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xxxx年工作重点
xxxx年,我们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抓住区委、区政府实施“教育强区”战略的发展机遇,以“明确一个中心,实现两大目标,统筹三类教育,落实四项工程,强化五项工作”的工作思路,加强管理、提升质量、扩大规模、端正作风,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确保全区教育环境有新变化,教育管理工作有新成效,教育教学质量有新提升。
(一)明确一个中心,全力抓好教学质量
一要突出质量中心,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全区人民关注的焦点,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因此我们必须潜下心来,紧紧围绕教育质量这个中心,踏踏实实的开展各项工作。二要抓好常规管理,长效保持教育生机活力。在制度的制定、实施、考核、结果运用等方面要不断创新,使学校管理、教学、德育充满活力。三要抓好课改教研,推动教育品牌提质创新。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特别是督促指导高中学校瞄准新高考改革,支持学校打造高效课堂,要围绕教学问题进行研究,要围绕师生本身做研究。
(二)实现两大目标,强力优化办学条件
一是全面完成学位建设任务。学位建设已到了关键期,虽然资金紧缺,但是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创新思维方法,积极对接,想方设法强力推进城区学位建设,确保全面完成所有学位建设任务。二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xxxx年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起始年,我们必须对标对表优质均衡发展要素,全力以赴抓优质均衡。
(三)统筹三类教育,促进稳健和谐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我区学前适龄幼儿总量庞大,民办幼儿园居多,公办幼儿园少,虽然经过一年的努力,通过“四个一批”建设,目前上报的数字是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了省里要求,但是公办幼儿园学位还是非常紧缺,一定要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加大学前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均衡协调公民办幼儿园发展,解决好“上园难”“上园贵”的问题。加大民办幼儿园的普惠性建设力度,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学前教育经济负担。
二是稳定发展义务教育。我区是xx市中心城区,目前虽然大班额已经清零,但是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非常之大,每年秋季学期招生入学压力巨大。我们今后要对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在更早的时间作安排部署,往更细的层次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做好招生录取工作准备。除了做好招生工作以外,还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机制和“三级联动”联防联控机制,继续保持义务教育阶段xxx%的巩固率。在调整招生区域之前,务必要做好学生分流工作安排,保障各项工作稳定开展。要持续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
三是优质发展高中教育。瞄准新高考改革,加强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我区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全面上水平、走前列。加强财政保障,完善普通高中生均经费专项拨款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发展基金,支持奖教奖学,支持xx教育。完善高考奖励机制,充分调动高中学校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配套政策和经费保障,确保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发展稳定。优化师资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名师、名校长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示范引领作用。
(四)落实四项工程,强化教育发展保障
一是坚定不移实施校园安全管理工程。学校安全关乎生命,关乎全局,责任重于泰山。要把学校安全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各学校要大力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要进一步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重点抓好校车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学生活动安全。开学前,各学校要搞一次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要及时上报和解决,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教育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二是全面落实教育人事改革工程。在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师职称改革、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岗位设置等工作的推行,逐步理顺职称改革、岗位聘用、年度考核、绩效管理、工资分配等各个环节,形成教师人事管理“五位一体”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绩效考核要向关键岗位、优秀教师和农村教师倾斜,形成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
三是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严格执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度;要加强社会监督,不断完善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师德监督网络,对师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学校,实行校长问责和“一票否决”;开展评选表彰师德标兵活动,挖掘典型,树立榜样,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师德建设工作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名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优秀人才梯队培养机制,进一步打造“四名工程”,强化名师、名校、名校长、名课建设。培养、评选、引进一系列教学名师,加大名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带动全体教师素质的提升;打造一批校园环境优美、管理成效突出、教育质量拔尖的名校,形成辐射带动效果;培育一支精通教育、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造就一批“明星”校长;加强教学改革,组织评选一系列名课,在全区大力推行高效课堂模式。
四是继续发力学生资助民生工程。适时开展重点突出、影响力较大的主题宣传活动,宣传扶贫资助政策,展示资助工作成效,营造全社会理解和支持资助工作、关心和资助贫困学生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进完善各级预警机制,加强受助学生网络、电信诈骗警示教育。切实做好受助学生隐私信息保护和学生资助信息安全工作。督促各校开展学生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发掘推广资助育人典型经验,加强资助育人理论研究。加强与各部门工作协调。积极争取区财政支持,在落实配套资金的同时,加大地方扶贫助学专项经费投入。加快扶贫助学财政资金拨付进度,确保每学期能及发放到位。加强资助日常监管工作。加强对学校学生资助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管,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确保各项资助配套足额、发放及时、管理规范。同时,着重督促校规范资助金发放程序、档案资料管理,落实校内资助经费。认真办理投诉举报,配合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各类学生资助违规违纪行为。展深度贫困生资助工作。依托“xx教育扶贫社会资助网”等平台,分批、定期向全社会重点推介特困生,吸引社会公益资金深入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对特困生开展叠加资助,确保全体学生不因贫而失学。建立健全资助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资助工作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督促学校完善资助工作措施,实现学生资助信息公开、透明,确保学生资助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