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无侧限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
(C)有侧限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
四.问答题
1.表征土的压缩性参数有哪些?简述这些参数的定义及其测定方法?
2.试用现场静载荷试验的P~S曲线,说明地基土压缩变形的过程。
3.何为土层前期固结压力?如何确定?如何判断土层一点的天然固结状态?
4.什么是土的压缩性,它是由什么引起的?
5.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两者有何关系?如何利用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评价土的压缩性质?
6.试述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变形模量和固结系数的定义、定义式、用途及确定方法。
7.变形模量和压缩模量有何关系和区别?
8.简述应力历史对沉降变形的影响。
9.结合图示说明,什么是前期固结应力?什么是超固结比?如何判断土的应力历史?
10.什么是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和欠固结土?土的应力历史对土的压缩性有何影响?
11.若在埋深相同,厚度也相同的正常固结土和超固结土层上,施加同样大小的压力增量?P,它们使土层产生的压缩相同?为什么?
12.饱和粘性土地基的总沉降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按室内压缩试验结果计算的沉降主要包括哪几种?
13.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有哪些基本假设?
14.在砂土地基和软粘土地基中,建造同样的建筑物,施工期和使用期内哪些地基土建筑物的沉降量大?为什么?
15.简述应力历史对沉降变形的影响。
16.试述超固结土的计算沉降的方法。
17.试述地基最终沉降量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18.试述影响建筑物沉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9.简述地基沉降的分层总和法,并推导分层压缩量的计算公式。
20.说明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的主要假设条件,并将这些条件与常见的地基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21.试述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法步骤。
22.计算地基沉降量的分层总和法中,哪些做法导致计算值偏小?哪些做法导致计算值偏大?
23.地基的变形主要是由什么应力引起的?为何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沉降先要计算土中的自重应力?
24.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推荐法有何异同?试从基本假设、分层厚度、采用的计算指标、计算深度和结果修正等方面加以说明。
25.使用e~lgP曲线法与使用e~P曲线法求得的基础固结沉降量哪一个更合理,为什么?
26.地基的总沉降量可划分为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试问:饱和软粘土土样的室内压缩试验曲线也可划分出对应的三部分?为什么?
27.现场载荷试验的P~s曲线是否代表了基础的荷载与沉降关系,为什么?
28.Es和Eo(或记为E)称为什么?有何区别?
29.a1-2和a有何区别?对某土而言,其a1-2和a都是常量,对否?为什么?
五.计算题
1.如下图所示天然地基,该地基由粉质粘土和中砂组成,砂粘土透水,其在
8
9
水面以上的重度r=18kN/m3,在水面以下的的重度rsat=20kN/m3(饱和重度)试求:(1)原地点水位时,A-A 面上自重有效应力分布图;(2)计算由于地下水下降,引起的砂粘土的沉降量。 粉质粘土的e~P 值压力P(kPa) 孔隙比e 50 0.67 100 0.65 150 0.63 200 0.618
116kPa
2.已知原状土样高2cm ,截面积A=30 cm2,重度为19.1kN/m3,颗粒比重为2.72,含水量为25%,进行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试绘制压缩曲线,并求土的压缩系数a1-2值。
3.某超固结粘土层厚度为2m ,前期固结压力为Pc=300kPa ,原位压缩曲线压缩指数Cd=0.5,回弹指数Cc=0.1,土层所受的平均自重应力P1=100kPa,e0=0.70。求下列两种情况下该粘土的最终压缩量。 (1)建筑物的荷载在土层中引起的平均竖向附加应力?P=400 kPa ; (2)建筑物的荷载在土层中引起的平均竖向附加应力?P=180 kPa 。 4.在一正常固结饱和粘土层内取样,测得比重为2.69,密度1.72g/cm3,液限为43%,塑限为22%,先期固结压力Pc=0.03Mpa,压缩指数Cc=0.650. (1)试确定试样的液性指数,并判断其稠度状态. (2)在e~lgP 坐标上绘出现场压缩曲线.
(3)如在该土层表面施加大面积均布荷载P=100kPa 并固结稳定,问该点土的液性指数变为多少?并判断其稠度状态. (I1=1.338,流动状态; I1=0.605,可塑状态)
5.完全饱和土样,厚2.0cm,环刀面积50cm2,在压缩仪上做压缩试验,试验结束后,取出称重为173g,烘干后重140 g,设土粒比重为2.72, 求: (1)压缩前土重为多少?
(2)压缩前后土样孔隙比改变了多少? (3)压缩量共有多少?
