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投标文件-技术标(2)

2025-04-30

成。

系统设计如下:

?采用普卡特(PUCKAC)6类非屏蔽双绞线、6类RJ45模块、6类配线架构成

6类水平链路;

?数据主干采用6芯多模室内光缆;

?语音主干采用3类大对数电缆

5.1、6类系统不仅可以支持现有的应用,而且6类系统在信道上拥有超五类所无法比拟的参数指标。6类布线的带宽和传输速率远远高于超五类电缆,其能支持1.2G/2.4Gbps ATM以及1Gbps千兆位以太网的应用,数据传输速率比5类电缆快6倍。

5.2、6类布线与基于光纤媒介的干线组合使用,为高带宽应用程序提供完全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超前性,特别适用于未来网络扩展及升级,减少维护费用。

5.3、相比超5类系统,6类系统可以更好的支持宽度视频应用。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能满足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无休息的正常传输语音、数据和图象的要求。铜缆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铜缆布线系统主要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

6、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安装在各办公区的信息插座、连接插座及终端设备的连线组成。

在这里,我们选用普卡特系列六类RJ45插座模块和面板。我们之所以选用这类产品,是因为普卡特的RJ45插座模块有以下特点:

6.1、RJ45非屏蔽模块

IDC打线柱磷青铜镀镍,可接线径0.4~0.6mm.免打线工具。

8

?卡接重复次数>25次。

?插座插拔次数≥750次。

?抗电强度DC1000V/(AC700V)1分钟无击穿。

?接触针镀金厚度>50U。

?通用模块座带T586A and T586B线序色彩标识。

?支持端接4线对22-26AWG,100ohm实心或多股双绞线应用。

?线对分绞小于1/8英寸,保证性能高于六类标准要求。

塑件材料: PC/PPO,提供8种以上颜色供选择。

6.2、面板

面板产品特性:

?普卡特多款面板适用于多类模块和多媒体接口。

?表面略带弧度,更显美观。

?嵌入面框,安装方便。

?带嵌入式图表及标签位置,便于识别。

技术指标:塑件材料PC/ABS

根据使用要求,铜缆信息点安装方式为墙面安装和地面安装方式。

墙面安装方式:一般墙面信息点的安装高度为盒底标高300mm,无线网AP信息点的安装高度为盒底标高2500mm。

地面安装方式:在大开间办公室、各控制机房、会议室等设置地面插座。

7、水平布线子系统

(1)水平布线子系统是将干线子系统线缆延伸到用户工作区。该系统是从各个子配线间出发连向各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为确保高速数据传输,考虑到与六类信息口相配套,水平布线全部选用普卡特六类非屏蔽电缆。

(2)芯线规格:23AWG实芯裸铜导体(十字骨架)。

(3)芯线对数:4对,每芯带有彩色编码护套。

9

(4)带宽:≥250MHz,符合650MHz性能测试。

8、垂直主干子系统

在这里,我们使用3类25对大对数铜缆和50/125um六芯多模光纤。

◆语音主干系统

采用3类非屏蔽25对大对数电缆(D105-50)作为语音通讯的传输介质,从程控交换机房分别引大对数电缆到各楼层设备间。满足电话及电信系统的需要,符合ISO11801及TIA/EIA568B标准中对于3类的性能要求。符合EIA

/TIA-568A标准及ISO/IEC/TIA标准第3类UTP的要求。

◆数据主干系统

采用六芯室内多模光纤OM3作为数据通讯的传输介质,从网络机房分别

引6芯室内多模光缆到各楼层配线间。满足IEEE802.3ae标准,在850nm

时带宽达到2000MHz-KM,支持10Gbps传输距离达550米,同时又可向下兼

容1G,100Mbps,10Mbps以太网应用,50/125um。

光缆主要性能指标

10

11

多模光纤主要指标

9、管理子系统

XXXXXXXXXX 在每层的弱电间内设置分配线间,系统管理采用多点管理,分区分层管理模式。分配线间IDF 完成垂直干线与水平干线相连,两个分配线间用25对3类非屏蔽线缆连接,铜缆配线盘上我们选用五类IDC 模块,光纤配线架采用光纤配线盘,两者一起装在机柜中。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加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跳线我们采用六类非屏蔽快接式跳线,光纤连接器选用SC 型。

9.1、110型机架式跳线架及附件

?

