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历史天津高一竞赛测试检测试卷【7】含答
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哥伦布的话在15世纪的西欧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
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
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黄金是欧洲人踏上新海岸所首先需要的东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图表材料及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抓住题干中黄金、本
质等关键词。B表述错误,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C表示绝对;D没体现;通过“黄金
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可知A正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原因
2.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
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时间来分析本题的答案。1520年正是新航路开辟后的现象,玉米原
产地是美洲,在新航路开辟前美洲与其他大洲都没有联系,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美洲的玉米才传到了世界各地,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
开辟的影响
3.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B.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辅助机构
C.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D.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BD正确;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和决策机构,只是供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C错误,A正确,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
4.“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
C.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且发生质变
D.革命只改形式未变本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对本题中“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句话进行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前,议会是国王说了算,议会起不到任何作用,革命后,决定权来自议会而非国王,这样大权就掌握在议会手里,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再看四个选项,A,B,D 都不符合题意,只有C项符合题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国王与议会关系的演变。
5.2008年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中提到,“朱开山一家……将山东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授给了当地人,当地人也与他们结成了生死弟兄。”朱家传过去的农耕技术中使用的工具基本定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铁农具——春秋时期B.耧车——战国时期
C.犁——西汉D.曲辕犁——唐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曲辕犁的出现是我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标志,在唐代的南方出现。故选D。AB 项时期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生产工具并未定型;C项出现了犁壁,犁耕才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考点: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
点评:生产工具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我国原始社会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工具比较原始;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普及。与此同时,牛耕技术也发展起来。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我国古代的农业走向了精耕细作的类型。到了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6.《晚清大变局中的人物和思潮》中评价某人所写的一本书,写到:它的历史作用在于它抛
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勇敢地承认了能人的创造性劳动和富者经营的事业的价值和正当性。通过实行专利制度,“准富者请人雇工”,奖励私人兴办各种工业、交通企业、开矿、办
银行、办“学馆”和各种福利事业,从而把旧式的农民战争与切合当时中国需要的历史进步事
业直接联接起来。这一“某人”是()
A.洪秀全B.洪仁玕C.孙中山D.李鸿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主张学
习西方:兴商业,办银行,建设铁路、开矿、办邮政,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故选B。A项主张发展小农经济;C项与材料“把旧式的农民战争与切合当时中国需要的历史进步事业
直接联接起来”不符;D项不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考点:《资政新篇》
点评:《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颁布的向西方学习的施政纲领,但是因为并不能反映农民阶
级的根本利益和缺乏实践的基础而没有成功。与此相关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另一个施政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也需要掌握。
7.五四精神包括()
①爱国主义精神②民主与科学精神
③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④绝对平均主义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即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真理、把握时代命运的伟
大精神。故选A。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8.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A.闽商和粤商B.晋商和徽商C.陕商和赣商D.鲁商和湘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明清时期出现的商帮是以晋商和徽商实力最强。
故选B。其它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此题交易,考查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主要表现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工商业市镇,也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明代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需要把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这些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9.观察下表分析中国丝茶出口的特点,你认为这特点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C.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中国的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农产品商品化加强,对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是外国商品侵入的影响,材料并未体现中国的进口情况;CD项说法都正确,但不是最大的影响。
考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点评: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口量增加,另一个方面中国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主要是洋务工业和民族工业。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也需要掌握。
10.解放战争时期,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②淮海战役③平津战役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相关史实,这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后,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而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覆灭,答案为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时期著名战役的认识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二、填空题
11.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制度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答案】分权与制衡、联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在该宪法中确立了联邦制度,协调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国家政权结构上实行的是三权分立,权利之间的制约体制,有效防止了专制,是一部典型的民主共和宪法,依次填写题目要求即可。
12.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掠夺的必然结果。
【答案】海外市场、生产原料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背景,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满足本阶级的利益要求,资产阶级极力拓展自己的海外市场和生产的原料,所以发动了对外的侵略扩张,依次填写题目即可。
13.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D.节省军费开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四个被选项中,除D项外都是宋太祖建立禁军的目的。哪一个目的更为主要一些呢?这就要分析A、B、C三个史实哪一个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即哪一个更有利于巩固宋太祖的统治。如果没有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太祖的地位就会失去保障,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陈桥兵变”。如果这样,消灭其它割据政权和防御辽兵进攻对宋太祖来说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故而正确答案为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