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24年九年级语文毕业升学模拟考试(一)C卷(2)

2025-10-19

第6 页共14 页

①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②________(苏轼《江城子》)

③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④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六、名著与综合实践(10分) (共1题;共10分)

8. (10.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他的灵魂飞翔了二百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他不仅让他们认识了童话世界的美好和纯真,还让他们共同经历和体验过了童话世界中的现实和理想。尽管生活会让我们流下眼泪,尽管生命中有无可奈何,可是,我们会一直爱她,含泪爱她,直到永远。

正如他所说:“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1)文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国籍)作家________,“他们”是指________,“她”是指________。

(2)“他的灵魂飞翔了二百年”的意思是说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二)(14分) (共1题;共14分)

9. (14.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文山作为周杰伦的“御用词人”,其独具中国风的创作,引起了广大文学受好者的高度关注。他可能天生就

第7 页共14 页

对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怀有浓郁的思古情怀,东方古老的传说和丰富悠久的历史文物,以及一段段凄美的爱情传奇或许始终存在于他的脑际,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历史贴近感。方文山独特的思维模式以及仿古性极强的联想与想象,将我们带入了一片古意浓厚的朦胧地域。

在《青花瓷》的创作上,方文山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因五代后周皇帝对柴窑的赞语“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两句,触发灵感而得出第一句“天青色等烟雨”,加之联想与想象,想到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接着运用逆向思维,说成天青色在期待雨的来临,再以这场期待来比喻爱情里最无奈的等待,得出“而我在等你”一句。连用两个“等”字,营造了《青花瓷》中淡淡的离愁别恨的基调。

【材料二】

对于流行歌曲的写词工作,已故著名词作家陈蝶衣曾说:“歌曲作词,我可以通俗,但绝不能庸俗。”歌词创作者们应以真诚的感情,独特的审美视觉,透过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抓住有意义的题材,在开掘生活上要下纵深动夫,而不停留在矫揉造作的肤浅层面上。

【材料三】

【材料四】

如果说《中国诗词大会》是原汁原味的古诗鉴赏,那么《经典咏流传》则是流传千古的诗歌传唱。它将部分拗口的诗歌,添上了朗朗上口的曲调,人们容易记住其内容,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该诗歌。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表示,《经典咏流传》用创新的诗和歌的结合,回到了诗歌的起源,把传统文化的“过去完成时”成功转化为“现在进行时”。歌给文字带来情绪感染,而诗给歌带来更多的表情,不仅让诗歌流传,也让歌词更有文化。

“和诗以歌”,是否算为传统诗歌找到了新的传播方式?对此,《经典咏流传》节目制作方接受采访时说:“我

第8 页共14 页

们不是在展示一件件古董,我们要让经典通过我们今人的创造活起来,流行起来。”

(1)结合“材料一”,分析要创作出独具“中国风”的歌词,需要哪些条件。

(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和诗以歌”,使“歌”与“诗”相互弥补,相互促进,不仅让诗歌得到流传的载体,也让歌词更有文化价值。

B . 歌词创作,需摒弃肤浅的矫揉造作,以独特的审美观发掘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融入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做到歌词的创新。

C . 方文山创作《青花瓷》歌词的过程,印证了他独特的思维模式以及仿古性极强的联想与想象。

D . “歌曲作词,我可以通俗,但绝不能庸俗”,这句话严肃批评了当今歌曲内容空洞、过度追求娱乐性、审美价值低等现象。

(3)阅读“材料三”中的两首歌词,完成下列小题。

①“和诗以歌”是这两首歌词的特色,请指出它们分别化用了哪一首古诗词。

②仔细品味这两首歌词,思考其在化用古诗词方面有什么不同。

(4)对于歌词创作,以下两位学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你赞同谁的说法?并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及自己的音乐喜好,阐述你的理由。

小文说:“歌词创作的发展,应该向前看,只要合理利用现代元素、贴近生活即可。”

小玲说:“歌词创作,应该注重独特、合理的情感体验,传播积极的文化和精神价值!”

八、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

10. (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着?是校内的阅读、思考、互助,还是野外的漫步、远足、探险?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是发现,是感悟,是挫败……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

请以“________刷新着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

第9 页共14 页

地名、校名、人名等。

第10 页共14 页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2分,每小题2分) (共3题;共12分)

1-1、

1-2、

2-1、

2-2、

3-1、

二、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每小题2分) (共1题;共6分)

4-1、

4-2、

4-3、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 (共1题;共14分)

第11 页共14 页

5-1、

5-2、

5-3、

5-4、

四、古诗词欣赏(共4分,每小题2分) (共1题;共4分)

6-1、

6-2、

五、古诗文默写(10分,即默写8分,书写2分) (共1题;共10分)

7-1、

7-2、

7-3、

六、名著与综合实践(10分) (共1题;共10分)

第12 页共14 页

8-1、

8-2、

七、现代文阅读(二)(14分) (共1题;共14分)

9-1、

9-2、

9-3、

9-4、

八、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

10-1、

第13 页共14 页

第14 页共14 页


鲁教版2024年九年级语文毕业升学模拟考试(一)C卷(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江苏省南通中学2024┄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试卷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