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一个记忆还依然时刻浮现在脑海。小时候,妈妈喜欢做五颜六色的大花,用各色彩纸,折成各式各样的,然后再一层层粘到一起。有一次,妈妈带我到村学校给村里做花,我就在边上玩。记得那是一间没有后面墙的土坯大教室,暗暗的,做好的大花不时地粘上土。大教室的一侧有一间小屋,小屋门上的窗户纸已经破了洞,老师就坐屋里,我很好奇,就把着门框,一蹦一蹦的跳起来看老师。
有一天,我上学了,原来做花的那间大教室完全不能占了,旁边盖了新的土坯房,只有一间。这间教室里有三个年级的学生上课,一位老师。第一排是一年级的学生,桌子是两块长木板搭在两个泥土堆上制成的,小凳子是学生从自家拿的。冬天好冷呀,前面的火炉子总是灭,喝水的瓮总是冻裂。
上四年级了,要到邻村的小学上,每天翻过一座小山,来回大约有3里地,带上午饭。记得,这时,我们的小村庄开始安电灯了,感觉好幸福呀!工人们从一个山头挖坑埋电线杆架线到另一个山头。村里人就坐山头上看着工人们干活,心里好期待呀,电灯是什么样的呢。
初中要到离家45里以外的学校上。三年的初中生活印象很深刻。学校很美,绿树成荫,砖瓦教室排成排。宿舍是用洋灰磨的大通铺,只是有些坑,每个同学上学时都带一个稻草垫子。住宿的学生很多,基本每个人都不能平躺,都是侧着身子,因为根本就睡不下。夏天的夜,跳蚤也很多,他们甚至比学生还活跃,整个晚上不闲着。静静的夜,除了打鼾声,还有“滋滋……”抓皮肤的声音,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是整片整片红红的痕迹,那叫一个痒啊。有时,大家睡得正香,被子都湿了,脸上也是水,原来是下雨了。这时大家就裹着仅剩下的干被子蜷缩在角落里,静听着,雨水滴向脸盆里“嗒嗒嗒”滴水的声音,一直到天亮。每周一次的吃馒头是大家最幸福的事,到打饭点,早早就去排队了。排在后面的男生,因为担心最后打不到馒头了,就爬到前面学生的头顶上爬到打饭窗口。哇!跟打仗一样。最后终于打到了香甜的馒头,好高兴啊!晚自习下课了,好渴呀,大家飞快的跑向宿舍喝水,你争我抢,一饭盆水喝完了,哇!最后还剩下两堆麻雀屎。学校里,冬天的晚上好冷呀,冻的上牙打着下牙。家景好一点学生,穿着一件丝棉棉袄,那时,好想好想,如果也能有一件大棉被穿多好呀!
时光荏苒,40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村里人从吃不饱饭,到家家有车,办农家乐招待游客,可谓天壤之别。现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我们终于从‘温饱线’上迈进了富裕门。”我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孩子,一跃进入了中年人的行列。家乡,这个我30年的地方,这个留下深刻的印象伴我一起成长的地方,这个凝结了我太多情感的地方,这个带给我美好童年记忆的地方,我从这里出发,多少年以后,我不再认识她了,她大大的改变,让我找不到了原来的回忆,让我对她的改变而欣喜若狂,使我又想回归到这里。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的变化天翻地覆。我只记录下这段与我有关的童年记忆,权当是对家乡的一份惦念和对久远记忆的一次唤醒,更有对家乡的期盼和祝福……。
篇五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40年。这40年中,国家在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努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第一,在这40年中,整个人类的历史正在发生着十分显著的变化。《未来简史》的作者这样描述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取得的成就“我们靠创造出越来越好的工具与昔日诸神竞争,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甚至可能创造出超人类,不止在工具上远胜过昔日诸神,就连身体和智力也不落后于神”。我们可以观察到曾经在20世纪困扰着全人类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已经基本解决,人类目前的中心议题已经转为挑战死亡和享有幸福等更为侧重于人类基本生存问题以上的内容。
第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面临新时代的挑战、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书写了新的篇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地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在这40年中,党和国家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依靠其进步不断带动基础设施完善、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文化事业发展。仅仅从城市公共交通这一个方面分析我国的发展:一方面,从数据角度来看,2016年我国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达538842辆,运营线路总长度为729418公里,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为8441316万人次。另一方面,从日常生活实际体验来看,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城市公共交通的的飞速发展。以国家大力支持的高铁事业为例,其不仅促进了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贯彻我国走出去战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高铁的发展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于居民交通体验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铁的高速特征为各地区之间的来往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大大改善了以往普通火车乘坐时间较长的缺陷。第二,高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平衡,这显著影响了中国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由于高铁的自身的高速特点带来的能够快速实现资源流动的优势,大量相关资源向高铁沿线城市聚集,并在此基础上以规模经济为初始表现进一步产生以点带轴、以轴带面的扩散效应。从长远来看,这种扩散效应以及相应的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必然会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区位条件的改善,从而形成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分工协作系统、逐步扭转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第三,伴随着高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和中国制造全球化的抓手,中国的高铁大国地位无可置疑。至2015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9万公里。目前,高铁已经成为“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助力,在我国对外展现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国际地位及提升人民对于国家的自豪感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40年中,党和国家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关注人民的获得感,多方面、多角度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奋进。首先,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一方面,从数据角度来看,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43585.5亿元,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3821元,同比增长8.4%;另一方面,从生活实际体验来看,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明显有了提升。例如,互联网以及电子支付的发展让出门不带钱包就可以进行支付成为可能。其次,党和国家积极促进地区之间均衡发展。例如,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充分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趋势。以2016年数据为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8.2%。最后,党和国家将提升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与扶贫工作有效结合。目前我国贫困人口数目正在逐步减少,2016年全国9个省区市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申请28个贫困县退出。相信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能够成为现实。
到目前为止,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社会总体建设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性的提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而谈及这40年间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关键性的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同时他也在党的十九大上这样说道:“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改革开放的价值取向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同时党的独特优势即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群众联系的优势也决定了只有党能够担当起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重任。
中国的成功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和推动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这40年中,党积极推动中央改革与地方政府创新相结合。在中央层面,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推动改革开放适应不同时期的形势;在地方层面,广大党员积极贯彻中央层面的政策措施,推动改革开放的进行。正是中央与地方力量的有机结合,才推动了改革开放取得成功、推动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