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时,毛泽东第一次走到离家里五十里路远的地方去上学,这个学校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非常新式的学堂,能够学到哪些新学科?
18.在湘乡县的新式学堂里,教员们为什么都喜欢毛泽东?
19.从毛泽东的童年经历中,你读到了什么?
第二部分《长沙时代》
1.在长沙我进了一个为湘乡人办的中学,在这里我停留了多长时间?
2.由于修筑川汉铁路而兴起了反对外国投资的运动,学生们用对什么的反抗来表示他们反清的情绪?
3.为了响应辛亥革命,毛泽东参加了正规军,他在军队里停留了多长时间?
4.从军队里退出后,毛泽东决定到哪里去?
5.毛泽东用什么方法寻找自己要去的学校?
6.在长沙的一个公立高级商业学校,毛泽东为何只读了一个月就离开了?
7.在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毛泽东读了多长时间就离开了?他为什么离开这所学校?
8.在读了哪一本书之后,毛泽东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他自学和研究,或许对他自己还要好些?
9.在离开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之后,毛泽东到哪里去读了半年的书?他认为这自学的半年怎么样?
10.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我读书的半年里,毛泽东读了哪些著作?
11.离开湖南省立图书馆之后,毛泽东考取了哪一所学校?在这里毛泽东从哪一年读到哪一年?
12.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给毛泽东印象最深的教师是谁?他教授什么学科?该老师努
力灌输给他的学生一种什么思想?
13.毛泽东和新民学会的青年只高兴谈论哪些大事情?
14.在哪一年,毛泽东和几个别的朋友,帮助发起新民学会?
15.湖南的新民学会、湖北的互助社、天津的觉悟社,都是在哪一个杂志的影响之下组织起来的?该杂志的主编是谁?
16.从哪些情节可以看出毛泽东的革命性特点?
17.从哪些情节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好学进取、富有恒心毅力的特点?
18.从哪些情节可以看出毛泽东已经慢慢形成领袖气质?
第三部分《革命前期》
1.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总共用了多少块钱?这里面的三分之一花在什么上面?
2.毛泽东养成了读报的习惯,从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二七年,就是在毛泽东没有走上井冈山以前,毛泽东从没有停止阅读来自哪三个地方的报纸?
3.谁放弃了湖南师范学校的教员位置,跑到法国去,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4.毛泽东为什么不愿意到欧洲去留学?
5.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毛泽东来到了北京,在谁的帮助下,毛泽东谋到了什么职位?
6.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助理员期间,为了能够旁听北大的课程,毛泽东参加了哪两个社团?
7.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毛泽东爱上了谁?她是谁的女儿?该女士对青年毛泽东有着怎样的影响?
8.从北京回到长沙后,毛泽东更加直接地投身到政治中去,他担任了什么报纸的主笔?
9.在长沙,毛泽东帮助创办了什么书社?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团体?
10.1919年毛泽东第二次到了上海,和谁讨论组织“湖南改造联盟”的计划?在长沙,毛泽东领导了一次对军阀谁当政的湖南省议会的冲击?
11.在领导了一次对军阀赵恒惕当政的省议会的冲击之后,毛泽东越来越相信一个什么道理?
12.1920年,在毛泽东第二次游北京期间,哪三本书建立起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第四部分《国民革命时代》
1.哪一年的5月,毛泽东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在这个组织中间占主要势力的是哪两个人?
2.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哪一年在哪里召开?会议通过了一个怎样的有名的决议?
3.哪一年的秋天,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北伐?
4.五卅惨案后,毛泽东充分认识到农民中间的阶级斗争的程度,并主张在农民运动中采取新的路线,把农民武装起来,开展反对地主的阶级斗争。这个提议遭到了谁的强烈反对?此人大大低估了农民可能发挥的作用。
第五部分《苏维埃运动》
1.毛泽东认为,1927年中国共产党的失败,武汉国共合作的失败,以及南京独裁政府的整个胜利,谁最该付最多的责任?谁是第二个最该负责的人?
2.什么叫苏维埃?
3.什么政权是从革命的破碎环境中起来的,它空手斗争着,要从失败中建立出新的胜利来?
4.1927年8月1日,在哪两个人领导之下的第二十军,和谁合作,发起了历史上有名的什么起义?
5.哪一个起义的开始,红军就被组织起来了?
6.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举行了党中央委员会的非常会议,撤销了谁的书记职务?
7.红军组织起来之后,毛泽东被派遣到长沙组织什么起义?工农军队的基本组织单位组成了,被称为什么?在这个期间,毛泽东被国民党的民团抓获,他是否成功逃脱了?
8.从1927年冬天到1928年秋天,第一师在什么地方立住了基础?
9.1927年11月,在什么地方成立了第一个苏维埃?选举了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10.1928年5月,谁来到了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队伍会师?
11.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之后,部队实行了改编,有名的红军第几军创立了?谁做军长,谁做党代表?
12.红军第五军军长是谁?
13.1930年2月7日,江西南部召开了一个重要的地方党会议,决定建立什么政府?
