学生,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了解所传授的知识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所任学科中应注意的问题,处理好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老师们在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有效性上有一定成效。
四、反思
1、处理教材时要注意揣摩理解编者的意图,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但也不能迷信教材,要加强自己驽驭教材的能力,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2、要加强概念教学的研究,重视概念综合运用的练习,对于易错与易混的题要多对比。
3、几何形体要继续加强感性材料的积累,要多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3、几何形体要继续加强感性材料的积累,要多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4、注意适当加强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和练习,既要夯实“双基”,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从多角度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帮学生形成经验,并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5、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如何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如何主动地去思考、探索未知的领域;还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倾听、遵守纪律、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收集信息等良好的习惯。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和指导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审题、仔细做题、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篇4: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一、基本分析:
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另外,试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