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柳宗元对《论语》“天命观”的继承与背离
然而“天”、“命”在柳宗元这里,则与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思想已发生背离,柳宗元虽然也是本着求实的理念,但在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上,已不再像《论语》中孔子对“天命”仅仅只是持怀疑态度,而是彻底的批判。对于自然,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现象,是由元气构成的,并非神造。柳宗元关于天的论述很多,主要有《天说》、《天爵论》、《时令论》上、下、《断刑论》下、《贞符》并序、答屈原《天问》的《天对》以及《答刘禹锡<天论>书》等。从这些论著中,我们可以看到,柳宗元认真吸取了古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并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唯物论的传统思想,深入探讨了自然之天,深刻地批判了神的天,形成了自己的天命思想体系。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自然趋势,兴衰成败,系人不系于天,反对皇权神授说。这在《天说》一文中已有明确阐释,文中阐述天与瓜果草木等自然界一切事物一样,都是无知的,对人不能有赏功罚罪的作用,文章认为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一切现象,形态上虽千变万化,不尽相同,而实质上则同为自然范畴的物质。他肯定天地、元气、阴阳也是无意识的自然物,由于自然物质上没有人格神,因此也绝没有能“赏功而罚祸”的意志,并强调指出,人类“功者自功,祸者自祸”,与天无关,认为天能“赏功而罚祸”的说法很荒谬。柳宗元对“符命”更是彻底地批判,在《非国语》《贞符》等著述中,否定天命、鬼神和符瑞,反对迷信,批判的锋芒很尖锐。在《贞符》一文中,他大量列举史实,批判了种种神学迷信观念,例如《河图》中传说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即怀孕而生黄帝,《帝王世纪》中传说握登见长虹即怀孕而生舜,汉代史书中关于高帝斩白蛇、武帝得“仁兽”及宝鼎、王莽奉丹书符命、光武奉赤伏符等迷信传说,以及“封禅”的宗教仪式等,都逐一进行了批判。他通过透彻分析,痛斥“符命”说纯粹是“妖淫嚚昏好怪之徒”的谬论,是“淫巫瞽史”捏造的欺人之谈。
篇3:后世对柳宗元的评价
柳宗元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唐宋八大家”中排第二,后人对柳宗元有很高的评价。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曾评价过柳宗元,他说:“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沿洄。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
在文学上,柳宗元的成就让很多后人望其项背。他擅长的领域有很多,诗歌、辞赋、散文、寓言故事等等。并且,都有大量的作品流传于世。《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惩咎赋》、《闵生赋》、《江雪》、《捕蛇者说》都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品。仕途上的失意,激发了柳宗元的才情,他在文学方面大展拳脚,留下了很多影响深远而悠久的作品。
除此之外,柳宗元和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一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运动。柳宗元和韩愈倡导文章应该以写实为主,反映现实,他们反对骈文空洞没有内容,提倡文章写作跟随时代而行,不要拘泥于形式。柳宗元和韩愈在散文写作上,身体力行贯彻新型散文形式,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柳宗元具有远知卓见,敢于挑战恶势力。在“永贞新政”中,柳宗元是改革派中的一员,他们想通过改革来改变唐朝衰弱的局面。虽然改革失败了,但是柳宗元依然不畏恶势力低头。在《黔之驴》、《临江之麋》中,柳宗元借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以驴和麋鹿悲惨的结局暗示黑暗势力的悲惨下场。
柳宗元的散文作品有哪些
柳宗元在散文方面的成就最高,代表作品有《永州八记》和《捕蛇者说》等等。柳宗元和韩愈都是古文运动先驱者。柳宗元和韩愈倡导文章应该着重反映现实状况,比如社会现状、人民生产生活情形等。文章只有具备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后,文章才会耐人寻味。
柳宗元和韩愈在散文写作上,身体力行贯彻新型散文形式,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他和韩愈发起的这场古文运动,推动了散文形式的发展,在文学史具有深远而悠久的影响。
山水游记散文最为著名的'就是《永州八记》。《永州八记》成为柳宗元散文代表作品,景中抒情,情中写景,是柳宗元在散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柳宗元以游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西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文章开头,交代了自己来永州的原因。接着,作者用欢快亮丽的语调讲述了自己来到永州后,和友人一起游历了永州的山山水水。每天醉心于大自然之中,如果走累了就坐在草地上,拿出一壶酒,和友人不醉不归。如果喝醉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憩一会儿,做个好梦。夕阳西下,和友人一起回家。作者描绘了一幅休闲闲适的生活画卷,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作者内心十分苦闷,他以酒精麻痹自己的志向,在内心深处他还是一个把酒自酌的孤独者。
