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3.实验室制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都可选用的仪器是( )。
(A)大试管 (B)长颈漏斗 (C)广口瓶 (D)平底烧瓶
4.汽油加油站必须贴的标志是( )。
5.为建一个大型化工基地,收集到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建在干旱山区可以脱贫致富
(B)不宜建在居民区附近
(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基地
(D)应建在水源丰富和交通方便的地点
6.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的是( )、
(A)浓H2SO4 (B)CaCO3 (C)CaO (D)KNO3
7.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 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
(A)6 0克(B)80克(C)90克 (D)12O克
8.下列过程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 )
(A)用磷制造烟幕 (B)撒布干冰产生云雾
(C)用液态氢发射火箭 (D)加热胆矾颜色变白
9.比Ar原子核电荷数少1且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微粒是( )。
(A)F- (B)S2- (C)K-(D)Cl-
1O.1吨下述氮肥的市场价格如下:CO(NH2)2,1080元、(NH4)2SO4,450元、NH4NO3,810元、NH4HO3,330元。分别用m元采购上述氮肥,购得的氮肥含氮元素最多的是( )。
(A)CO(NH2)2 (B)NH4HCO3 (C)NH4NO3 (D)(NH4)2SO4
11.在加热条件下,l4.4克某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可生成8.8克二氧化碳。这种氧化物是( )。
(A)FeO (B)ZnO (C)PbO (D)CuO
l 2.将5 6克不纯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仍能生成2克氢气,是因为( )。
(A)铁中含有碳和锌 (B)铁表面有铁锈
(C)铁中含有碳和铝 (D)铁中含有碳
1 3.下列各组溶液中,需要用其他试剂配合才能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A)NH4Cl、CuSO4、NaOH
(B)K2CO3、CaCl2、Ca(OH)2
(C)H2SO4、(NH4)2SO4、Ba(OH)2
(D)HNO3、Na2CO3、AgNO3
1 4.下列各图中能表示18.
2 5克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与20克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17
1 5.下列各种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木制电线杆埋入地下的一端应事先烧焦表面
(B)不能用碱水清洗铝制品表面的污垢
(C)为防止煤气中毒,应在煤炉上放一壶水
(D)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里
l 6.X 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是m 克,Y 元素的原子量为A ;化合物XY 2的式量是M ,则w 克XY 2中含有Y 的原子数是( )。 (A)Mm A M W )2(2- (B) )
2(2A M m MW - (c)
Mm A M W 2)2(- (D) MW A M m 2)2(- 二、填空题(共34分)
l 7.有一容器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充满氢气、空气、二氧化碳气体。
(1)所盛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理由是 。
1 8.因金属锈蚀而造成损失是惊人的,仅就钢铁来说,每年锈蚀的钢铁将近达世界年产量的1/4。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举出防止钢铁生锈的两种常用方法:(1) ;(2) 。
19.Ba 2+是有毒性的物质。(1)对胃作X 光造影时,BaS04可用作钡餐而不造成中毒,
这是因为 ,(2)若用BaCO 3代替BaSO 4,将导致中毒,这是因为 。
2 0.利用乙炔焰的高温可进行气割或气焊。(1)发生乙炔焰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气割时应使 气过量。(3)气焊时应控制 气的用量,以防止 被氧化。
2 1.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6:
24。(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该化合物与钠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 。
2 2.某学生取X 、Y 、Z 三种不同金属分别与氧化铜和氧化锌混合加热进行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表中“+"表示能发生置换反应,“-"表示不发生反应。则X 、Y 、Z 和Cu 、。
2 3.有A、B两种元素,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的阴离子与A元素的二价阳离子电子层排布相同,则A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 4.测得某硫酸铁溶液中水分子与Fe3+的个数比为1 00: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 5.氢化钠(NaH)和氢化钙(CaH2)都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碱。(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2)若用等质量的NaH和CaH2分别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多的是
26.有盐酸、硫酸、石灰水、烧碱、氢氧化钡、纯碱、硝酸钠、氯化钡八种溶液。
(1)从中选出四种,使得右图中各线条相连的物质均能反应生成难溶物,将选出物质的化学式按要求填写在图的方框里。
(2)依次写出②、③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7.如图为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图。
(1)t1℃时,在x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克水。
(2)把y克固体A放入克水中,恰好形成t2℃时A的饱和溶液。
(3)向100克含A的溶液中加入5克固体A后恰好形成t2℃时 A的饱和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溶质A为克。
