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的财务管理,落实义保经费改革。修订《xx区公办学校、幼儿园财务报销审批实施细则》。xxxx年我区补助学生公用经费、免教科书费、免字典和作业本共计xxxx.x万元,直接惠及xx所学校。
二是持续做好教育民生工程。完成部门决算报表、财政供养统计、教育经费统计、民生工程宣传、进度上报和检查协调等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资助义务教育学段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xxx人次,幼儿xx人次,发放金额xx万余元。发放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共xxxx人次,幼儿共计xxx人次,发放资金xx.xx万元。
三是切实落实校园主体责任。召开了xx区xxxx年校园安全暨防溺水工作会议。区属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和“一键式报警装置”安装实现了全覆盖。抓好常态化应对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深入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开展法律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使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入脑、入心。以文明校园建设为抓手,助力全国文明国内城市创建。认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确保教育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扎实有效,维护了我区校园的平安稳定。
二、xxxx年工作计划
xxxx年,xx教育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对标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新要求,依法行政,精细管理,文化育人,依法管理,提升内涵,服务校园。
1.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对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党建活动,全面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水平。深入挖掘全区教育系统教育现代化建设、优质均衡发展、教育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典型,引导人们向先进学习,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氛围。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尝试新媒体宣教工作。
2.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引导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小手拉大手”、“小铜娃大志愿”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全面覆盖为目标,完善学校团队组织队伍建设。举办xx区中小学足球联赛、运动会、棋类、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赛事。做好全市、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申报工作。做好中小学艺术展演暨庆六一汇演,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3.全面做好基础教育提升工程。积极争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域,适时治理大班额,规范公办园招生。继续依托早教中心资源,充分发挥早期教育指导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内外结合做优早期教育。科学合理调整划定学区,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充分发挥局、校招生联合主体作用。引导热点学校生源合理流动。优化网络招生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服务平台效率。持续做好控辍保学、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持续推进教育培训机构治理,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积极做好学生近视防控工作。
4.夯实各学段常规教研工作,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养。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开展全区新媒体创新课堂教学比赛,积极与长三角地区跨区域教学教研交流活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融合教科研活动,开展全区教师信息化大赛、电教六项作品评比活动。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升教研质量。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制,推进中考改革。完善中考复习研讨会,围绕“新中考”多维度展开课题研究。注重教育科研研究实效。提高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信度。
5.坚持服务教育教学大局,全面推进工会各项工作,积极创建和谐文明校园。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营造人人心情舒畅干事业的氛围。完善教代会制度,全面落实教代会各项职权,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校务公开的规范和深化。加强预决算管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深化教育经费管理,严格公用经费支出、专项资金和三公经费管理。用足用好政策,多渠道争取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义保机制,做好教育民生工程。做好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切实落实各项资助政策。进一步完善资助工作机制和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6.做好教师招聘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名师名校长名书记培养工作。积极对接市智慧教育平台,推进我区智慧学校建设。完成杨村中学、东山小学建设,秋季投入使用。完成北斗星城九年一贯制学校主体建设。启动十中滨江校区建设。继续完善并申报学前教育地方专项债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对老城区学校进行扩容提升。
7.全力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健全和完善安全、卫生、综合治理制度和各类预案,规范管理。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各类常见安全工作的管理、检查和指导,重点抓好防溺水、学生食堂的管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疏散演练等工作。做好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校园环境建设。继续做好疫情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指导督促校园开展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和春季传染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