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期的图象;(3)结合正弦函数单调性,可以求出函数的最值。
【详解】(1)根据表中已知数据,解得,
,,数据补全如下表:
函数表达式为.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一个周期的图象见下图: (3)令,,则, 则
,,可转化为,, 因为正弦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故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由于
时,;时,, 故当时,;当
时,.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 19.已知函数
. (1)求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
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 (3)若,,求
的值. 【答案】(1);(2)
,;(3) 【解析】
【分析】
(1)利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对函数的表达式进行化简,进而可以求出周期;(2)利用正弦函数对称轴与对称中心的性质,可以求出函数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3)利用题中给的关系式可以求出和,然后将展开求值即可。
【详解】(1).
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由于,
令,,得,
故函数的对称轴为.
令,,得,
故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3)因为,所以,
即,
因为,所以,
则,,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周期、对称轴、对称中心,及利用函数的关系式求值,属于中档题。
20.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当时,方程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求的最小值.【答案】(1);(2);(3)
【解析】
【分析】
(1)由余弦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即可求出;(2)利用函数
的性质,结合
在时的单调性与最值,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3)先求出的解析式,然后利用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是奇函数,可求出的最小值。
【详解】(1)由余弦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
得,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则,,,
所以当时,函数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
即当时,方程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时。
(3)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
得到,则是奇函数,
则,
即,,
则
因为,所以当时,.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图象的平移变换,属于中档题。
21.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
(1)求的值并求函数的值域;
(2)若关于的方程有实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为偶函数,求实数的值.
【答案】(1)(2)(3)
【解析】
【分析】
(1)函数图象过,代入计算可求出的值,结合对数函数的性质可求出函数的值域;(2)构造函数,
求出它在上的值域,即可求出的取值范围;(3)利用偶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
【详解】(1)因为函数图象过点,所以,解得.
则,
因为,所以,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2)方程有实根,即,有实根,
构造函数,
则,
因为函数在R 上单调递减,而在(0,)上单调递增,
所以复合函数是R上单调递减函数。
所以在上,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即,所以当时,方程有实根。
(3),是R上的偶函数,
则满足,
即恒成立,
则恒成立,
则恒成立,
即恒成立,
故,则恒成立,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的应用,及对数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22.已知函数.
(1)当时,求该函数的值域;
(2)求不等式的解集;
(3)若对于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2)或(3)
【解析】
【分析】
(1)利用换元法并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函数值域;(2)利用换元法并结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不等式的解集;(3)将分离于不等式的一端,对另一端求它的最值,进而可以求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1)令,,则,
函数转化为,,
则二次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取到最小值为,当时,取到最大值为5,
故当时,函数的值域为.
(2)由题得,令,
则,即,
解得或,
当时,即,解得,
当时,即,解得,
故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3)由于对于上恒成立,
令,,则
即在上恒成立,
所以在上恒成立,
因为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也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它的最大值为,
故时,对于恒成立。
【点睛】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若不等式中的参数能够从其它变量中完全分离出来,且分离后不等式另一边的表达式的最值能够求出来,常用分离参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