6.某均质土层处于正常固结状态,重度为18kN/m3。试绘出下列两种情况下,该土层前期固结压力及现有竖向应力随深度的分布图(设填土及原土体地挖、填后重度相同):
(1)大面积挖除2m 厚; (2)大面积填土2m 厚。
7.用内径为8.0cm,高2.0 cm 的环刀切取未扰动的饱和粘土试样,其比重为2.70,含水量为40.3%,测出湿土重为184g,现做有侧限压缩试验,在压力100kPa 和200kPa 作用下, 试样压缩量为分别为1.4mm 和2.0mm ,计算压缩后的各自孔隙比,并计算土的压缩系数a1-2和压缩模量Es1-2。
第七章 习题 判断题
1.单元土体中破坏面上剪应力等于土的抗剪强度时,该面一般为具有最大剪
应力的那个( )
2.固结排水剪与固结不排水剪有效应力强度指标相差很大。( )
3.强超固结土在受剪过程中体积有增大的趋势,在不排水受剪时,其孔隙水
压力将减小。( )
4.以总应力法侵剪或徘水剪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即为土的有效强度指标。
( ) 填空题
1.无粘性上的抗剪强度来源于 ,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来源于 和 。 2.粘性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是 。
3.土体剪切破坏面与小主应力面的夹角是 。
4.由十字板在现场测定的饱和粘土的抗剪强度属于 的试验
5.饱和粘上的抗剪强度除受固结程度、排水条件影响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它的 的影响。
6.强超固结土在受剪时具有 趋势,孔隙水压力可能出现 值。 7.饱和粘土的不固结不排水田试验中,强度包线为 线,即u φ
等于 , 其抗剪强度等于 。
8.土的强度通常是指上的 强度。
9.一种粘性土含水量越大,其内摩擦角越 。
10.抗剪强度曲线与摩尔应力圆在A 点相切,表明A 点所代表的平面的剪应力
τ
土的抗剪强度
f
τ,即该点处于 状态。
11.土的三轴压缩试验按剪切前的固结程度和剪切时的排水程度分为三种试验方法,即 、 和 。
12.正常固结的饱和粘性土的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曲线是 。其不排水抗剪强度曲线持点是 。
13.饱和粘性土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三轴试验有 。其中 试验测得的?值最大, 试验测得的?值最小且等于 。
选择题
1.下列各组土工试验,必须使用原状土样的是( )。 含水量、塑限、液限和比重; (B)含水量、压缩系数和比重; (C)最优含水量、压缩指数和内摩擦角;
10
(D)无侧限抗压强度、压缩模量和内聚力。
2.对施工速度较快,而地基土的透水性差相排水条件不良时,可采用三轴仪的( )结果计算抗剪强度。
(A)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B)固结不排水试验; (C)固结排水试验; (D)不固结徘水试验。 3.砂土在剪切过程中( )。
(A)土体体积随剪切变形增加而增加; (B)上体体积随剪切变形增加而减小,
(C)土体体积变化与砂土密实程度和剪切位移有关。 4.土的抗剪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体中发生剪切破坏的平面,为最大剪应力作用面, (B)土体中某点做一平面元,若该面积无上的
σ
和
τ
在应力坐标上位于
两条强度线之间则表示该点处于弹性状态,未达到极限平衡; (C)土体中发生剪切破坏的平面,其剪应力等于抗剪强度;
(D)总应力强度线的内摩擦角φ总是大于有效应力强度线的内摩擦角
φ'。
5.有一个粘性土试祥,其孔隙水压力参数B =1,A =0.35,在直剪仪内作固结快剪,竖向压力P =75kPa ,破坏时剪应力τ
=43.3kPa ,假定C '=C =0,
静止土压力系数K0=1,试问破坏时剪切面上孔隙水压力多少?( ) (A)10kPa ; (B)8.5kPa ; (C)6.3kPa 。
6.一个部分饱和粘性土试祥,在200kPa 的室压下完全固结,然后在不排水
条件下把室压升至400kPa ,再增加轴压(
31σσ?)至破坏,如果土的C '=
15kPa ,
?'=19。
,孔隙水应力参数量B =0.8,A =0.36,试问土样破坏时孔
隙水压力为多少?( )
(A)160kPa ; (B)200kPa ; (C)222kPa 。
7.有一个饱和粘土试样,在室压
3σ作用下固结,然后在不排水条件下增加
轴向压力
1σ?使土样破坏,若土样的孔隙水应力参数A =1.0,试问土样破
坏时的有效大主应力1σ'为多少?( )
(A) 1σ'=3σ; (B) 1σ'=3σ+
1σ?; (C) 1σ'=1σ? 。
8.已知某土样的强度指标C '=20kPa ,?'=26。
,所承受的在主应力1σ'=
450kPa ,
3
σ'=50kPa ,试问该土样是否达到了极限平衡状态?( )
(A)没有达到; (B)刚刚达到; (C)超过。
9.现场十字板试验得到的强度与室内哪一种试方式测得的强度相当?( ) (A)慢剪; (B)固快; (C)快剪。
10.三轴试验时,土样中的孔隙水应力表达式为
)]
([313σσσ?-?+?=?A B u ,其中参数A 与土的哪一个物性指
数有关?( )
(A)重度; (B)超固结度; (C)饱和度。
11.有两个饱和粘土试样,均在室压力3σ=70kPa 应力下固结,然后在不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