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理试卷
一、单选题
1.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B.镀锌铁镀层破损后,铁更容易被腐蚀
C.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氢能,不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B.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3. 下列无色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a+、MnO4-、SO42-B.Al3+、Cl-、SO42-、AlO2-
C.Na+、Ba2+、Cl-、Br-D.Fe3+、NH4+、SCN-、HCO3-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1 mol·L-1NaCl溶液含有N A个Na +B.1 L 0.1 mol·L-1氨水含有0.1N A个
OH-
C.电解饱和食盐水若产生2 g氢
气,则转移2N A个电子
D.将0.1 mol氯化铁溶于1 L水中,
所得溶液含有0.1N A个Fe3+
5. 室温下,pH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份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使温度都升高20 ℃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
C.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D.加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6.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 OH-;ΔH >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
7. 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热的Na2CO3溶液去除油污:CO32- + H2O ===HCO3- + OH-
B.用Fe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 + S2-===HgS↓
C.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 + NO C + NO2
D.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 + 3H2O Al(OH)3(胶体)+ 3H+
8. 对于常温下pH=12的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mol·L-1
B.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pH=2盐酸后溶液呈酸性
C.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可以促进氨水的电离,溶液的碱性增强
D.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使混合液的pH=7,混合液中c(NH4+)>c(Cl-)
9. 下列实验操作或所记录的数据合理的是
A.NaOH溶液可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一学生用pH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为2
C.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10. 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①适量NH4NO3 ;②适量NaCl;③适量氨水;④适量NaOH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1. 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时溶液中SO42-移向Cu极
B.构成原电池时Cu极反应为: Cu﹣2e-===Cu2+
C.构成电解池时Fe极质量既可增也可减
D.a和b分别接直流电源正、负极,Fe极会产生气体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精炼铜时粗铜做阴极,纯铜做阳极
B.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C.钢铁的腐蚀通常为电化学腐蚀,该腐蚀过程中负极反应为:Fe–3e-===Fe 3+
D.氯碱工业和金属钠的冶炼都用到了NaCl,阳极反应都是:2C1一–2e-===C12↑
1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①②③
14.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乙基丙烷B.CH3CH2CH(OH)CH3 2-丁醇
C .间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
15. 抗生素药物“芬必得”的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芬必得”主要成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3H18O2
B.该物质属于芳香烃
C.该物质属于羧酸类有机物
D.该物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二、多选题
16. 反应A(g)+B(g)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三、单选题四、多选题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H 减小
C .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 .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增大
17.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 2+2H 2O +4e -===4OH -
B .以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 +3OH --3e -===Al(OH)3↓
C .以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保持不变
D .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18. 25 ℃时,在含有Pb 2+、Sn 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 2+(aq)
Sn 2+(aq)+Pb(s),体系中c(Pb 2+)和c(Sn
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 2+)增大
B .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 2+)增大,说明该反应ΔH >0
C .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2
D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 3)2固体后,c(Pb 2+)变小
19. 对于0.1mol?L -1(NH 4)2SO 4溶液,不正确的是
A .c(NH 4+)> c(SO 42―)
B .c(NH 4+)+ c(NH 3?H 2O)= 2c(SO 42―)
C .c(NH 4+)+c(H +)= c(SO 42―)+ c(OH ―)
D .加入少量NaOH 固体,c(NH 4+)增大
五、填空题20.
根据下列实验设计及有关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现象结论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活动性:Al >Fe >Cu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氧化性:Cl 2>Br 2>I 2 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Ag 2S ) 溶解性:AgCl >AgBr >Ag 2S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酸性:HCl >H 2CO 3>H 2SiO 3
A .A
B .B
C .C
D .D
21. 工业上“固定”和利用CO 2能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可用CO 2生产燃料甲醇:
CO 2(g)+3H 2(g) CH 3OH(g)+H 2O(g) △H =-49.0 kJ·mol -1
(1)在相同温度和容积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n(CO 2)∶n(H 2)∶n(CH 3OH)∶n(H 2O)=1∶3∶1∶1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H 2的消耗速率与CH 3OH 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
D .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2)一定温度下,将6 mol CO 2和8 mol H 2充入2L 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实线)。图中数据a(1,6)代表的意思是:在1 min 时H 2的物质的量是6 mol 。
①a点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1~3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
②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时,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曲线I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
(3)甲醇可用于制作燃料电池,若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2. (12分)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 CO(g)+H2(g) ΔH>0,以上反应达到平衡后,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以下措施有利于提高H2O(g)的平衡转化率的是。
A.升高温度B.增加碳的用量
C.加入催化剂D.用CO吸收剂除去CO
(2)将一定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温度/℃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H2O CO H2CO
900 1.0 2.0 0.4 1.6 3.0
通过计算求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把水煤气中的混合气体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较纯H2用于工业合成氨。已知:
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1
2N2(g)+6H2O(l)4NH3(g)+3O2(g) ΔH=" +1530.0kJ" /mol
①氢气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比实验Ⅰ的温度要高,其它条件相同,请在下图中画出实验Ⅰ和实验Ⅲ中NH3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并作必要的标注。
23. (13分)无水AlCl3易升华,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等。工业上由铝土矿(A12O3、Fe2O3)为原料制备无水AlCl3的工艺流程如下。
(1)氯化炉中Al2O3、C12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实验题(2)用Na 2SO 3溶液可除去冷却器排出尾气中的Cl 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标准状况下,吸收112L Cl 2需要 molNa 2SO 3。
(3)工业上另一种由铝灰为原料制备无水AlCl 3工艺中,最后一步是由AlCl 3·6H 2O 脱去结晶水制备无水AlCl 3,实现这一步的操作方法是在 (填试剂)中加热。
(4)工业上铝土矿经提纯后可冶炼铝,写出在950-970℃和冰晶石作用下进行电解制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 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