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认为,青春如初升的太阳,到了黄昏不就下山了!是带露的鲜花,伴随着太阳的东升,也会随之而去!因此,他们叹息青春易逝,人生几何。于是,得过且过,无所作为,以至虚度光阴,怨天尤人。在这种人看来,把自己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是太傻了!为他人谋利益犯不着!给后人栽大树,划不来!这种人的青春,充其量不过是一颗没有生命的枯树,一池不起波澜的死水。时间老人留给他们的只会是无言的羞愧和悔恨的泪水。
看过国际青年日还看了:
篇8:国际左撇子日
1975年8月13日,美国一群左撇子建立了名叫“左撇子国际”的组织,设想把全世界的左撇子联合起来,争取左撇子权益。一年后,该组织举行庆祝活动,并将8月13日确定为国际左撇子日。如今,全世界已有几十个国家的左撇子组织庆祝这一节日。
据了解,全世界约有6%―13%的人是左撇子,照此计算,在中国,左撇子人群至少约8000万,并且这一数字仍在呈上升趋势。赵纪生指出,肌肉不对称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如果肌肉不对称很轻微,一般人看不出来就可以不去理会,很明显并且影响到外观的才需要去特别矫正。
据了解,全世界约有6%―13%的人是左撇子,照此计算,在中国,左撇子人群至少约8000万,并且这一数字仍在呈上升趋势。
左撇子相对于大多数“右利手”的人来说,看起来是少数,但是其实左撇子的右脑更发达。而右利手的人也应该在生活中有意识的锻炼左手,避免两侧肌肉不平衡,这不,锻炼就要学学左撇子。
打乒乓球和羽毛球是很多人喜爱的健身方式,但是,在锻炼了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发现自己两臂的肌肉出现了不对称,一边粗一边细,这可怎么办?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院赵纪生副教授说,如果你不到20岁,那么通过双肢运动就可以恢复;如果超过25岁,就得给不发达的一边单独“吃小灶”了。
肌肉不对称的现象常发生在爱好单肢运动项目的健身者身上,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不仅左右两侧臂部的肌肉不对称,有些人连肩部、胸部的肌肉也会有明显差异。赵纪生说,人体本身两侧就不是100%的对称,多少有点差异,可运动却会进一步强化人体的不对称。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人们都会倾向于使用自己习惯的能用得上力的那一侧手、臂乃至腿,由于优势的一边得到的锻炼多,肌肉力量自然就比对侧强,而不挥拍的手臂仅起到平衡的作用,从外观上来看也就要细弱一些。
一旦已经出现了肌肉不对称的情况,要根据年龄来决定如何纠正。由于年龄小的人肌肉发展较快,所以对于年龄不超过20岁的人来说,可以通过对称的双肢运动(如利用杠铃、哑铃、单双杠以及各种双肢并用的健身器材的运动),经过一段持续的、有规律的锻炼,就能收到较好的矫正效果。但如果你超过25岁了,矫正起来可能要稍困难些,需要单独给另一侧加小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哑铃做侧平举、肘部弯曲及扩胸运动等,只要坚持做一段时间,就必然能改善。
当然,最好还是防患于未然,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此时不妨学学左撇子,让不常用的左手也参与到运动中来,如强制性地换手打球或者多做挥拍动作,不仅能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能增强神经支配能力,提前避免出现肌肉不对称的现象。
不过,赵纪生指出,肌肉不对称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如果肌肉不对称很轻微,一般人看不出来就可以不去理会,很明显并且影响到外观的才需要去特别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