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摆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在“怕”方面。一是怕担责。二是怕困难。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缺少“到我为止”的魄力,没有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比如管教“问题学生”。
(二)在“慢”方面。一是工作的紧迫感不够。有些工作主观上片面认为难度较大,没有有效克服难关实现既定目标。二是工作的时效性有待提高。虽然加强了研究调度,但是却忽视了工作方法,导致工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
(三)在“假”方面。一是工作作风不够实。有时候干工作浮在表面,没有认真沉下心去解剖麻雀、解决问题。二是工作态度不够严。有时候工作虽然干的很辛苦,但效果却不理想。三是工作标准不够高。存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错误思想,干工作习惯于和自己比、和过去比,缺少在争创一流的意识。
(四)在“庸”方面。一是理念更新不快。干工作还存在靠经验、吃老本的情况,没有及时学习新方法、新理念。二是创新创特不够。抓落实习惯于按部就班,缺少大胆创新、大胆探索的勇气。
(五)在“散”方面。尤其是一些创新性的工作,还存在等待观望的情况,总是希望别人先探好路,然后自己再跟上,说到底还是执行力不够。
第3篇: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心得体会
教学体会
《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是一本优秀的绘本读物。它字少,以画为主,但丰富的画面栩栩如生地传达了故事情节及内涵,更是用简单反复的语句刻画了鳄鱼和牙医每时每刻戏剧性的矛盾的心理变化。画家非常注重细节的描绘,以鳄鱼和牙医相互害怕却又故作镇静的心理,通过动作、表情等细部展现透露出来。
对于这样一本经典的优秀绘本,我们应思考的,不仅是要挖掘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价值,更要重视如何引导幼儿仔细、耐心地欣赏每一个细节,理解认识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变化这一过程,因此,我通过了激发兴趣、引入情景——观察表述、理解故事——结束活动、体验生活这三个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
由于有两次试教的经验,因此整个教学活动基本还是在预设的状况下完成了,但仔细思考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还是存在许多不足:
一、
缺乏自主阅读
早期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还是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理解的能力,但是由于教学资源的限
制,无法达到让幼儿人手一本地阅读,只能要求幼儿跟着老师的思路一同欣赏,从而引导她们观察理解,这是这节活动的一个教育缺失。但之后我也重构到:在缺少这类教育资源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将此作为一个延伸活动,把书放于阅读区中轮流让幼儿欣赏,或根据自己意愿购买欣赏。课堂中的教学仅作为一种指导引领,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幼儿自由发现、交流
二、
提问欠具有效性,重复较多
语言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述能力,在教学中注重的是幼儿多说、教师少说,
因此,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对幼儿是一种启发,也对帮助幼儿更好的观察理解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但在教学中,我似乎有些急于求成,对于孩子们的思考和回答不够耐心,而是急着多提问、提示,引导幼儿发现,且几幅图片的问题多次出现重复性,提问语句不够精炼,难以调动幼儿回答的兴趣
三、
故事演绎不够生动
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有一条即是让幼儿发现故事中角色的相同对话,体会角色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过程。从幼儿的欣赏中发现,大多数孩子还是能很好地体会这一心理过程,了解鳄鱼和牙医互相害怕的原因,但却难以发现该角色对话的特点——相同性。
总结其原因,是我对该故事的讲述演绎还不够生动,尤其是对重点语言的表述还不够突出,幼儿完全沉浸在情节的发展中,却忽略了角色的对话。因此我设想,如果在教学中多穿插一些实践演绎:如模仿、表演等,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也能更进一步地挖掘故事的特点及意义价值。
第4篇:媒体人“怕慢假庸散”心得体会
今年5月召开的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承载着推进江西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历史使命,省委刘奇书记作开幕讲话和总结讲话,开会范围延伸到县(市、区)级,如此规格、规模的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全省性专题会议,在我省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以此为序幕,江西开始了新一轮的作风大建设、大提升。会前,学习了这次会议的一些内容,尤其是我省要着力整治的“怕慢假庸散”问题,我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查摆、反思,也有一些体会。
“怕”,就是怕担责、怕负责、怕追责,怕麻烦、怕吃亏,事事瞻前顾后。今年初,编委会决定由我兼任新媒体部主任,一岗双责,坦率地说,在媒体融合的这个关键岗位上,我确实存在怕担责、怕麻烦的问题,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工作主动性还有所欠缺,更多的还是等领导布置、分配工作任务,平时做得最多的是打通新闻中心与新媒体部的内容连接,没有想过全媒体策划,也没有组织开展过一次增粉活动,同时,学习不深入,对新媒体技术、运营等没有去深入钻研,还是凭经验做事,知识架构老化,这些都是今后要大力整改的。
“慢”,就是拖拖拉拉、推诿扯皮、懒政怠政,抓工作不痛不痒,做什么都“慢慢来”。“庸”,就是不思进取,能力不足,得过且过,庸碌无为。我想,因为“怕”,所以会“慢”、会“庸”。我们新闻人讲究“天下新闻 唯快不破”,始终要有“抢新闻”的劲头,可以说“慢”字是新闻人的天敌。记得彭总和我们交流新媒体增粉活动时提到,不要等,不要有畏难情绪,有好的想法、好的思路就赶紧落实,我想这是我们整改“慢”问题的一个指南针。
“假”,就是弄虚作假,不察实情、不说实话、不办实事,我们新闻人最忌讳的就是“假”字,在这个问题上,我始终给自己拧紧发条,从业10多年来从来不做假新闻,也从没有出现过新闻失实,我所在的新闻中心全体同事,也以杜绝假新闻为基本的职业操守,我想这是我们值得欣慰的地方,也是今后要一直坚持的底线。
最后,说到“散”的问题,就是懒懒散散、纪律松弛,不讲规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论是我本人还是所在的部门,执行力一向较好,但不可否认,一定程度上存在懒散的作风,突出表现在去一线、去新闻现场做得不够,过多依赖于在办公室对着文件写稿,“走转改”、沉下去还有待提升,有些新闻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情况还有待解决,精品意识还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