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各个教学阶段,尤其是在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培养起来的兴趣,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初中第一节物理的“绪言”课,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力、热、电、光的演示实验,动手操作简单的仪器,就会在学主眼前揭开一个崭新的世界。许多新奇的问题将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在以后的学习中,教师还要经常运用实验,善于因势利导,使学生一时的好奇心逐渐转化为探求科学知识的持久兴趣和饱满热情,即由直接兴趣发展到间接兴趣。不少科学家,当他们做出较大贡献闻名于世的时候,往往记忆犹新地口味那些将他们引入探索奥妙之门的生动实验,感激启蒙园丁的辛勤培育。可见,兴趣对于一个人的成才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
二、实验教学能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
“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查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下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这就
8 是说,物理实验能够创造确实的、排除干扰的物理环境,使物理学家更好地发现和认识物理规律。由于物理实验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它也同样能创造适合于教学活动的物理环境,供年青一代以最有效的方式迅速掌握前人己认识到的真理。学生在这种实验环境中,在教师启发下,通过观察、量度获取最典型的感性认识,通过简捷的思维活动建立概念,总结规律,并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对于中学生来说,这可以求得对基本知识比较深入的、牢固的掌握和初步的运用。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只要组织得当,培养自学能力,为今后系统地学习现代科学或生产技能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有助于促使学生手脑并用
实验是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理解实验原理、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等活动,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都得到初步的锻炼。在实验过程中,为了进行正确的思维活动,学生必须认真地观察,而要深入地观察,又必须有思维的指导。同样,为了合理地动手操作,也必须有思维的指导,而在思维指导下的熟练的操作往往是创造能力得以产生的基础。在实验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动手能力的训练,但绝不能把实验仅仅看作是单纯的技术训练和操作练习。我们必须从实践与思维、动手与动脑的相互联系来认识实验对培养技能和发展创造力的作用。
四、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实验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启发学生从接触物理科学开始,就较快地理解和熟悉实验这一基本科学方法。实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科学研究过程的缩影。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物理规律,学习研究方法。为此,我们必须研究教学实验与科 9 学实验的共同点,以便研究如何对学生系统地进行科学训练。一般说来,教学实验与科学实验中的基本方法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1)实验归纳法。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物理学家常常根据研究的目的,人为地控制条件,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找出普遍特征,形成规律。例如,理想气体三定律、电磁作用的法拉第定律、机械能转换关系等等,都是从大量的实验中归纳出来的。
实验归纳法,也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人了使学生掌握一般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就需要分别演示固体、液体、气体膨胀实验,然后,才能归纳出结论。又如,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需要通人本上分组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测出电流强度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强度与电阻的关系,然后,才能归纳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实验归纳法的特点是:实验在前,结论在后,实验就是探索规律的主要下段。这种实验人们常称为探索性实验。这是中学物理教学中最常见的实验方法。 (2)实验验证法,这是一种推理,判断在前,实验验证在后的研究方法(即演绎法)物理学家们常常在己知的物理推论或者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经过推理,作出假设和预言,通过实验检验它的真理性,最后肯定或否定论断,得出可靠的结论。例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中微于的发现,相对论的成功,都是通过实验验证法,最后得到肯定的。事业验证法是与想象,推理、判断等思维形式紧密结合起来的方法,是人们的认识能力充分发展的表现。科学家运用这种研究方法,就能走在实验的前面,推动科学向前发展。而这种研究方法既能鼓励科学家们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发展预见能力,同时又可以无情地否决某些谬论,防止科学家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10 物理实验教学中也常用实验验证法。旧教育思想往往忽视教学实验在研究方法上的意义,有时,为了设备安排上的方便,脱离课堂教学的过程过远,学生分组的实验成为无的放矢。实验目的不明确,就会使这种实验可有可无。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实验验证法在科学方法和教学方法上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把验证性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紧紧地与理论分析结合起来,构成推理、判断、验证、结论这样一个合理的教学程序,就能使学生在 掌握规律的同时,学到这种研究方法。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是两种类型的研究方法,教学中运用得当,都具有启迪思维、探索真理的作用。(3)理想实验的方法。理想实验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实验,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推论、判断得出理想条件下的物理规律的方 法。例如,伽利略在研究物体惯性时进行的无摩擦理想斜面实验;在建立广义相对论时,设计了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机里一束光因受引力作用发生弯曲的实验;在量子力学中,海森伯用以推导测不准关系所设计的电子单缝衍射实验等等,都是理想实验。这些理想实验,既以真实实验为基础,又高于真实实验。它 更深刻地反映现象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是人们认识能力高度发展的 体现,在推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也需要借助这种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例如,建立即时速度概念,只能在测定有限的平均速度的基础上,推论到位移趋于零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在建立电场中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概念时,先研究放在电场中较大的带电体的受力情况,再推论用理想的试探电荷作试验,得出理想实验的结果。运用这种理想化方法,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科学与教学意义。 五.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