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16 页
目录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720地理科学导论之遥感导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
题(一) .................................................................................................................................. 2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720地理科学导论之遥感导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
题(二) .................................................................................................................................. 5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720地理科学导论之遥感导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
题(三) .................................................................................................................................. 9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720地理科学导论之遥感导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
题(四) ................................................................................................................................ 12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720地理科学导论之遥感导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
题(五) (15)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16 页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720地理科学导论之遥感导论考研仿
真模拟五套题(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2019考研初试学员使用,严格按照该科目历年常考题型及难度仿真模拟;
2-资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一、名词解释
1. 被动遥感。
【答案】被动遥感是指运用遥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的反射和辐射电磁波谱,并根据其特征对目标物探测的遥感技术。被动遥感主要利用可见光、红外等稳定辖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降到最低。
2. 数据采集。
【答案】数据采集是指将地球表层目标地物的分布位置与属性通过输入设备输入计算机,成为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操作与分析的数据的过程。
二、简答题
3. 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
【答案】我们之所以能用遥感技术识别不同地物,是因为不同地物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同类地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性。具体而言,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存在差异,而同类地物的光谱相似,但随着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当遥感器接收到这些来自于不同地物表现出的不同差异的电磁波,再把它记录下来后,人们就可以根据这种差异来识别地物了。
4.
假定恒星表面的辐射与太阳表面辖射一样都遵循黑体辐射规律。如果测得到太阳辐射波谱的
,北极星的
,试计算太阳和北极星的表面温度及每单位表面积上所发射出的功率是多少?
【答案】(1)根据维恩位移定律
可得: 太阳表面温度为:
北极星表面温度为:
(2)根据斯忒藩_玻尔兹曼定律可得:
太阳每单位表面积上所发射出的功率为:
北极星每单位表面积上所发射出的功率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16 页 5. 阐述辑照度I ,辐射出射度M 和辐射亮度L 的物理意义,并说明其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
【答案】(1)辐照度(I)
辐照度是指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单位为,其中S 为面积。
(2)辐射出射度(M)
辐射出射度是指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单位为,SS 面积。 (3)辐射亮度(L)
假定有一辐射源呈面状,向外辐射的强度随辐射方向而不同,则辐射亮度L 定义为辐射源在某一方向上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4)异同点
辐照度(I)与辐射出射度(M)都是辐射通量密度,都与波长有关。但是I 为物体接收的辐射,M 为物体发出的辐射。辐射亮度(L)是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与角有关。
6. 结合地物光谱特征解释比值运算能够突出植被覆盖的原因(可以合理假设数据,结合数据进行说明)。
【答案】(1)比值植被指数
式中NIR 、R 分别为遥感图像中近红外波段与红光波段的反射值。
(2)根据植物的地物光谱特征,比值运算能够突出植被覆盖的原因如下:
对于由绿色植物叶肉组织引起的近红外强反射和由叶绿素引起的红光吸收,使其NIR 与R 值有较大的差异,RVI 值高,色调较浅。而对于无植被的地面因不显示这种特殊的光谱响应则RVI 值低,色调较深。因此,比值植被指数能增强植被与土壤背景之间的辐射差异,一般土壤有近于1的比值,而植被则会表现出高于2的比值,从而能够突出植被覆盖。
三、论述题
7. 请结合所学遥感知识,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答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有:
(1)波谱分辨率提高,波谱范围增加,技术成熟。
随着热红外成像、机载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和高分辨力穿透雷达、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日益成熟,遥感波谱域从最早的可见光向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微波方向发展,波谱域的扩展将进一步适应各种物质反射、辐射波谱的特征峰值,满足波长的宽域分布。
(2)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在时间分辨率上从几小时到18天不等,形成一个多时相多分辨率的互补系列。
(3)随着高空间分辨率新型传感器的应用,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从lkm 、500m 、250m 、80m 、30m 、20m 、10m 、5m 发展到lm ,军事侦察卫星传感器则可达到15cm 或者更髙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提高,有利于遥感影像精度的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计算机分类的难度。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16 页 (4)高光谱遥感的发展,使得遥感波段宽度从早期的(黑白摄影)、(多光谱扫描)发展到5nm (成像光谱仪),遥感器波段宽度窄化,针对性更强,可以突出特定地物反射峰值波长的微小差异。同时,成像光谱仪等的应用,提高了地物光谱分辨力,有利于区别各类物质在不同波段的光谱响应特性。
(5)机载三维成像仪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和应用,将地面目标由二维测量为主发展到三维测量。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16 页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720地理科学导论之遥感导论考研仿
真模拟五套题(二)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2019考研初试学员使用,严格按照该科目历年常考题型及难度仿真模拟;
2-资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一、名词解释
1. 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答案】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2. 空间采样。
【答案】空间采样即确定空间采样间距,将图像进行空间分割使之成为由多个格网单元构成的图像的过程,其中每个格网单元分别代表一个像素点,对应连续变化的亮度、颜色或者其他模拟量。
二、简答题
3. 中国遥感事业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特点?
【答案】中国遥感事业的成就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遥感应用领域进行了广泛探索和应用试验研究。
(2)遥感广泛渗入各地区和各业务部门。
(3)遥感在应用领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各行业和地方组建的遥感应用机构达数百个,组成了庞大的遥感科技队伍。
(5)在遥感专业出版物方面产生了大量优秀成果。
(6)遥感教育事业成绩斐然。
4. 什么叫地球同步轨道?什么叫太阳同步轨道?
【答案】(1)地球同步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是指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的顺行人造地球卫星轨道。不考虑轨道摄动时,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天相同时刻经过地球上相同地点的上空,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轨道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
(2)太阳同步轨道
太阳同步轨道是指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轨道倾角(轨道平面与赤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6 页,共 16 页 道平面的夹角)接近90度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太阳同步卫星在两极附近通过,因此又称之为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轨道。
5. 请简述常见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
【答案】常见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如下:
(1)健康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 ①在可见光的
附近有一个反射率为10%~20%的小反射峰,在和附近有两个明显的吸收谷。 ②在
处,反射率急剧增高。 ③在近红外波段
之间形成一个反射率可达40%或更大的反射峰。 ④在和处有三个吸收谷。 (2)土壤的反射波谱特征
①颜色浅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反射率,颜色深的土壤具有较低的反射率。
②在干燥条件下同样物质组成的细颗粒的土壤表面比较平滑,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而较粗的颗粒具有相对较低的反射率。
③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越高,其反射率越低。
④土壤中水的含量增加,会使反射率曲线平移下降,并有两个明显的水分吸收谷,但当土壤水超过最大毛管持水量时,土壤的反射光谱不再降低,而当土壤水处于饱和状态或过饱和状态,使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在地表平坦时,接近于镜面反射,其反射率反而增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