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项目
推广应用建筑业新技术综合报告
1
XX项目
推广应用建筑业新技术综合报告
一、工程概况
XX项目由XX公司施工总承包。本工程位于XX合地块,建筑总面积6.6万m2,地下两层建筑面积约为XX万㎡,地下室负一层为超市及配套设备用房,负二层平时为车库,战时局部为核6常6级甲类人防物资库;XX地上5层,主要功能为商业,建筑面积约为2.4万m2,建筑总高33.4m;XX地上15层,主要功能为酒店,建筑面积约2万m2,建筑总高74.4m。外立面均为玻璃加铝板组合幕墙,外墙保温均采用90厚不燃型复合膨胀聚苯乙烯保温板,屋面均采用难燃型挤塑聚苯板。
本工程基础为天然地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工程于XX年XX月XX日开工,XX年XX月XX日竣工。
安装工程由给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喷系统、暧通系统、电力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系统组成。
建设单位:XX;
监理单位:XX;
设计单位:XX;
勘察单位:XX;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XX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2
项目部制定的管理目标为:
质量目标——争创“长安杯”。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和中毒事故的发生,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内。
创新技术应用目标——“陕西省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工程”
二、创新技术管理措施
1、成立技术创新小组
为把本工程建成技术一流、管理科学、质量上创优的样板工程,同时达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目的,我公司在开工之初,成立“十项”新技术推广应用小组。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部门管理人员参加的项目科技进步小组,协调各项工作实施、总结。
3
2、技术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XX有限公司管理手册》建立项目技术管理责任制,明确分工。贯彻落实手册中技术策划办法、技术标准管理办法、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管理办法、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管理办法、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管理办法等。
3、新技术应用推广措施
1)组织机构
企业成立科技示范工程领导小组。
企业成立以总工为首负责具体业务指导的科技示范工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审查、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总结、验收、报评工作。
项目部成立科技示范工程实施小组
项目经理要亲自抓科技、用科技,在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
4
总工为副组长,各专业工程师参加的科技示范工程实施小组,具体负责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及具体执行和落实工作,定期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工作,并对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2)保证措施
组建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项目经理部,把科技示范推广应用情况作为考评项目班子业绩的主要内容。
建立技术保证、监督、检查、信息反馈系统,调动测量、质量、安全、施工技术等各个部门,有关人员严格要求,积极工作,将动态信息迅速传递到项目决策层,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顺利实施。严谨、细致、确保每项工作优质高效完成
新技术推广应用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任何一项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均应认真分析,调查研究,有的放矢,既要确定目标,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①熟悉图纸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②做好方案论证工作,针对拟采用的技术编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
③充分发挥QC小组攻关作用,群策、群力,攻克技术难关。
4、全过程策划
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实施前进行全方面策划。根据合同约定、工程特点、管理目标、环保要求等,对本工程科技推广与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方案优化、工艺标准、成本分析等方面进行对比,确定本工程推广应用新技术计划。
5
6 5、全员参与
项目总工组织、技术部牵头、全员参与,构成本项目科技推广与应用活动的组织模式。制定岗位责任,使各项工作质量均得到保证。科技推广与应用给项目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员工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也可以得到相应提高。
三、创新技术应用情况
1、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1.1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本工程莱科国际地下二层至三层框柱及剪力墙采用C60高强混凝土,浇筑方量1630m 3。
应用效果:
1)通过应用此技术,保证了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2)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1.2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7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1. 提前和预拌砼厂家协商和约定,供应本工程的砼正式进入冬季施工后,要保质保量的予以供给;
