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之乡
一是大力实施低碳经济促进工程。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生产。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沼气池建设全面铺开。二是大力实施环境友好提升工程。“十二五”期间,确保完成县下达的省级生态乡、省级重点村、市级泥草房改造示范村等创建任务。继续深化村屯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全力改善群众的宜居环境。
(三)加快建设稳定和谐的文明之乡
积极实施民生工程,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面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主要内容,住房、教育、司法专项救助衔接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提高贫困人群的社会保障水平。积极落实新医改政策,充分发挥乡、村卫生服务中心作用,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增加文化事业投入。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乡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
三、以前瞻的眼光和安排,科学谋划2011年的发展任务
2011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做好2011年的工作至关重要。
(一)扎实推进以棚室生产为目标的蔬菜基地建设
棚室经济是农村经济大发展的优势产业。我们将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把发展棚室经济作为今年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推进“菜篮子”工程,形成全乡抓棚室、突出抓基地、重点抓品牌的工作格局。一是科学规划,构建棚室生产的良好格局。以明龙路为重点,构建一个棚室生产园区,科学规划三年发展目标,在高标准、
高质量完成县政府下达的500栋棚室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再自加任务500栋,实现全年完成棚室建设1000栋,并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棚室生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媒体,广泛宣传棚室经济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促农增收、富民强村的现实意义,做到家喻户晓;同时邀请专家培训指导,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掌握棚室生产技术,使全乡农民对棚室发展形成共识。三是多措并举,开创棚室生产的良好开端。采取租、串、补、造等方法,解决棚室生产“地”的问题。通过农民自筹、政策扶持、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等多元投入,解决棚室生产“钱”的问题。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解决棚室生产“人”的问题。经过多方协调解决棚室生产中的水、电、路问题。组建蔬菜合作社,成立物流公司,解决市场流通问题。
(二)扎实推进以中心村(屯)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
坚持科学规划,注重整体推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化环境整治,构建“整洁”四合。围绕建设省级生态乡目标,进一步做好新修巷道的排水、绿化、美化工作和庭院栅栏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所在地保洁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二是拓展道路建设,构建“畅通”四合。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加快通屯、屯内路建设。通过自力更生、扶贫整村推进、争取项目等办法完成剩余村的巷道整修工作,实现全乡各自然屯内“路路通”的目标。三是推进泥草房改造,构建“宜居”四合。抓住泥草房改造优惠政策最后一年的有利契机,做好农户的思想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宣传好国家扶持政策,积极推广新
型节能材料住房,扎实推进泥草房改造工作。四是营造社会文明,构建“和谐”四合。发挥村级图书室的阵地作用,进一步提高村民的致富本领;巩固现有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的成果,进一步充实活动内容、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巩固村集体化解债务成果,把村级积累切实用于民生的改善,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三)扎实推进以“牛、粮、特、劳”为中心的“四型经济”发展格局
促进牧业经济、种植业经济、特色产业经济和劳务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转变观念、大力扶持、快速发展上做文章。一是辟建小区,扎实推进奶牛大乡上水平。通过政策倾斜、科技引导、专项推进等措施,大力推进“农转牧”战略进程,继续实行优惠政策,引导鼓励有志者投资建站,实现每个自然屯至少有一个标准化奶站的目标。不断壮大养殖规模,2011年实现奶牛存栏18,000头。二是发挥优势,扎实推进粮食产业夺丰收。发挥水资源优势,做好四合水库2万亩水田及双南灌区5万亩水田的规划开发工作。实施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完成4.2万亩的玉米膜下滴灌任务。依托抗旱保收田增产增效,实现抗旱保收田面积达到20万亩。三是依托市场,扎实推进基地建设上规模。采取政策扶持、科技引导、技术服务、典型带动等措施,做大做强“四大基地”建设。即以合胜村和永合村为主的杂粮杂豆种植基地、以丰田村为主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以东胜村为主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以长胜村和新风村为主的葵花种植基地。使“四大基地”种植总面积达到17万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50%。四是深化就业,扎实推进劳务经济促增收。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邀
请专家培训,遵循“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不断提高输出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增加劳务输出数量。2011年将输出劳动力4,500人,促农增收实现0.7亿元。
(四)扎实推进以各项便民服务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积极发挥便民服务中心的“形象窗口”作用,认真履行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群众提供亲情化和人性化服务。一是加强便民服务。着力完善便民服务中心的各项服务职能,健全便民各项制度,实行阳光政务,提高行政服务质量。二是改善办公条件。在改扩建5个村级办公场所的基础上,2011年再新建和改扩建4个,改善村级办公环境,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村规民约,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程度,增加文明村、文明户数量和档次。三是强化依法行政。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高政府公信力。
(五)扎实推进以社会各项事业为基础的党的建设
一是抓好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工程中应有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加大对党员的服务力度,切实关心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的生产生活;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努力转变干部作风,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确保2011年乡村两级换届工作的顺利完成。二是抓好各项社会事业。抓好计划生
育工作,稳定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条件,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完善乡村两级文化活动场所的设施建设,使之成为群众娱乐休闲的场所;加强科技培训、推广和运用,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加强综治和信访工作,确保全乡社会的稳定,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回顾2010年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展望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是宏伟的,放眼2011年的发展任务是艰巨的。那么,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必须以身作则地抓好落实。
一、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务必做到“五个落实”
(一)解放思想要落实到贯彻科学发展观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可行的学习措施,找准理论学习不够、工作方法不多等问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用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促进发展。牢牢把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这条主线,深化乡情认识,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质量,形成全局上下总动员,同心协力抓转型的浓厚氛围。
(二)解放思想要落实到重点项目推进上。集中精力落实好棚室生产项目,科学规划建设好永合棚室蔬菜生产园区;巩固中草药、葵花、马铃薯三大基地,做强订单农业项目;放宽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进项目,建立完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
(三)解放思想要落实到农业结构调整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农业规模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逐步引导农民向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种植业上发展。抓好以奶牛、生猪、绒山羊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发展。在有条件的村屯逐步发展设施农业和沿路观光农业。不断提高全乡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推进“一村一品”,形成具有四合乡特色的名、优、特、新主导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四)解放思想要落实到人居环境整治上。结合正在开展的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活动,抓好泥草房改造、道路硬化、村屯绿化、休闲广场、安全饮水、有线电视等硬环境建设,努力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和投资氛围。
(五)解放思想要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上。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完善卫生、文化等服务设施,改善就业、就医、就学条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平安四合”创建活动,促进全乡和谐发展。
二、抓好落实,全面实现目标,务必具备“四种态度”
(一)抓落实就要具备沉下身子的态度。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学键在市委常委会上强调,抓落实就是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明确领导干部的位置应该在哪里。做好基层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多种矛盾。
(二)抓落实就要具备只争朝夕的态度。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学键在市委常委会上强调,抓落实就是要加快节奏、只争朝夕,明确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哪里。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在各项工作尤其是当前的重点项目建设中,牢牢把握“快”字——“快字为要”,紧紧抓住“抢”字——抢开工、抢进度、抢时间。敢于正视矛盾攻坚啃硬,就能自觉地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
(三)抓落实就要具备知难而进的态度。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学键在市委常委会上强调,抓落实就是要知难而进,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迎难而上,认真探索解决办法,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职责在哪里。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与群众一道,研究问题,创新方法,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对定了的事、认准的事,要不动摇、不徘徊、不折腾,知难而进、攻坚克难,一鼓作气干到底、持之以恒抓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