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全
专业资料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第二,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和兴起,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商人、商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明显提高。西方的科学技术也在慢慢被接受。“西学”成为中国求强求富的学问。
第三,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新式学堂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的一统天下,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人才。如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
第四,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中国带来了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拘束了技术科技的发展。洋务派只注重西法练兵和办企业,而不去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只是在封建制度的母体上,嫁接西方近代身产技术的枝芽。
第二,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发展的情况下,洋务派官员越是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就越加深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西方列强表面上积极扶植洋务派,实际是以此为手段,巩固并扩大其在华特权,达到控制和操控清朝的目的。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造出的武器大多质量低劣。企业内部官僚化、挥霍浪费等现象十分严重。
中日甲午战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第一,要不要变法。守旧派认为变法是“违背天理”的。而维新派认为观点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只有维新变法,才能挽救危亡。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守旧派认为此举有害无益。而维新派认为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认为这才是当时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守旧派认为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不可能改变的。维新派痛斥科举制度是愚民政策,要求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这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时刻挺身而出,掀起了维护民族独立的救亡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废除吸食鸦片和妇女缠足等陋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第四,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派的
word完美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