2.对材料和材料加热的要求严格按《建筑工程冬期施I 规程》(JGJ104- -2011)相关条款执行;
3.混凝土拌和物及组成材料的加热最高允为消除混凝土温差、收缩应力所产生有害裂缝问题,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
4.施工前编制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专项方案,按照施工方案合理划分施工流水段;
5.提前预埋测温孔,施工过程中工人采用倒班制进行;
6.专人疏导交通、协调发料进度;施工期间处于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至关重要,混凝土覆盖毛毡、薄膜、洒水和喷淋养护等措施;
8 1.3 热轧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本工程基础底板、外墙,结构梁、板、柱及核心筒墙体主要采用HRB400E 钢筋,总用量为5400t ,应用规格从直径8mm ~28mm 。
1.4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本工程基础筏板采用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工艺,该工艺是用连接套筒先将带有直螺纹丝头的两根待连接钢筋使用管钳或安装扳手施加一定拧紧力矩旋拧在一起,然后用专用扭矩扳手校核拧紧力矩,使其达到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规定的各规格接头最小拧紧力矩值的要求,并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正反丝型、异径型接头安装后的单侧外露螺纹不宜超过 2P ,对无法对顶的其他直螺纹接头,应附加锁紧螺母、顶紧凸台等措施紧固。
该技术在基础及主体共使用61244个接头。
9 1.5 预应力技术
本工程在施工前期,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部分边坡上部动荷载严重区域进行了预应力技术进行支护,预应力筋采用
1.6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钢筋的锚固是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一项基本技术。钢筋机械锚固技术为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锚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械锚固方法,将螺帽与垫板合二为的锚固板通过直螺纹连接方式与钢筋端部相连形成钢筋机械锚固装置。其作用机理为:钢筋的锚固力由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和锚固板的局部承压力共同承担(原理见图3.8)或全部由锚固板承担。
2.技术指标该技术相比传统的钢筋机械锚固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应用钢筋锚固板,可减少钢筋锚固长度40%以上,节约锚固钢筋40%以上;在框架节点中应用钢筋锚固板,可节约锚固用钢材60%以上;锚固板与钢筋端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快捷,质量及性能易于保证;锚固板具有锚固刚度大、锚固性能好、方便施工等优点,有利于商品化供应;
几种新型的混凝土框架
10 顶层端节点与中间层端节点钢筋机械锚固的构造形式,可大大简化钢筋工程的现场施工
2、模板脚手架技术
2.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本工程结构施工阶段采用盘销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最大爬升高度为:道科广场25000m 2、莱科国际至30000m 2,地下室11000。应用数量约6.6万m 2。
实施效果:
1)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将核心筒进行全封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安全系数。
2)采用该项技术,节约了超高层核心筒的施工工期;施工过程中,施工速度最快达到5天/1层。
2.2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本工程梁板模板全部采用15㎜厚高强度竹胶板,实现了清水砼,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且地下室墙体不抹灰,对用户而言增大了使用面积,对公司而言解决了砼墙面抹灰空鼓开裂的质量通病。施工操作方便,刚度好,支设模板质量高,混凝土质量好,达到清水砼效果。
3、钢结构技术
3.1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本工程道科广场屋面采光顶、雨棚及室外钢楼梯为钢结构,选用高强度钢材(屈服强度ReL≥390Mpa),可减少钢材用量及加工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要求钢材具有高的塑性变形能力,选用低屈服点钢材(屈服强度ReL=100~225Mpa)。
11
12 3.2 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本工程道科广场屋面采光顶、雨棚及室外钢楼梯为钢结构,在进行防腐涂装,采用滚涂、空气喷涂等方法,防火涂装为薄涂型,底涂层(或主涂层)采用重力式喷枪喷涂,其压力约为0.4MPa 。面涂层装饰涂料为喷涂和滚涂。加工涂装完毕,现场安装后,针对节点区域及损伤区域需进行二次涂装。
4、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4.1基于BIM 的管线综合技术
本工程地下室管线较多,各专业管道走向复杂,项目拟利用BIM 技术优化管道布置,减少各专业管道的碰撞,缩短工期。
机电工程施工中,许多工程的设计图纸由于诸多原因,设计深度往往满足不了施工的需要,施工前尚需进行深化设计。机电系统各种管线错综复杂,管路走向密集交错,若在施工中发生碰撞情况,则会出现拆除返工现象,甚至会导致设计方案的重新修改,不仅浪费材料、延误工期,还会增加项目成本。基于BIM 技术的管线综合技术可将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模型整合,可很方便的进行深化设计,再根据建筑专业要求及净高要求
将综合模型导入相关软件进行机电专业和建筑、结构专业的碰撞检查,根
13 据碰撞报告结果对管线进行调整、避让建筑结构。机电本专业的碰撞检测,是在根据“机电管线排布方案”建模的基础上对设备和管线进行综合布置并调整,从而在工程开始施工前发现问题,通过深化设计及设计优化,使问题在施工前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