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宋城壹号文化创意园为平台,优化服务“软环境”,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宣传推介、招商引资、跟踪服务等工作力度,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落地生效;加快辖区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布局规划,延伸拓展空间,完善服务体系,把创意产业培育成xx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3、壮大发展xx村集体经济。引导扶持xx村因地制宜,用足用好区位优势,盘活村组预留土地资源和存量资产,探索实施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资源资本化、产权交易市场化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仓储运输、物业租赁、宾馆餐饮、居家养老、休闲旅游等一批产业,闯出一条发展壮大xx村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共进双赢的新路子。
(二)力争在做美城市上谋求新突破
全力冲刺文明城市创建,主动作为,克难攻坚,努力在创建文明城市常态、长效上出思路、出经验、出成效,建设美丽幸福x。
1、大力推动共建共创。进一步提升共建共创意识,主动加强与驻片单位的沟通、联系,挖掘驻片单位有利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驻片单位示范带动作用,建立文明城市创建思想联做、环境联治、公益联办、文体联谊的共建共创机制,形成文明城市创建共下一盘棋、共拧一股绳的良好局面,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2、大力改造老旧小区。以xx公司小区“微改造”项目为起点,坚持政府出资、群众参与、建管并重,通过量身定制、科学规划、拆除违章建设、疏通雨污管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等手段,提升危旧小区环境品质和生活功能,打造优质邻里生活圈看,实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兼顾,创造老旧小区改造x经验。
3、大力整治城市“两违”。保持高压态势,织密巡查网络,动真碰硬对新增“两违”建筑坚决做到“露头就打、出土就拆”,确保辖区“两违”建筑零盲区、零增量。统计违法建设台账数据,列明清单,明确任务责任,对“历史违建户”、“钉子户”、“难缠户”进行逐个攻坚,有序消化“两违”建筑存量,确保街道“两违”建筑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4、大力改善市场环境。持续开展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市场及周边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环境卫生、交通堵塞等清理整顿力度,全面提升市场环境档次和经营业态。将专项整治与长效治理相结合,整合多部门工作力量共同参与,综合运用宣传、教育、疏导、告知、执法等多种手段,督促市场监管者、开办者、经营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市场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化机制,补齐创建短板。
(三)力争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使居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1、攻坚推进棚改工作。突出问题导向,想方设法利用各种资源,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引导工作,切实用好征收政策,帮助群众解决征迁过程中的现实困难,让棚户区改造真正成为惠泽民生的安居工程和民心工程。加大工作调度和督查指导力度,定期召开调度会,通报进度,列出问题责任清单,压牢压实责任。认真做好桔红T街及周边棚户区集体土地征收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待集体土地政策明确后迅速行动,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广泛掌握群众意见建议,确保按时完成集体土地房屋征收工作。
2、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对辖区低保户、廉租房救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进退;加大对辖区各类特殊群体尤其困难群体的摸查调查,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积极配合区民政部门做好优抚工作,贯彻落实好优抚政策。不断完善社保体系,实现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每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不少于x期,使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率达xxx%。细致做好高龄长寿补贴的办理发放、失能老人的鉴定和居家养老服务券的申报和发放工作。继续推进社区建设,重点抓好xx、xx社区标准化建设。兼顾抓好有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努力实现社区建设工作的新突破。摸清流动人口底数,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公共均等化服务。
(四)力争在平安建设上开创新局面
牢固树立发展与稳定并重的理念,加快街道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新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监管,打造和谐平安家园。
1、深化街道综治“三项建设”。加强网格化管理建设,不断提高网格员综合素质,发挥网格终端实战效能。继续做好省市综治信息平台数据比对纠错工作,增强信息准确性、及时性,提高信息化运用水平。强化街道、社区(村)综治中心综合服务、指挥调度和前沿阵地功能,着力提升街道综治中心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承载力。
2、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处置。充分发挥组级信息员的作用,及时了解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发现和掌握重大集体性矛盾和不稳定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将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推动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深入实施,发挥社区法律顾问在法制宣讲、诉求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社区、村综治中心运行情况的督查考核力度,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xxx”。
3、深化日常安全综合监管。固化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点时期和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适时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专业安全生产检查。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配合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形成工作合力。
(五)力争在做实党建上彰显新作为
围绕区委党建工作总体部署,主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全面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有序推进x街道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1、致力于机制体系长效化。建立“一述两评两单”制度(一述: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两评:述职评定、考核评定;两单:党工委书记党建责任清单、班子成员党建责任清单),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定期召开党建办工作例会、党建现场调度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实行党员政治生日、专题党日、网络微课堂等制度。完善人员经费保障、日常学习培训、后备干部培养等基础支撑保障制度,构建起基层党建长效化、常态化体制机制。
2、致力于日常管理精准化。对发展党员、党费收缴、教育管理、慰问帮扶、阵地建设等日常党建工作的流程、内容、关键环节等进行分解细化,制定一整套规范、科学、清晰、严谨的工作管理体系,以精准化管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把党建工作纳入社区(村)、机关年度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并逐步提高权重,细化量化基层党建考核办法和细则,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落实情况能管控、可比较、易考核。
3、致力于党建项目品牌化。突出抓党建工作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党建品牌创建计划,重点打造党工委“x街道党群服务中心”、xx村“党建+村集体经济”、渡口路社区“爱心志愿服务”、黄屋坪社区“共驻共建共享”、“非公经济党建联谊会”等一批核心项目,推出若干在全区乃至全市过得硬、叫得响的特色党建品牌,提升x党建工作整体影响力。
4、致力于作风建设常态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两个责任”落实。强化执纪监督,采取廉政提醒、党员干部谈话提醒等方式,及时纠正个别同志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扎实开展集中整治侵害群众利益和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党员干部参与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党员干部违插”、“红包”治理等集中整治、专项清理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成果。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确保纪律教育日常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