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控制完毕后应接通消防水对泄漏液体进行稀释或中和,以减小泄漏液体的危害。
4、扩散性液氨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处置
当发生不可控性液氨泄漏或发生扩散性液氨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应立即汇报并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组织机构在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展开自救的同时,应立即通知地方消防部门参与,地方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大量消防车迅速、准确到达事故现场,从上风向喷射开花或喷雾水流对泄漏出的有毒气体进行清洗、稀释、驱散。局势控制后,做好自身防护,沿上风口路线关闭隔离系统阀门,切断漏源,然后对泄漏区域采用大量的消防水进行清洗、稀释。
医护或救援人员到场后,为避免现场发生火灾、爆炸等继发性扩散事故,应将中毒人员安置到远离事故现场区域,并按要求开展急救工作。
应急组织机构应及时与地方政府联系请求社会性应急救援,并根据风向、风速及液氨泄漏情况,紧急通知有可能受到威胁和危害的相邻区域、单位、周边居委会,进行人员疏散和转移。转移路径应由专人引导,备好湿毛巾,朝上风向处转移,禁止顺风跑或在低洼处停留。
5、现场急救处置
任何情况下,抢救人员应首先判明风向,将患者移置上风向的安全地带,在确保抢救人员和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开始急救处理,并通知医疗小组尽快赶到现场。
(1)对皮肤的处置。立即脱去全部脏衣服,将受损的部位用充足的冷水冲洗10分钟以上。接着可用2%醋酸或2%硼酸水冲洗。最后再一次用清水洗净受伤部位。注意不能在受伤部位涂软膏之类的药,要用布把伤口盖上,并用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擦洗湿润。
(2)液氨冻伤的处理。若有液氨溅到皮肤上,液氨将迅速气化带走热量,引起皮肤冻伤。当液氨溅到皮肤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连续冲洗冻伤部位30分钟以上,随后在冻伤部位敷上防冻软膏,情况严重者应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溅入眼部处理。立即用充足的清水洗眼,如果要用硼酸水来冲洗,在准备硼酸水的过程中必须不间断地用清水洗眼。
(4)吸入体内处置。如果患者能够饮用饮料,应饮用大量的0.5%柠檬酸溶液或柠檬水;如患者呼吸已变得微弱时,可用2%硼酸水洗鼻腔,促使其咳嗽;如患者已呼吸停止,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注意对神志不清的患者,不要从口中喂水或喂食。
5.3事件报告流程
(1)值长应立即向应急组织机构汇报氨区泄漏事故的基本情况、设备损坏情况以及故障设备隔离情况。
(2)事件扩大后,必须在1小时内,由总经理向上级主管单位、所在地县级及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
(3)事件报告应准确、完整、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4)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6附件
6.1相关文件
与现场应急处置相关或相衔接的公司应急预案和相关文件主要有:《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处置方案》、《人身事故处置方案》、《火灾事故处置方案》、《脱硝运行规程》、《消防规程》等。
6.2应急设施、器材和物资清单
略
篇8:氮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提高XX科技生产装置安全、环保、平衡的生产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最大程度地管理好装置的安全、环保、文明生产、预防和减少爆炸、化学危险品泄漏、人员窒息及其造成损害、保障企业的员工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特制此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XX科技所属液氮储气槽。
3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17号令》20xx年5月1日起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及《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导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xx)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4应急处理遵循的原则
4.1先救人后救物;
4.2重大火灾先报警后灭火;
4.3可燃气泄漏着火,不应立即扑灭火灾,应先进行隔离以防爆炸;
4.4大量可燃、有毒液体、气体泄漏应首先控制现场各种火源、清理、汇报、反映、疏散周围人员;
4.5物料倒空一般是先倒液后泄压;
4.6 现在中毒窒息抢救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先做好自身防护;
4.7 现场做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只要无脉搏跳动,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5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5.1危险源
危险源主要有低温液氮等
