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2.评赏读后感习作。
3.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写读后感的兴趣。
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彼感动我,我感动你,这节课,我们学写读后感,上课!
二、读后感的定义:
什么是读后感,我们的教材上,对读后感给予了这样的定义。现在,请大家齐声朗读这个定义;
好,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知道,读后感是我们先阅读某个作品,作品内容是我们触动,受到启发,然后,我们把受到的触动、得到的启发写出来,就成了读后感。
作品中触动我们,使我们受到启发的内容,我们称之为感点。
三、释“感”
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感,动人心也。而“动人心者,必亦心也”,这是我说的哈!
作品感人之处,必是作者用心之处!而作者用心之处,不外三种:正能量的歌咏、负能量的批判;真挚、美好情感的抒发;各种巧妙手法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就是能触动我们、启发我们的动人之心,就是能触动我们、启发我们的感点!
四、拟题的建议:
读后感写作时,首先需要拟题。之前我们的预习作业,要求完成练习一中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的一则随感,写《背影》的共有20篇,拟题状况大家看一看:……有3篇是这样拟题的:
写其他课文读后感的一共23篇,直接用……的有20篇;还有三位同学是这样拟题的……
读后感拟题,直接写“读《……》有感”与采用正副两个题目的形式均可,但老师主张采用正副双标题的形式,能突出作品感点,更能感染人,更能在众多《读后感》中脱颖而出!
五、读后感之框架
读后感属于议论文中的一种,写作时,有基本的框架。标题我们刚才已经介绍了。读后感的正文,可以大致分为这五个部分:……(线索)……要对整篇读后感进行升华!这五部分中,点、概,属于读后感中“读”的部分;议、联、结的部分,属于读后感中的感的内容!在一篇读后感中,感的部分要比读的部分重要!(线索)
六、为什么“感”大于“读”呢?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毛主席和廿四史的故事:……《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价值很高,而且深受读者欢迎和喜爱,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毛主席的一些评点:这些评点充满了真知灼见,许多看法发前人之所未发,看毛主席的评点,增长智慧,运用在工作、生活中,很有帮助,
如果毛主席读廿四史,没有什么真知灼见,没有什么充满智慧的新见解,新看法,只是重复前人的观点,甚至只是对书籍本身做些简单的重述、赞美,那人们绝对不会对《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有多大兴趣的。
同样,写读后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原文的概括、复述、赞美上,应该以“感点”为引,引申出有价值、有新意的观点出来,并用以指导大家的实际工作或生活。
1
七、范文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篇比较规范的《读后感》:
八、读后感之忌
读后感写作时,也有忌讳:
九、记忆口诀
没敢现,盖妖精,隐四海,练十级,批评劝勉鼓动行!
名感线,概要精,引“四海”,联实际,批评劝勉鼓动行!
十、自我批评:
十一、不会联系实际作业小练习:
十二、为“成功与精彩”点赞!
评了3篇习作,下面我们再来为“’成功与精彩’点赞!”,我们这次的预习习作,也有很不错的作品,成功与精彩之处,值得点赞!
十三、读后感的重要性:
彼感动了、影响了我,我就要感动、影响你——亲爱的读者
心与心,联系在一起
我们的心灵、生命,一起呼吸,一起律动
世界,说不定因一篇“读后感”而得以改变!
十四、作业:
对自己的“读后感”进行诊断,修改、重写,希望:能在我们的作品中,诞生影响世界巨著!——如今做不到,今后也一定要做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