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考点9、真理
例题11、(2010·山东潍坊模拟题)“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 ( )
①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 ④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 “不确定”和“不适用于现实”是强调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故①②入选;③知识性错误,任何真理都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④知识性错误,任何真理相对于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确定的,真理只有一个。
答案:A。
频考点10、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例题12、认识运动之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是因为( )
①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 ②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③认识本身的复杂性 ④人们的实践水平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③与题干构不成因果联系。
答案:C
例题13、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按时间顺序发展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再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如今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发展观的演变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