5.2 危险源是无色无臭无毒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助燃,侵入身体的途径为吸入,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氧气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液化氮气具有低温特性,人体接触低温的氮气引起冻伤。泄漏的氮气很容易挥发,操作中如遇氮气、液氮管路泄漏,要限制泄漏区域范围作为警戒区,防止在氮增浓环境下,人员进入发生缺氧窒息。
6应急组织管理机构
6.1应急组织管理机构
为了使应急状态有组织、有领导、有指挥、特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总指挥:
安全应急组长:
生产应急组长:
设备维修组长:
成员:
6.2各级应急人员职责
应急总指挥:负责应急计划中的监控措施的落实、发布启动、关闭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负责全面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并对问题进行决策,人员协调,负责向上级汇报,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修订。
安全组长:负责执行总指挥下达的指令,现场气体监测、警戒、组织义务消防队员进行初期灭火和现场受伤人员的急救处理,督促、参加班组应急救援预案的`日常演练。
生产组长: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负责人员清点,执行生产处和总指挥下达生产装置的开停命令,指挥生产班组对装置进行停、开车、物料切断、隔离、排放物、泄压等工艺处理,对有害物料扩散区域内的洗消。
设备组长: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负责组织设备技术员确认泄漏设备的情况,制定修堵方案并组织检修人员实施,提供装置抢险、抢修,应急物资,负责事故初期的现场警戒,疏散。
组员:负责组织班组现场人员和义务救援队员,进行初期灭火和现场受伤人员的急救处理,现场的疏散,有害气体监测,督促、参加班组应急救援预案的日常演练。
5.3 应急总指挥不在时,依次由生产组长、设备组长、安全组长代替履行职责,节假日期间由值班领导代行职责。
6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6.1报警装置和通讯联络手段
6.2报警程序
6.2.1险情发现人
如果险情小,用现场电话或对讲机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并立即实施应急处理;如果险情(泄漏)大,按现场火灾报警器,(可直接向消防队报警)用现场电话或对讲机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进行现场清理人员,警戒、疏散、火源控制。
6.2.2应急救援人员电话
略
7应急行动程序及抢险预案
7.1氮泄漏事故应急步骤
(1)汇报调度、值班领导,停止泄漏部位产品送出;
(2)中控人员调整工况,停止液体备用泵运行,停止液体充装工作;
(3)现场人员根据泄漏情况撤离液体、气体泄漏区域;
(4)启动泄漏应急预案;
(5)现场设置隔离警戒区域,限制人员擅自进入液体、气体泄漏区域;
(6)现场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后对需要隔离的设备进行隔离措施;
(7)事故处理完毕清理现场
7.2人员疏散与撤离
装置如果发生氮气大量泄漏,可能波及周围装置及人员,公司应急总指挥根据泄漏严重程度,下令紧急疏散周边人员,人员疏散应遵循沿着上风向、快速疏散原则。其他部门人员需要疏散时,由应急总指挥向行政部报告后,由行政部协调进行。
7.3危险区域隔离
液氮储槽如果发生氧气泄漏,应设置警戒区域;拉警戒带,挂警示牌,在应急救援结束前,液氮系统管理人员要安排专人负责监控隔离措施落实。泄漏危险范围内,严禁明火作业,尽可能切断电源。
7.4监测、救援及控制措施
(1)救援抢险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器呼吸器,空防护服,从中风向进入现场,抢救伤员,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2)及时进行工艺调整,减少泄漏量。
7.5受伤人员救治
现场救援采用共性处理的原则,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经现场急救后,对于分类救治的伤员分别向医院转递。
8预案关闭的条件
泄漏源被有效控制,泄漏物成稳定状态,已无危险或危害较小,现场电源切断,无明火,不能引起泄漏火灾,伤员被及时护送至医院就医,其他人员已被撤至安全区,装置已恢复正常状态。应急救援总指挥负责下达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篇9:液化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城市燃气事故应急处置运行机制,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理城市燃气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市燃气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襄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湖北省燃气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1.3适用范围
1.3.1地震、洪灾、滑坡、泥石流、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气源输送受阻、管道燃气上游、中游、下游各站址、CNG汽车加气站、LNG储灌站毁损影响大面积区域供气;
1.3.2气源、输配、应用设施设备以及辅助设施等倒塌、严重泄漏、人员中毒、火灾、爆炸;
1.3.3城市主要供气和输配气系统管网发生干管断裂或发生严重泄漏、人员中毒、火灾、爆炸;
1.3.4城市燃气运输车辆发生车祸导致燃气严重泄漏、人员中毒、火灾、爆炸;
1.3.5调度、自控、营业等计算机系统遭受入侵、失控、毁坏; 1.3.6战争、破坏、恐怖活动等突发事件导致城市燃气停止供应或发生上述事件情况。
1.4工作原则
1.4.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