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带宽共享的传输技术从本质上限制了大量多媒体通讯同时进行的可能性。
交换式产品虽然可以实现,但成本无法接受。
4.4异步传输模式(ATM)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技术的出现是全球网络及通讯领域中革命性的突破,也是当代及下一代的网络技术。ATM由于采用高速定长度的信元交换技术(53byte Cell Switching),特别适于未来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于得到诸如声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要求。由于ATM既可用作LAN骨干网,又可用作广域网(WAN),其中包括分组交换网(数据通讯)、线路交换网(电话通讯网络)以及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在广域网中可以允许不同载体共存。
ATM相对于其它技术有许多优势:
最高达2Gbps的线路速率将适应任何带宽要求,彻底消除通讯瓶颈。
基于信元异步传输模式和虚电路结构,根本上解决了多媒体传输的实时性和带宽问题。 从局域网到广域网通过ATM平滑连接,不再需要网桥、路由器等影响效率的协议转换设备。
交换结构保证了系统灵活的扩充能力和充分的容错性。
但ATM技术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价格昂贵限制了ATM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使用ATM技术的市场价位大约相当于100Base-T的2至3倍。
兼容性差,不同厂商提供的ATM产品不易互连,限制了网络的发展。
ATM是一种新兴的技术,ATM技术与现有网络协议(如SNA协议)的兼容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故针对网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网络主干采用1000M,10/100M到桌面用户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