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武清区历史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2025-11-08

2020年天津市武清区历史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 ( )

A.康有为B.梁启超

C.谭嗣同D.康广仁

2.1912年孙中山发表演说“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此“革命”最重要的贡献是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

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洋务派先后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

C.自强、独立D.科学、求富

4.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中华民国的成立

5.“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到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出自()

A.武昌起义B.五四运动C.义和团运动D.百日维新

6.(题文)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对“胜利”和“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说法是:()

A.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来被袁世凯取代

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仍然疯狂侵略

7.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爆发一百周年纪念日,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从五四运动中汲取的精神是()

A.爱国精神B.变法精神C.改革精神D.排外精神

8.毛泽东在给蔡元培的信中说:"……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政策,行之于1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

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

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

9.奕?在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工业有()

A.轮船招商局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D.福州船政局

10.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B.创办国闻报

C.成立强学会

D.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1.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C.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

D.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1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实现了民族独立

13.《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14.2018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07周年,有学者写道:辛亥之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辛亥之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辛亥之功绩,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矗立的“民族丰碑”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5.我国将南京大屠杀惨案开始的日子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是()A.9月18日B.12月13日

C.9月3日D.9月9日

16.(题文)2017年1用,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进一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继承。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八一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7.“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此内容出自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18.“八一军旗”,它的旗幅为红色,左上方缀有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八一”两字与下面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19.下列著作或刊物中,没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革命思想的是

A.

B.

C.

D.

20.抗战时期,延安新华电台评论一场战役时说“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场战役应该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孙中山亲手给五四运动戴上了两顶桂冠,一个是新文化运动,再一个就是爱国运动。他在1920年1月的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说: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

——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

(1)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是哪些人?

(2)你同意材料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材料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何时发动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事件发生后,中国当局实行了什么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歌曲的创作与日军何时发动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请举出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

(4)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通过重温以上经典歌曲,从中会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3.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1915 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 年至 1919 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材料五:“中国革命在 1935 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的结合起来……”

——毛泽东与周世钊的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 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本次会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思想路线。

(6)根据上述所有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24.材料解析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回顾这段历史,一定会汲取很多的精神营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2024年天津市武清区历史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理解(案例)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