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论文
渐减少,阅读对孩子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我曾调查过经常读课外书的孩子,我问她们:“如果你心情很糟的时候,有没有被书中的主人公所影响?”有的孩子则说:“有啊,有时自己考试没有考好,心里就会很难过,但自己只要想到以前看过的一些作文书中的主人公,他们也有类似我这样的经历,我就会想起他们为自己鼓励的话。想到他们的话,自己心里也就舒服了。”通过这个案例,我得到一个启发:阅读不光可以教孩子做一个乐观、积极的人,还可以帮助孩子积累生活语言。这种语言的积累,可以用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用这些语言可以良好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可以用这些语言表情达意,而不是遇到矛盾理屈词穷,只会发牢骚、甚至拳脚相见。 (二)阅读可以教会学生作文。我想没有一个人会急功近利地认为:想要孩子作文好,却单纯地只想让教师讲授习作技巧,而孩子却很少看课外书,甚至基本上没看什么课外书,还责怪孩子习作写不好?这种心态不正像责怪公鸡不会下蛋一样吗?滑稽!
孩子阅读的过程就是向作者借智慧的过程。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多读书可以修得一枝生花笔,很多习作较好的孩子,大都是因为有阅读的习惯,看得多了,对语言也就极其敏感了,他们写作几乎不跑题,不管写什么,都有“米下锅。并且他们的习作也很少有病句,他们博览群书,已经在无意识当中吸收了很多正确而规范的句子。
以上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悟到的一些道理,“路漫漫,其修远兮”。时间如白驹过隙,如今我已经站在了三尺讲台上,我该怎样让我的学生也同样感受到——阅读是令人惬意事情呢?幸好在学校组织下,我找到了更多、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方法。 (一)建立图书角。学校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给每个班级都投资购买了一套崭新的图书柜,在每一个班级都建立了图书角,班主任组织学生从家里带上自己的课外书,大家齐心协力,“众人拾柴火焰高”,班级图书柜很快就备足了书,每节课后总会看到一些学生在图书角翻阅自己喜欢的书,午餐之前就是大家集体阅读的时间,我们按照学校的规定,告诉学生:“学校会定期为‘阅读之星’颁发奖品,但是班主任必须在班级考察,选出表现最好的几位。”学生听到阅读还有纪念奖品发,兴致和阅读的动机增添了不少。我还告诫他们说:“在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着别人写的书,一边联想自己的写作,这样,读书就不是一种消遣,而是有心人在‘开矿’了。”与此同时,还让学生学会摘录好词佳句,因为这些也是评选“阅读之星”的依据。看着学生们一边读一边写,心底油然而生:阅读,是一种最优美的姿态! (二)开设阅读课程。为了将读和写联系起来,将读落实到写,我们学校这个学期用专项资金购买了一套《阅读训练丛书》,该套书既有各类精美的、符合儿童世界语言的短文,又有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还有相关习题,让学生在读中写,写中积累,同时对儿童思维拓展也有很好的训练。学校为了全校语文教师能用好这本书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竞赛,比赛完成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要换班批改,学校按照班级平均分的排名对执教阅读的教师进行奖励,教师也可以通过对阅读试卷的分析,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课堂的阅读教学,通过这样的阅读考核,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定将逐渐提高。 (三)办理借书证。有些孩子购买新书可能只喜欢其中的一两篇,或者容易喜新厌旧,家长对于这一点也无可奈何,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学校今年启动了捐书活动。学校组织班主任号召学生,让学生从家里把自己以前阅读过的书籍捐献给学校,学校登记造册,这样一来,学校图书室加上原有的图书,现如今比以往藏书量更多、类型更丰富。与此同时,学校还给学生免费办理借书证,每个孩子只要办了借书证,可以定期到学校图书馆借自己喜欢的图书,看完了还可以再借,如此往复,孩子借书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爱上捧着书读了,因为他们都在小脑袋瓜里盘算着下一次的借书计划,他们对书充满了期待,对书就产生的情感,真是让阅读的孩子们受益匪浅。 (四)推荐亲子共读书籍目录。学校会在每个学期的结束,专门为全校的学生打印一份亲子共读书籍目录,入选在目录里的书籍,大都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生必读丛书,家长在假期可以有针对性地、有方向性地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这些书籍,不光对家长指导孩子的教育有利,还对孩子的眼界开拓、心灵启迪、为人处世等有着重要的奠基意义!
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渴望用我的经验去影响我的学生,让他们爱上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卓越
只有热爱阅读,我们的人生才能循序渐进,朝暾渐朗。也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成长更快,尤其是在信息飞速更新的当代,因此:不管怎样,总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