散文上,柳宗元注重用朴实的语言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或反映民间疾苦生活,或表达自己对社会黑暗面的抨击。
柳宗元三戒
《三戒》是柳宗元的三篇寓言故事。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柳宗元借以驴、麋鹿、老鼠三种动物来比喻那些妄自尊大的人。他们外强中干,如同绣花枕头一样中看不中用,行为处事不知道量力而行,只是一味地凭借自己外力逞强,最终招来了灾祸。
这三篇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黔之驴》,在本篇语言故事中,以驴和老虎作为主角,娓娓道来深刻的道理。
文章讲述了贵州一带原先没有驴子,一个喜欢揽事的人将驴子带到了贵州。结果发现驴子在这个地方根本没用,便将它放到了山下。老虎看到驴子身形庞大不敢贸然接近,老虎躲在暗处观察了驴子好几天发现它并没有什么异处。一天,驴子大叫了一声,老虎吓坏了,一位驴子要攻击它。结果老虎发是自己多疑了,驴子根本没有注意到它。老虎慢慢地接近驴子时,驴子用蹄子蹬它,老虎大喜,认为驴子的技能不过如此,便跳起来咬断了驴子的脖子。
成语“黔驴技穷”讲的就是这个故事,《黔之驴》借以驴和老虎的故事来讽刺当时朝廷外强中干的官员,他们没有实力却只懂得冒充声势,身为弱者,要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他们看着可怕,实际上很好打败。
《临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借用麋鹿和老鼠讽刺社会百态。这三篇作品是柳宗元写于永州,在朝廷为官期间,因新政得罪了保守贵族派,柳宗元遭到贬谪。他以三篇寓言故事讽刺那些麻木不仁、外强中干的人。
柳宗元的寓言
柳宗元擅写寓言故事,以个性鲜明主角影射社会黑暗丑陋的现象。《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鹘说》、《谪龙说》、《罴说》、《蝜蝂传》都是柳宗元的寓言作品。其中,《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出自于《三戒》,也是柳宗元最负盛名的寓言小品。
《临江之麋》讲述的是,临江的一个猎人打猎时抓到了一只麋鹿,便把它带回家饲养。麋鹿刚一进门,猎狗们都垂涎三尺,猎人十分生气,狠狠地教训了猎狗。猎人每天都抱着麋鹿,猎狗们不敢亲近,猎人以为猎狗和麋鹿混熟了,就不会伤害麋鹿了。逐渐地,猎人便让麋鹿和猎狗们一起玩耍,猎狗们在主人面前,十分温驯,不敢对麋鹿起歹意。长时间下来,麋鹿将猎狗们当成很好地朋友。后来,麋鹿走出了家门,在路上碰见了很多野狗,麋鹿以为它们都很友善,便跑过去和它们玩耍。野狗们看见这只送上门的猎物,十分兴奋,一起合伙起来吃掉了麋鹿。可怜的麋鹿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死。
柳宗元以麋鹿悲惨的结局讽刺守旧派势力,用辛辣讽刺的语言讥讽了那些仪仗权贵,趋炎附势的卑鄙小人。同时,也反讽了那些以敌为友,眼光盲目的小人物。借以麋鹿悲惨命运暗示他们最终的悲惨结局。
这三篇寓言故事都是柳宗元写于永州,以反喻讽刺的语言抨击了社会丑陋的现象。
篇4:真诚地对女人说话
真诚地对女人说一句话
男人的心在哪里 ,钱就花在哪里 ——致聪明女人
一个男人,愿意把自己的钱拿给你,愿意让你在爱情里感觉幸福,在自己的能力里,满足你的愿望,这就是爱你。
男人——“心在哪里 钱便在哪里。 ”感觉是真道理!呵呵女人,记住,不肯为你花钱的男人,他绝对不爱你。
一直以来,我都拒绝在爱情面前谈钱,我一直以为把爱情和金钱扯在一起就是玷污了美好的爱情。
我的一位朋友很早就对我阐述这个观点:不肯为你花钱的男人,他绝对不爱你,遇到这样的男人趁早放弃,一个男人如果真喜欢你,他希望你遇到困难,他还有理由帮你!我一直不以为然,说她的眼睛掉钱眼里去了,爱情不是用金钱衡量的。
事实证明我的观点是错误的。
几年前,一个女人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她爱上了某个男人,那个男人因为生意状况不好,但他说很爱这个女人,愿意和她在一起,他们在一起的时候都把手机关掉,女人不上班,男人也不管公司,每天都缠绵一起,女人感觉到他是真的爱她,但男人却从没为女人花过一分钱,女人一直固执的认为,这个男人是爱她,她想只是因为男人暂时困难,所以没钱。
而我的朋友看得比我清楚。她说男人根本就不爱女人,正是因为这个女人不看重钱,所以男人才找她,你想想找小姐还要花钱呢,找她不比找小姐好?既干净,又懂感情,还省钱了……朋友的话,虽然尖刻,但真的很有道理,后来事实证明,男人是真的不爱这个女人。男人花2000元给自己买了套衣服,却不肯花70元给女友买瓶香水……但女人却爱他爱的很痴迷,愿意为他做一切,甚至一次她口袋里只有30元了,还花了20元为他买骨头煲汤,朋友骂她贱,可当时因为女人爱得执迷不悔,一直固执地相信,男人是爱她的,后来发现男人背着她却选择了别的女人,而这个女人却至今还不承认她看错了这个男人。
我还认识一个40岁的女人,素质和容貌都很差,也没工作,后来和一个34岁的男人谈恋爱,这个男人每月只有800元的工资,而且全交给她保管,他说:我的钱不多,但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让你过得开心一些……
那一刻我忽然领悟:金钱虽然买不来爱情,但可以衡量他到底爱不爱你。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对这些现实的现状嗤之以鼻,人是感性的,但是也要现实的活着。很多东西的存在,也许就是为了证明我们的心。女人在感情到来的时候,常常是想爱情物质双丰收的,而实际上,往往不能两全其美,大多数女子,为了爱情可以连自己的命都不要,还会计较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