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消防负荷的供电
本项目消防用电为三级负荷,厂区设消防水泵两台(露天设置,外加电机防护罩),型号为SD125-50,单台泵流量为50L/s,供水压力为0.5 MPa,扬程为56m,功率为4kW,一开一备。并设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6、设备选型
低压开关柜采用GGD固定式开关柜。无功功率补偿静电电容器选用PGJ2型。
本项目用电设备均为普通型。
7.2.4采暖、通风
本项目生产车间和仓库等场所不设取暖设施,办公室采用空调取暖。
- 10 - 山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本项目通风设计采取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以自然通风为主。
本项目建筑物建筑结构均为砖混。在厂房上部设通风窗,以自然风通风为主,设置通风机加强通风。
7.2.6 生产控制
本项目生产过程采用手动控制的方式。
7.2.7通讯
厂区设固定电话1部,可满足本项目生产、调度及日常管理的通讯需要。
7.2.8 维修、化验
1)维修
**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设专业维修人员2名,负责生产设备、设施的中小修以及日常维修及保养,大修依靠社会力量。
2)质检
本项目设质检人员2名,负责本项目原料及产品的质量检验。
7.2.9消防
7.2.9.1设计依据
1、山东省建委、省公安厅鲁建[1996]140号“关于印发《建筑防火设计专篇要点》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2.9.2 消防措施
- 11 - 山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1)总平面布置
总图设计中,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合理布局,保证各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各主要生产建筑物周围均设置消防通道,保证消防车辆能够畅通无阻,及时进行安全施救。实施地内主干道为8m,转弯半径为12m,有较大面积空场地可用于消防回车。厂区设室外消防栓2个,消防半径60m,能满足本项目的消防要求。
2)建筑与结构
在建筑与结构设计中,均按照各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及最小耐火等级要求进行防火设计。本项目车间、仓库、配电室火灾危险性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其他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为戊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在各厂房内还设有安全通道,便于发生火灾时灭火和疏散人流。
3)消防给水
(1)水消防
消防水系统: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生产性质、特点进行设计。
厂房设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由**市市政供水管网及厂区消防水池提供。消防用水量按体积最大且火灾危险性最高的生产车间计算。该车间占地面积为272m2,高度为8.5m,体积为2312m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8.2.2条和第8.3.1条的规定,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0L/s,消防水量共计25L/s。
项目用水由**市市政供水管网提供,供水总管直径为DN100,
- 12 - 山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水压为0.3Mpa,供水能力为20t/h。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6.2及8.6.3条规定,该厂区应设消防水池。火灾的延续时间为3小时,消防用水量为270m3,**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厂区设置一个容积为300m3的消防水池,能够满足本项目消防用水需要。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呈环状布置,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少于2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应能满足消防用水总量的供给要求。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设置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
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敷设,其间距不应大于60m,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20m,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的用水量按10~15 L/s计算。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地上式消火栓有1个DN150或DN100和2个DN65的栓口。室外消火栓设置防冻措施。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0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0m。建筑的室外消火栓、阀门、消防水泵接合器等设置地点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识。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对于单层厂房(仓库)和公共建筑,检修停止使用的消火栓不应超过5个。对于多层民用建筑和其它厂房(仓库),室内消防给水管道上阀门的布置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的竖管不超过1根,但设置的竖管超过3根时,可关闭2根。
阀门应保持常开,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或信号;
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栓口离地面或操作基面高度宜为 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
- 13 - 山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墙面成90°角;栓口与消火栓箱内边缘的距离不应影响消防水带的连接;
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50.0m。同一建筑物内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枪和水带。每条水带的长度不应大于25.0m;
室内消火栓、阀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永久性固定标识
厂区原设消防水泵两台(露天设置,外加电机防护罩),型号为SD125-50,单台泵流量为50L/s,供水压力为0.5 MPa,扬程为56m,功率为4kW,一开一备。设消防水池1个,容量为300m3,能够满足本项目消防用水的需要。
(2)化学消防
在本项目区根据不同工段、不同工艺要求和火灾危险等级,在生产车间、仓库按规范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在配电室、化验室设置二氧化碳灭火器,同时在厂区配备消防沙、消防桶、消防锨等,用于扑灭初期小型火灾。灭火器的配置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有关规定。
3)**市消防大队距本项目10km,发生火灾事故时可及时赶赴现场救援。
7.2.10 道路
项目区道路主干道与次干道路面宽度符合交通安全的规定。道路设有必要的安全标志。
厂区道路呈环形布置,主干道与次干道路路面宽度符合交通安全的规定。道路充分考虑物流、人流分开,并设有必要的安全标志。
- 14 - 山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区设东西方向主要道路1条,宽度为5m,在车间和建筑物之间有消防道路相连,厂区形成环形通道。
7.2.11防雷、防静电、接地
1)项目区内建构筑物,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的要求,均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置防雷设施,采用20m×20m或24m×16m的避雷网敷设在建筑物上防直击雷。
接地装置采用建筑物外作一圈环形人工接地网,引下线沿建筑物明敷,距地0.3m~1.8m处设置断接卡。
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等等金属物,均通过室内镀锌扁钢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可靠接地。
防雷电波侵入设计采用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与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2)所有建筑物均采用等电位联接,由室外引入的所有金属管道,桥架,穿线钢管,建筑物金属结构,均通过室内镀锌扁钢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3)电气接地采用TN-C-S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8 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
8.1 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625.45万元。
8.2 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共投资625.45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
- 15 - 山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第一节发展规划分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 16 - 山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2 国家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
轻工业承担着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轻工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轻工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一2011年。
进入21世纪以末,我国轻工业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与实力明显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吸纳就业和惠农作用显著。2008年,我国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623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家电、皮革、塑料、食品、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
- 17 - 山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量居世界第一;出口总额3092亿关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1.7%,产品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自行车等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全行业吸纳就业3500万人。轻工业70%的行业、50%的产值涉及农副产品加工,使2亿多农民直接受益,对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制浆造纸、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皮革等行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和关键设备,具备了较强的集成创新能力和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已成为轻工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
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支持发展市场短缺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自给率。支持农副产品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