(4)将2 5克质量分数为2 0%的A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有1克固体A析出,则m1为克。
三、简答题(共1 6分)
28.用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六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注意:本题计算结果均取整数):
两次实验产生硫酸锌的质量依次是
(2)画出硫酸锌与锌的质量函数关系的曲线。
(3)若使(1O+m)克锌与6 O克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克。
(4)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 9.用磷的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做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取0.5克(过量)红磷置于燃烧匙中,点火后立即插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停止燃烧后待瓶温冷却到室温,把瓶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在水面下打开塞子,任水进入瓶里,最终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为瓶容积的15%。如果把0.5克(过量)白磷置于燃烧匙中,按照相同操作最终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占瓶容积的2 1%。
(1)以上两个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2)有人认为,在水面下打开塞子水即进入瓶内,主要原因是五氧化二磷溶于水,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白磷和红磷燃烧时看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计算题(共1 2分)
3 O.将一些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克质量分数为l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该蓝色溶液中加入20克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的固体物质仍是20克。
(1)原加入的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
(2)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994年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1.C 2.B 3.A 4.B 5.BD 6.C 7.B 8.AC 9.D1 0.B 1 1.A 1 2.C 1 3.B 1 4.AD 1 5.C l 6.A
l 7.CO2>空气>H2;它们的式量由大到小(或密度由大到小)。
20
1 8.(1)在铁器表面涂上可以隔绝空气和水蒸气的物质,如涂上漆。
(2)在铁器表面镀上一层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
1 9.BaSO4.不溶解,(2)BaCO3溶于胃酸。
20.(1)2C2H2十SO2 4CO2+2H20;(2)氧(3)氧;金属。
2 1.(1)H2SO3;(3)NaHSO3
22.Z>Zn>X>Cu>Y 23.MgO 24.100%
25.(1)①NaH+H2O==NaOH+H2↑
②Ca H2+2H2O毒Ca(OH)2+2H2↑
(2)CaH2
26.(1)在上框Ba(OH)2;右上框:H2SO4 f在下框:BaCl2,右下框:Na2CO3
(2)②Ba(OH)2+Na2CO3=BaCO3↓+2NaOH
⑨Ba Cl2+H2SO4=BaSO4↓+2HCl
27.(1)1 00x/(m l+100) (2)100y/m2
(3)(100m2—500)/(1 00+m2) (4)20克
28.(1)10.17;(2)图略;(3)3+m;(4)l7%
29.(1)白磷比红磷更容易和O2化合。(或答“参加反应白磷的质量大于红磷的质量"。)
(2)不正确,主要原因是压强低于大气压强,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不占多少体积。
(3)都产生白烟;4P+5O22P2O5
30.(1)l O克;(2)20.6 5%
1995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本题共40分)下列小题分别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天原化工厂是氯碱工业的现代化工厂,原料食盐用水溶解制得饱和食盐水,在电解前要除去杂质(如氯化钙、硫酸钙、氯化镁),通常要加入的试剂是()
①AgNO3②BaCl2③NaOH ④Na2CO3⑤Ca(OH)2
(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纯净物,后者属混合物的是()
(A)汽油丁烷(B)钢生铁
(C)水水煤气(D)乙烯聚氯乙烯
21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中元素一定呈化合态。
(B )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变一定是化学变化。
(D )某纯净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
4.有H +1、O -2、C +4、Ca +2四种元素,按指定化合价最多可以组成化合物的种数 是( )
(A )5 (B )6 (C )7 (D )8
5.X 、Y 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2,它们跟硫元素共同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 是( )
(A )X 2SY (B )XSY 4 (C )X 2SY 3 (D )X 2SY 4
6.下列溶液通入气体后与下图中的曲线变化相符的是
( )
(A )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B )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 )盐酸中不断通入氨气
(D )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7. 碳元素与某非金属元素R 可形成化合物CR X ,已知在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74,则R 的原子序数和X 的值分别是( )
(A )16,2 (B)35,4 (C)17,4 (D)26,3
8.将NaNO 3和KC1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无晶体析出,在加热蒸发时开始有晶体析出,此晶体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