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种形式联合建。坚持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因企制宜,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村企共建、挂靠组建、选派组建、转制保留等多种形式合理设置党组织,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不断扩大党组织的组建率。其中,对于流动党员来源地比较集中的企业,建立“流动党支部”,组织关系隶属流出地党组织且受流入地党组织管理;硬件设施齐全,党员文化素质较高的地方设立“网上党支部”;对于一些无法建立党组织或开展党建工作不便的外资企业,则采取“党建工作指导站”、“党建工作联络站”的方式开展党建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可以有效解决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建问题。
(三)创新业主激励机制
1、政治荣誉挂钩。将业主的政治荣誉与企业党建活动的开展状况挂钩,以激励企业主组建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企业主评先选优以及参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前,要将其参与和支持党建工作情况作为必要条件。
2、党建经费扶持。多渠道筹集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根据企业实际,可从企业提留一部分经费,以税前企业管理费形式列支;经有党费留成的上级党委同意,企业上交的党费,可部分或全额返还;各级财政部门可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专项补贴企业党的工作经费,并形成正常增长机制。
3、教育引导业主。依托党校、高校、党建示范点等阵地,通过召开会议、调研指导、办班培训、参观考察等形式,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引导,使业主提高思想认识,增进党建工作认同感,逐步在思想上实现“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自觉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要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难题,加大对支持党建工作的企业主的宣传力度,激发他们的政治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企业主支持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四)创新党务工作者培养机制
1、社会化“选”,确保谋事有人。坚持“内部培养、机关下派”等方式产生企业党组织书记,加大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力度。一是科学确立选聘标准。按照“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作用发挥、有利于组织管理”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岗选人,人岗相适”的原则,在广泛征求企业主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从政治思想、身体素质、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等方面科学制定选聘标准。二是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将空缺岗位、任职条件、选聘办法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后,按照“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组织面试—公开答辩—组织考察—双向选择”等程序选聘党务工作者。三是注重人才持续储备。分类建立退居二线的党务专职人员、缺乏企业一线实践经验的机关后备干部等人才信息库,为公开选聘、组织选派储备人才资源。
2、目标化“育”,确保干事有才。坚持把提高党务工作者队伍素质作为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是实行初任见习。新上任企业党务工作者,采取党员干部“领”、党务专家“带”、友邻同行“帮”等方式,积极引导他们熟悉党务工作,尽快进入角色。二是推行分类培训。企业内部产生的技术型党务工作者,重点培训党务知识;上级党组织选派的党务型党务工作者,重点培训生产经营管理知识;面向社会招聘的缺乏实践经验的党务工作者,重点培训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三是动态资格认证。表现优秀的企业党务工作者,经个人自行申报、非公党(工)委考核、县级组织部复核三个程序,对符合条件的党务工作者进行资格认证并实行年度审核。对取得《企业党务工作者资格证》且经过年审的党务工作者,除享受正常的经济待遇外还给予党务补贴。
3、动态化“考”,确保成事有奖。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党务工作者管理的全过程。一是建立绩酬挂钩制度。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企业党务工作者的绩酬由“基础工资+企业补贴+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二是建立解聘报备制度。企业党务工作者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签订用工合同。同时实行解聘报备制度,企业无正当理由不能随意解聘党务工作人员,如要解雇也必须事先征得组织部门同意。三是建立政治激励制度。企业党务工作者列席董事会,直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开展优秀企业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表彰对象优先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别优秀的企业党务工作者,优先纳入当地机关事业单位考察范围。
(五)创新党组织发挥作用机制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虽然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党组织的功能有所区别,但
也必须发挥政治核心的作用。
1、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关心企业重大决策,增强服务发展的本领,帮助解决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坚持正确、健康的发展方向。
2、要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员工信访接待、定期约谈制度,畅通员工与企业党组织和经营管理层的沟通渠道,及时协调解决员工关心的实际问题,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3、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加大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岗位技能本领;引导企业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建设富有企业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4、要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建立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共青团组织开展适合团员青年特点的活动。
5、要组织和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小型、业余、多样、实用”的方式,组织党员广泛开展“共产党员工程”、“党员责任区”、“设岗定责”和创建和谐企业等活动,搭建党员发挥作用、施展才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