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第 1 页 共 3 页
初中数学第 1 页 共 3 页
初中数学 1 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八年级下册第17章第三节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是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7章中的一节重要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是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重要依据,且在研究不等式,二次三项式,二次函数、二次曲线及求某些函数的值域或极值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中学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根的判别式,并会判断方程的根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它的应用,它是前面知识的深化与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在毕业考试及升学考试中是一个不可少的考试知识点,所以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个基础知识。因此本节内容不仅在本章中,而且对于本册教材整个代数部分来讲都用着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的处理: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判别式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极的情况。
2.学会运用判别式求符合题意的字母的取值范围和进行有关的证明。
3.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和灵活性。
4.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5.通过例题教学,渗透分类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判别式求出符合题意的字母的取值范围。
2.教学难点:教科书上的黑体字“一元二次方程 ,当Δ>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没有实数根”可看做一个定理,书上的“反过来也成立”,实际上是指它的逆命题也成立。对此的正确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可以把这个逆命题作为逆定理。
三、教学构想:
本节习题课教学主要运用讨论法和引导法,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由浅入深、
初中数学
第 2 页 共 3 页
初中数学第 2 页 共 3 页
初中数学 2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四、教法、学法: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上采用教师启发、诱导,学生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研究,引发学生的思考、质疑、解疑,课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变式训练、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批判思维、发散思维,并让学生逐步学会分类、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为了体现二期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的引入和新授中充分地考虑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注重由学生自己探索,让学生参与发现、不完全归纳验证以及演绎证明等整个数学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的选择:
采用电教手段,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流程:
1.回顾与检测:
通过提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怎样利用判别式判断方程解的情况。并用 (x-2)(x-5)=16来进行检测。
2.例题讲解:
要求学生不解方程,判别方程根的情况。由于这三个方程比较简单,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要想判别方程根的情况,只要求出Δ即可判别,于是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解答。。重点强调先要把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确定a 、b 、c 的值。
3.变式练习:
(1)小题是基础题,目的是为了巩固判别式的运用。(2)是先求出Δ的值,进一步对绝对值、二次根式进行化简,也是对本节知识的引申。(3)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