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朴归真意为学道者通过修炼性命,摒弃性欲和伪性,返归纯朴天真的本性,如同赤子,而与道同一。其来源于老子的人生观——清虚以自守,柔弱以自持。老子认为人若以“道”为准则,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修炼,就可以返本还原、返朴归真,和大自然“道”融为一体,处于一个永恒不变的境地而成为神仙,故老子说“谷神不死”。返朴归真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但表明了老子对生活的态度,还说明了老子的生活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则,返璞归真,融于自然,表现自然。追求天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把人工美和自然美融合起来,使自然境界和合现实生活列为一体,表现出自然环境,社会社会生活、人的情趣和美德、理想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可居,可游,可观的现实物质空间。返璞归真,崇尚自然,使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形态。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人与自然是否能更好的和谐发展问题成为必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从而进行了保护自然,在自己创造的人工环境中表现自然。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璞归真的设计理念营造出来的回归自然的、富于野趣的意境,能更好缓解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精神压力, 使人们在追求天和常乐的意境之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与自由。返璞归真的审美意境在把现代景观设计推向人性化的设计中,更好的服务于人,造福于人。
《中外园林史》B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
2、建章宫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历史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3、成熟后期的私家园林,就全国范围的宏观而言,形成了江南、北方、岭南三在风格鼎峙的局面。
4、<<花镜>>是中国最早刊行的一部花卉园艺学专著。
5、园林形成的背景: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
6、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三大体系。
二、简述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异同点。 英国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 中国侧重于表现主体对象的审美感受和因之而引起的审美感情。
2、简述意境的表达方式: 1)、籍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 2)、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然后籍助于山、水、花木、建筑所构配成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述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3)、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境的特征做出文字的“点题”——景题,匾、联、刻石等。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主要成就。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 。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文化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 4)、公共园林已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代又有所提高而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6)、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相互渗透的迹象。
4、简述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特征。 1)、以园林的形式表现皇权至上的的主题思想。 2)、在园林构图中,府邸居中心地位,起着控制全园的作用,通常建在园林的制高点上。 3)、花园本身的构图,也体现出专制政体中的等级制度。 4)、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环境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特点。 5)、法国式园林又是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来修建的,需要很大场地,并要求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有利于中轴两侧形成对称的效果。 6)、在水景创作方面,采用法国平原上常见的湖泊、河流形成,以形成镜面似的水景效果。 7)、在植物种植方面,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明显反映出四季变化。 8)、府邸近旁的刺绣花坛是法国园林的独创之一。 9)、在园内道路上,将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品装饰设在路边或交叉路口,犹如项链上的粒粒珍珠,交相辉映,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