第六部分《红军的生长》
1.红军的三大纪律是什么?
2.红军的八项注意是什么?
3.红军游击战术的四个口号是什么?
4.红军的最重要的唯一的战术是什么?
5.在日益发展的苏区中,红军的纲领,是主张波浪形或潮汐形的发展,这些战略,被谁激烈地反对批评?
6.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组成了,谁被推为主席?
7.1929年到1931年间,谁掌控着中国共产党?
8.1930年末至1933年4月,蒋介石共对江西苏维埃区的红军发动了几次“围剿”,胜负如何?
第五章《长征》
第一部分《第五次“围剿”》
1.1933年10月,蒋介石对江西的红军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时,工农红军摒弃了以往的什么战术,采用了什么战术,而国民党却采用了新的什么战术,红军最终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了吗?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政治影响是什么?
第二部分《整个国家的迁移》
1.红军长征过程中,为何一般只在夜间行军?
2.蒋介石把歼灭红军的希望寄托于哪一件事情上?
3.红军唯一一个可以摆渡的渡口叫什么?
第三部分《大渡河上的英雄》
1.红军长征中最关紧要而奇特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2.哪一个红军将领会说一些彝族话,担任了和彝族人民商谈的使者?
3.在四川,红军奇袭了什么地方,俘获了国民党一个团长和他的渡船,确保了北渡的通道?
4.泸定桥是一座怎样的桥?为了渡过这座桥,多少个红军战士组成了敢死队,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
5.哪些英雄们,因为他们惊人的勇敢,都得了红星奖章,这是中国红军最高级的奖章?
6.红军能胜利渡过大渡河的原因有哪些?
第四部分《通过大草地》
1.长征中最危险而惊人的一段是穿过什么地区?
2.为什么说红军的西北长征是撤退而不是溃退?
第六章《西北的红星》
第一部分《陕西苏维埃的开始》
1.为陕甘宁苏区的建立奠定基础的人物是谁?
2.1936年3月,谁率兵进攻碉堡时,受了致命的重伤,但他占领的碉堡,却使其余的红军能够安然渡过黄河?
3.刘志丹死后葬在哪里?苏维埃又把苏区内的某一县改名为什么县来纪念他?
第二部分《死亡与捐税》
1.斯诺于哪一年访问了绥远县的几个旱灾区,目睹了那里成千上万男女老幼活活饿死的悲惨景象?那一年他多少岁?他为何要来远东?
2.“华洋义赈会”募来的粮食为何无法抵达灾区?
3.斯诺还引用了著名卫生专家谁的研究数据报告?报告指出农民贫困的根源是什么?
第三部分《苏维埃社会》
1.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什么?
2.农民为何对共产主义都非常欢迎?
第四部分《货币的解剖》
1.苏维埃经济至少必须完成哪两个主要的任务?
2.苏维埃的财政部长是谁?
第五部分《生活在五十岁开始》
1.生活在五十岁开始写的是谁?
2.徐特立是哪里人?哪一年出生?
3.苏维埃的教育部长是谁?
4.临时的苏维埃教育制度分为哪三个部分?
第七章《到前线去的路上》
第一部分《和红色农民的谈话》
苏维埃外交部派谁伴随我到前线去?
第二部分《苏维埃工业》
1.陕西苏维埃的工业中心是哪个镇?
2.最大和最重要的苏维埃国有企业是什么?
3.苏区产业工人最大的集中地是什么?
第三部分《他们唱得太多》
1.吴起镇的工人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2.斯诺在吴起镇采访时,一个名叫什么的电气工程师提意见说:“这些人花在唱歌的时间实在太多了,现在不是唱歌的时候?”
第八章《在红军中(上)》
第一部分《“真”的红军》
1.斯诺在谁的劝告下决定到红军作战的前线去,这个决定使他得以通过完整的统计数据认识真正的红军?
2.吴亮平是当时多大?写过两本关于什么的书?
3.中国唯一的政治上铁打成的军队是什么?
4.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是谁?多少岁?
5.红军士兵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红军军官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第二部分《对于彭德怀的印象》
1.红一方面军的总司令部在哪里?总指挥是谁?
2.1928年7月,彭德怀发动了什么起义,成立了第一个湖南苏维埃政府?
3.在斯诺眼中,彭德怀是一个怎样的人?
4.彭德怀有一件背心,这件背心使他孩子气的高兴骄傲着,这件背心是用什么做的?
第三部分《为什么变成一个红军》
1.彭德是哪里人?家庭成分是什么?几岁就死了母亲?
2.彭德怀的祖母为何要把彭德怀淹死?谁救了彭德怀一命?
3.彭德怀几岁就被迫离开家,闯荡社会?
4.16岁时,彭德怀去拜访舅父,并在舅父家安顿下来,后来为什么又要再逃命?
5.彭德怀从部队回家给舅父奔丧,在回家乡的路上,80岁的老祖母为何要走十多里路来迎接我?表现了祖母怎样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