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9、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 )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BD )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BCD )
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
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
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BCD )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三、 判断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6、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
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
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答: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
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
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