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生动力。在校长职级制改革之前,学校新班子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理顺人事关系,另一方面创新制度设计,激发学校内生动力。如实施校级领导联系各系制度,中层干部听课制度,中层干部包班制度,中层干部挂着校长助理制度等,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今年7月,我校又实施了校长职级制改革过渡时期人事调整,使得学校
3 / 14 主干管理层面,干部们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调整后动力十足、活力十足。今年9月,终于迎来了晋中教育系统的一次革命性的改革。伴随着校长职级制改革,学校大刀阔斧地对管理机构和人事结构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调整,审时度势,下移管理重心,实行扁平化管理,充分发挥以系管理的优势,这是从宏观上重新设计教育管理与学校治理体系的一个良好开端。
优化发展环境。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开放竞争的体系,任何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它所处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外界的支持。学校用心、用力,倾情“公关”,精心营造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一年来,学校处处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办学优势,盘活教育资源,不仅积极承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重大活动,而且积极承办各类社会活动,友情支持兄弟单位、合作企业的各种文化活动,为我县电影节、摄影展等重大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学校迎新晚会邀请四大班子、县局领导、合作企业、社会精英、优秀学生家长观看和指导。如此种种,既锻炼了学生、促进了教学,又展示了形象,赢得了认同。一年来,我们理顺了学校和县教育局及其他部门的关系,加强了与兄弟学校、学区校长、初中校长的联系,增强了学校在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扩大和巩固了与高等院校、合作企业的交流融合,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
4 / 14 一言以蔽之,2017年我校实现了内和外顺,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内外环境。
二、提升了内涵建设水平,巩固了职教旗舰的龙头地位。 (一)围绕产业调整,服务当地发展,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专业。
2017年3月,我校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和教学骨干60人分两批到上海、苏州考察先进学校,回来之后展开讨论,最终形成共识:职业教育一定要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要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要闯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新路。
我们学习了省、市、县三级党代会、人代会的工作报告,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山西省要“把文化旅游业当作山西的支柱性产业来发展”,晋中市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平遥县要建设“大美古城、小康平遥、国际旅游城市”。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山西省文化旅游的龙头,我们学校就应该而且必须把以文化旅游专业建设作为办学重点。
第一、组建旅游系,增加旅游专业方向。原来只有导游、酒店管理两个专业,今年又增加了三个新的专业,包括空乘服务、烹饪技师、商务德语,以后还要逐步增加新的专业。今年12月,我校成为山西省唯一一家入选国家旅游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的中职学校。
第二、开设传统彩塑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平遥有双林寺、镇国寺,号称“东方彩塑艺术宝库”,但有一个问题
5 / 14 很严重:平遥有彩塑、壁画、古建的传统手艺却无人传承,这类人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却没人培养。今年秋季,我们和全国传统彩塑第一人欧阳宁明老师合作,开设了传统彩塑专业,要打造中国传统彩塑壁画传承研学中心。教学实行现代学徒制,除欧阳老师外,师资既有中国美院雕塑系毕业的张通老师,也有平遥当地最优秀的工匠梁卫国老师。近期,我校将和中国美院、双林寺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中央美院等高校的雕塑系将相继过来合作。
第三、围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今年增设了摄影摄像班。今年10月举办了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非常成功。我们正在筹备明年开设影视制作的专业。山西传媒大学等有关各方正在筹建平遥电影学院,计划和我校合作。
(二)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合作空间,着力打造高端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总基调。2017年我校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加强了与企业、高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全方位开放和交流。校内合作企业增加到4个,校外合作企业增加到30多个,尤其是与平遥煤化集团、平遥华丰防爆电机有限公司、太原海外海餐饮集团、平遥印象文化公司、平遥协同庆旅游公司、青岛黄海大酒店、江苏华道数据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长效机制。我校还与与晋中职业技术学校、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中
6 / 14 国美院签订院校合作协议,校校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际交流也迈开了步伐,1月3日,我校与德国黑森州国家音乐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在职业教育、艺术教育方面加强交流和合作。
伴随着产教融合深度发展,我校在品牌专业建设方面屡结硕果: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完成建设的省级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在建的省级重点专业2个,实训基地2个;列入省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储备项目的11个,其中2017年列入储备项目的有8个,位居全省首位。今年11月,我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训基地通过了验收,验收专家组组长张普增校长盛赞我校是“站在排头不让、手举旗帜不放”。
(三)提升教学质量,扩大招生规模,不断满足百姓多元需求。
办学质量显著提升。保持和提升艺术类高考、对口高考的传统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升学的愿望,依然是我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涵。为了更好地保持我校艺术类教育在全省首屈一指的地位,我校与山大美院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邀请知名教授来校讲学,派出优秀教师前去培训。这让我们拥有了全省最优秀的老师,最前沿的信息,最先进的理念,使培养拔尖人才成为可能。今年招生,我校成立“名校冲刺班”,瞄准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全国知名艺术类院校培养人才。
7 / 14 “上美院、来现代”成为我校重点打造的一个品牌。今年我校艺术类高考和对口高考本科达线432人,位居全省中职学校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