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5-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
告
报告目录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与整车行业相伴而发展。在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相对较慢;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制造商逐渐分离,通过不断引进技术、降低成本、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得以快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进一步开放,我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兼具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吸引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在我国合资或独资设厂,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进一步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此外,在国家产业政策和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涌现了一大批颇具实力且具有民族品牌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中部分民族企业产品已经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进入了国际知名整车制造商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9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的收入规模为 12,101 亿元,到 2014 年增长至 29,074 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9.1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整车厂商基于优化产业链、控制生产成本的目的,纷纷推行汽车产业全球化即整车制造全球化分工协作战略,将汽车零部件的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转移至中国。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制造水平正逐步得到全球厂商的认可,来自于全球整车厂商的订单出现大幅上升的趋势。未来 5-10 年内,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大国和集散地。
从行业利润的波动幅度来看,由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位于汽车产业链的中游,其对终端市场需求波动的敏感度低于下游整车企业,因此毛利波动的空间相对较小。此外,零部件供应商可通过扩大业务领域和客户覆盖面降低非系