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888政府经济学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一) (2)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888政府经济学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二) (8)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888政府经济学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三) (15)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888政府经济学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四) (21)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888政府经济学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五) (27)
第1 页,共33 页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888政府经济学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一)
注意:①本试题所有答案应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②答卷需用黑色笔(钢笔,签字笔,圆珠笔)书写,用铅笔、红色笔等其他颜色笔答题,
试题作废;
③答卷上不得做任何与答题无关的特殊符号或者标记,否则按零分处理;
④考试结束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一、概念辨析题
1.集权制与分权制
【答案】集权制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分权制与集权制相对,指的是一种权力分散的政治体制,在中央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的一定程度的分散,在地方表现为不严格受制于中央,而在权力上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1)二者的相同之处是:
①它们都是政体的形态,即对国家进行统治的方式。
②它们都与权力的分配和行使有关,以不同原则掌握和分配国家权力。
(2)二者的不同之处是:
①权力掌握的主体不同。集权制下中央和高一级机关掌握更大权力,分权制下地方则有更大权力。
②运行过程中的主体不同。集权制下许多决策都由中央和上一级机关作出,地方和下级部门只是履行上级命令。分权制下中央只在关键性决策上做决定,地方和下级有较大的自主性和决策权。
③适应的国情不同。集权制适应地方势力较为分散,并且地方缺乏决策能力的国家,
有利于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分权制适应于地方自主性和决策能力较强的国家,能充分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
二、简答题
2.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答案】共同利益是指在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而特殊利益则是指利益主体之间有差别的利益要求。特殊利益与共和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主要体现在:
(1)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相伴而生,紧密相连,共同反映着利益关系的两面。特殊利益是共同利益得以形成的基础,共同利益是特殊利益的融合与升华。对于特定的利益关系和处于该利益关系中的利益主体而言,特殊利益常常表现为非根本性利益,而共同利益对于该利益关系和利益主体来说具有更加重要、更加根本的意义。
(2)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两者之间存在着恒常的矛盾与张力。共同利益的实现有时要以牺牲特殊利益为代价。但是,其两者并不天然地构成利益矛盾,只有在扭曲一种需要和利益来实现另一种需要和利益,即不合理地分割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利益时,它们之间的矛盾才会发生。
第2 页,共33 页
3.分析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异同点。
【答案】(1)①政治统治是政治行为主体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予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卞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关系的一种行为。
②政治管理是政治行为主体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施对十社会的管理的行为。(2)它们的相同点体现在:
①行为主体相同。在同一个政治共同体内,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主体都是由这一共同的政治权威主体来完成。
②行为原因相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都是权力制约关系中的矛盾性与同一性的要求。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力地位和制约关系,同时把这种权力地位转化为权威和服从关系,权利主体需要政治统治。同样,政治管理虽是协调个主体的利益,手段有所弱化,但是其根本的原因是一致的。
③根本的目的相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权利主体的制约和权威地位。保障社会的有序发展。
(3)它们的不同点体现在:
①出发点不同。
政治统治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和制约关系为出发点;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而进行的行为。
②方式不同。
政治统治有强治、法治、绩治、理治、德治、心治等方式。政治管理从管理的层面上来说则有政治规划、政治决策、政治组织、政治指挥、政治监督等。
③功能小同。
政治统治主要是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权力地位、保证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安全、保持和维护既有政治关系的存续、保障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等等。
政治管理在政治行为中的作用主要有:
a它是政治统治得以强化和巩固的基础
b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的社会实现机制
c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
d政治管理是社会有序运行的积极保证
e政治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4.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
【答案】压力集团又称为政治性利益集团,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
第3 页,共33 页
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压力集团是垄断时期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是对于以普选制、代议制和政党政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补充。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的组织体现。
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具有政治社团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1)压力集团数目和种类繁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政治生活中压力集团数目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压力集团的种类也日益繁多,它不仅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而且有外国利益压力集团,不仅涉及社会的重大问题,而且涉及人们的生活爱好。
(2)压力集团活动范围广泛。压力集团起初的活动对象主要是议会议员,其活动大多集中在影响立法过程方面。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压力集团的活动范围得到了大大扩展,它在影响议会活动的同时对行政过程、司法过程也施加影响,同时,它还影响议员、行政首脑和法官的选举和任命,影响政党的活动过程。
(3)压力集团相互之间利益对立,在政治活动中相互排斥。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首先是以阶级利益对立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利益集团之间及它们与政府之间也是相互倾轧、相互争夺,勾心斗角的。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之间的这种对立和排斥,使得它们主要以压力方式影响政治。
(4)压力集团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压力集团已经成为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资本主义国家往往给予压力集团以法律依据,并运用专门的法律加以管制。
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的性质。虽然资本主义压力集团为劳动人民表达自己的利益进行合法政治斗争提供了一种途径和形式,可是,它既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利益基础一一资本私有制,一也没有改变垄断集团甚至少数政治经济寡头控制政治的格局。这一体制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拥有雄厚的资本,而且毫无代表性可言,它服务于少数人的利益。所以毋宁说,压力集团是资产阶级统治手法的变换,归根结底是为其政治统治服务的。
5.分析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异同点。
【答案】政治统治是政治行为主体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予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关系的一种行为。
政治管理是政治行为主体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的行为。(1)它们的相同点体现在
①行为主体相同。在同一个政治共同体内,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主体都是由这一共同的政治权威主体来完成
②行为原因相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都是权力制约关系中的矛盾性与同一性的要求。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力地位和制约关系,同时把这种权力地位转化为权威和服从关系,权利主体需要政治统
第4 页,共3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