耐用性:250次拔插 ? 前端平坦凹型接线夹子及内置线对分离

?气闭绝缘,夹子适用于22-26AWG

?连接部分由4对和5对110 连接模块组成

?采用优质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具备优良的防火特性

?机架式背板采用优质冷轧钢板成型,静电粉末喷涂

?传输性能高于TIA/EIA-568-B 规定的CAT5E 标准

9.2、4/5连接块产品特性:

?4线对 (8位)和5线对(10位)两种型号

?满足于TIA/EIA 568B Cat.5e 的系统传输标准

?触点镀金,接触良好,色标标示便于安装

?采用UL94-V0 阻燃材料,坚固且易于安装

?IDC端子为磷青铜

9.3、6类24位RJ45插座配线架

?标准:EIA/TIA-568-B。

?安装:19”机柜式安装,配备线缆管理器和色标。

?所有配线架必须采用模块化产品,要求配线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配线架所需安装的模块,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配线架具有可从前端拆卸的面板,允许模块从前面接入,方便模块安装。?可接受铜缆,光纤和音频/视频模块,模块可简化移动、增加及更换操作。

?安装在标准EIA19”机架,配线架和端口带有标签区域及书写端口。

12

9.4、水平理线架

轻型结构耐用并易于安装,盖板无需拆下也可进行线缆管理,理线棘爪设计可保护线缆以免缠结和损坏,便于安装和拆卸线缆,理线棘爪的间距增大,为高性能六类线缆提供更大的空间,贯穿孔允许前部至后部走线。

9.5、六类非屏蔽跳线

?超过TIA/EIA-568-B.2-1六类标准和ISO11801E级标准要求,通过ETL 6类部件相容性测试,接头处做50微英寸镀金处理。

?提供8种以上颜色供选择。

?所有跳线应采用设备厂商的原装产品跳线,经过100%测试。

?接头排线使用双排交错式排列,减少串扰,跳线接头按键为倒V字型无缠结锁销结构,增大手指接触面积,使插拔方便并且不易损坏。

9.6、SC系列光纤连接器

SC系列光纤连接器的主要品种有:单芯、双芯、多芯束状和带状等SC/PC 型单、多模光纤连接器和SC/UP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光缆外径可选φ3、φ2和φ0.9mm,光纤长度由用户确定。

SC型适配器(转接器、法兰盘)品种有:SC。

产品符合Telcordia GR-1236-CORE标准。

SC型光纤跳线 SC型适配器

主要特点:主要用途:

●插入损耗低●光纤传输系统

●回波损耗高●CATV

13

●互换性好、重复性好●光纤通信网络

●抗环境变化●光仪器仪表

性能指标

10、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子系统(主配线间)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如: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处与公共系统设备(如PABX)连接起来。数据设备间和语音设备间可分开放置。

在配线间内应至少留有二个为本系统专用的,符合一般办公室照明要求的220V电压,电流10A单相三级电源插座。如果需要在配线间内放置网络设备,则还应根据接线间内放置设备的供电需求,配有另外的带4个AC双排插座的20A 专用线路。此线路不应与其他大型设备关联,并且最好先连接到UPS,以确保对设备的供电及电源的质量。

设备选择

数据主配线架MDF位于网络中心机房,作为IDF汇聚层接入点,连接各楼层IDF,数据主配线架采用24口模块化RJ45插口式配线架连接本区域楼层的水平电缆;光纤主配线架采用24口光纤互联单元,连接来自各楼层的数据骨干光缆。语音机房位于程控机房,采用110型双绞线配线架连接电话中继线、直线、程控交换机的分机线,以及来自各楼层分配线间的语音骨干铜缆(大对数UTP)。所有配线架均安装在42U 19”机柜上。

14

下面,我们就设备间所用到的产品特点做一下介绍:

10.1、24口光纤配线架

?抽屉式结构,节约空间,易于安装

?背面双孔进线,光纤进出灵活,盘绕空间充裕

?安全的保护设计,适合于各种光缆和适配器的端接和安装

?支持ST、LC、SC、FC快接式光纤模块

?配置不同类型六口光纤模块插座,可同时混配不同类型的快接式光纤模块?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制作,表面喷塑处理

10.2、19英寸标准机柜及附件

新一代开发式可拆装机柜,具有下列特点:

1、整机静电粉末喷塑,前后双开网孔门。

2、可拆装式、全开放式结构,安装方便,造型

美观,曲线流畅。

3、机柜采用优质冷轧钢板成型,受力分配均匀。

4、安装板的深度及搁架高度可任意调节。

5、前、后、旁门快速拆卸,可做多台拼接使用。

6、底座配置四个方向脚轮和可调支撑螺钉。

7、机柜内是框架结构,可安装模块化跳线盘,有源设备,连接模块等,

并为整理电缆和跳线提供方便

15

四、计算机接入系统

1、概述

XXXXXXXXXX网络系统建设应在实用的前提下,应当在投资保护及长远性方面做适当考虑,在技术上系统能力上要保持五年左右的先进性。根据以上描述,结合XXXXXXXXXX弱电建设,在充分考虑到技术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后,建议选择千兆以太网为目标,构建XXXXXXXXXX的网络建设,设计“骨干千兆冗余、千兆交换桌面”的网络拓扑结构,根据需求分析,结合对应用系统的考虑,提出本期网络系统的设计目标: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可管理、可增值的智能安全网络。

2、需求分析

技术应用及需求分析

根据应用分析,特定的应用必须要有特定的技术来实现,才能得到预期的应用效果。网络的主干应该是高性能的交换式结构,而且具有较高的系统扩展能力(如双引擎模块、端口数量)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如万兆、千兆以太网)。

弱电投标文件-技术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论戈尔什科夫的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现实意义_以海权理论为视角_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